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也断家务事 法官巧执赡养“疑案”
法律行业,律师和法官的执业记录也可能纳入其中。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信用体系#
近日,汉滨区法院执行法官通过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成功化解一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赡养纠纷执行案件。
【案情回顾】现年78岁的谢婆婆因赡养纠纷将四个子女告到法院,经法院判决四名子女应当自2018年1月起每月各支付谢婆婆赡养费1000元。判决后过了几个月,谢婆婆便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两个儿子给付赡养费。承办法官拿到案卷后,立即调查了谢婆婆两个儿子伍强、伍力的财产情况,发现两被执行人均为国有企业在职员工,每月都有较高的固定收入。身体健康、有稳定收入竟然不赡养母亲!承办法官当即依法对其收入采取了控制措施,并传唤他们到法院,准备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如果不思悔改甚至可能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可谁知伍强和伍力一来法院,便和承办法官诉苦,说他们受了冤枉委屈,母亲受人蒙蔽才来申请执行,还都指天发誓说把赡养费每月都给了母亲。看到伍氏兄弟二人说得信誓旦旦的样子,承办法官觉得这起赡养执行案件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比如伍强与伍力都有工作单位和稳定收入,为何要以身试法拒绝赡养母亲?伍家四个子女,谢婆婆怎么只申请执行两个儿子,还有两个姑娘是否履行了赡养义务?这些都需要进行调查清楚,不能贸然采取执行强制措施。承办法官决定先稳定住伍氏兄弟的情绪,让他们先回去等候通知。当即,承办法官一行开始调查走访,首先找到了谢婆婆,年近八旬的谢婆婆身体虽然有些虚弱,但是听力与表达能力都尚可,当得知办案法官来意后,肯定地表示伍强和伍力没有给过她赡养费,只是偶尔买东西来看过她。办案法官接着又找到了伍家大姐伍红,伍红讲到她与母亲住一栋楼,伍强每月给母亲保姆费3000元,由她代收,但是她认为这笔钱来自伍家共有房产出租收益,不能算是伍强交的赡养费;至于伍力,倒是每月都在给母亲赡养费的。最后承办法官找到了伍家最小的女儿伍青了解情况,伍青说她与母亲感情最深,伍强和伍力不履行赡养义务,伍强独占家庭共有财产,法院应该依法执行。 案件知情人各执一词,需要再从伍强、伍力身上寻找突破口。法官又分别传唤了两人,向两人告知了虚假陈述案件事实及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后,两人仍然坚称自己交付了赡养费,这次还带来了谢婆婆与伍红收取赡养费的收据。承办法官再次带着这些收据找到了谢婆婆与伍红、伍青进行核实,经过细致耐心的交谈沟通,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伍强和伍力确实每月都给付了赡养费,但是因为伍家房产一直由伍强管理,四兄妹现在正为房屋析产打官司,子女们都认为谢婆婆没有帮自己说话,一家人为此都产生了隔阂矛盾,导致部分用于谢婆婆生活支出的赡养费并没有直接付给谢婆婆。谢婆婆不明就里便到法院申请执行两个儿子履行赡养义务。
【法官释法】得知以上情况后,办案法官又将伍家四兄妹通知到法院,对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告知他们,根据《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不管父母亲有无财产,也不管子女继承财产与否,只要有赡养扶助能力,都要赡养扶助父母,同时法律还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法官还从情理上教育感化伍家四兄妹,要尊重亲情,尊重老人,作为老人的子女不但有义务从物质上赡养老人,更要做好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不能将分家析产产生的矛盾,转嫁到老人身上,而让老人晚年处于焦虑与孤独之中。四名子女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承诺会以平和的方式解决房产纠纷,也一定会多陪老人、多关心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当日,经过法官释明劝导,谢婆婆撤回了执行申请,一家人重归于好,这起赡养“疑案”得到了有效化解。
自今年8月份汉滨区法院开展“改作风、提素质、树形象”教育整顿活动以来,该院执行局要求执行干警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严格规范司法行为,深入贯彻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落实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使得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涉民生案件得以顺利化解,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
网址:清官也断家务事 法官巧执赡养“疑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826
相关内容
法官巧断家务事 晰情明理续亲情老人状告六子女 法官巧断家务事
法官巧断家务事 柔性执行“愈”亲情
法官驻社区,巧解家务事
为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
龙华法庭法官赵曼琪:融合情理法 巧断家务事
睢阳区法院:法官巧调家务事
古有清官难断家务事 现有法官巧调家事纠纷
“家事调查员”助“清官巧断家务事”
利用家事调解室 法官巧断“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