乐观情绪也是一剂良药

发布时间:2025-03-31 19:21

音乐能帮助缓解压力,提升情绪,是忙碌生活中的一剂良药。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生活乐趣来源#

当我们生病时,总听到“乐观点、看开点”的安抚。乐观确实有“药效”,尤其对女性来说,笑对疾病,多种死亡风险均会大幅降低。

近年来,情绪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不少研究都发现了乐观的神奇功效。乐观、有很强目标的老人,患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能性低44%。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提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一语道破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乐观情绪犹如指挥棒一般,通过三种机制悄悄在体内“排兵布阵”,让身体健康起来。

分泌“开心”激素

乐观作为典型的积极情绪,能平衡自主神经系统,指挥身体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等激素,保持大脑神经元之间正常传递,提高幸福感受和生活愉悦程度,同时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以提高免疫力。此外,人在压力状态下,肾上腺分泌皮质醇激素会增加,以维持血压稳定和控制炎症,但过度分泌会造成甲状腺素、胰岛素、褪黑素分泌异常,引发睡眠不佳、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增加癌症和呼吸道疾病患病风险。而乐观情绪对皮质醇水平有调控作用,可预防相关健康损伤。

激活“安静”神经

人体内有个非常重要的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组成。当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起主要作用,副交感神经则主要维持安静时生理需要。交感神经如果占优势会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焦虑、血糖不稳定,从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引发血管炎症。同时,身体启动修复机制,低密度脂蛋白会带着胆固醇前来修复,为炎症部位贴“创口贴”,就容易形成动脉斑块,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若炎症长期得不到缓解,就需要不断被修复,不稳定斑块稍微受到刺激,短时间内就可能形成血栓,卒中风险大大增加。乐观有助于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进而使心率、血压及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可能。

增加抗病毒“卫士”

研究发现,情绪低落者抗体水平最低,乐观热情等积极情绪者则抗体水平高。抗体作为体内抗病毒的“卫士”,能够在身体感染病毒后,第一时间将其消灭,因此提高免疫力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乐观还“指挥”我们面对疾病的态度和行为。乐观的患者重视将来的结果,进而能正视疾患并接受治疗。乐观者有更健康的行为习惯,包括规律服药、康复运动等。

乐观之所以被证实有防病治病效果,归根结底在于人是心身合一的整体,心理(精神)和生理(身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因此,每个人,无论是健康者还是病人,都应学会保持乐观情绪的方法。

接纳负面情绪 适度宣泄

面对疾病,负面情绪在短时间内存在是正常的,但逼迫自己忽略这种感受或对他人闭口不谈,只会更加痛苦。因此,要觉察、接纳自己偶尔的负面情绪,并适度宣泄,这是逐渐回归积极心态的基础。

辩证看待疾病 放慢脚步

身体出现任何症状都有其“功能”:或提示病灶及损害;或为让身体停下来休整;或为了示弱,寻求关心与帮助等。患病虽然不好,但不妨借机慢下来,检视自己身心状态,重新调整生活方向和节奏,再从容启程。

求助专业人士 正确引导

许多人患病后总忍不住频繁上网查资料,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没有深厚医学功底的人很难辨识。再加上负面情绪影响下,人们很容易断章取义,徒增心理负担。因此,大家生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从正规渠道获取诊疗信息,遵医嘱行事。

如果你是患者的亲友,可通过以下三点来帮助患者乐观面对疾病:

1.鼓励患者倾诉。不要以“你要坚强”来安慰,要鼓励他们表达和宣泄负面情绪。注意倾听和接纳,以及在必要时提供一个温暖的拥抱,对患者来说就是最好的回应。

2.高质量的陪伴。疾病给人带来的体验并不舒适,就医、诊疗过程往往备受煎熬,亲友最好能抽出时间陪伴患者,尤其是在有创检查、特殊治疗、取检查报告或病理结果等关键时刻,陪伴是强大的心理支持。

3.参与生活干预。亲友不妨与患者共同调整作息,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例如一起健走跑步、保持合理膳食等。

(张欢欢)

网址:乐观情绪也是一剂良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5034

相关内容

音乐疗法——改善情绪的神奇良药
慈悲是一剂良药
怎样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金鹰基金欧阳娟|医药板块乐观情绪持续修复中
乐观,心态,心理,情绪
如何保持乐观的情绪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保持乐观情绪的措施)
理性情绪治疗法倡导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
保持乐观的情绪
怎样的情绪状态才可以成为乐观主义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