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丨城市美学与美学城市+关注丨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创新设计
城市生活艺术:关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美学元素,如建筑美学、城市绿化、社区设计等。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美学与美学城市
Urban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City
曾 辉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常务副秘书长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
副主任
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
主任
建筑是从城市和乡村中生长出来的。在当代,建筑文化成为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的美学价值、生态系统和服务品质的重要评价标准。其中,城市美学旨在提升生活品质,将生活美学引入城市,不仅是在城市中营造建筑体系,而且是把城市变成全域宜居环境。将城市中的人居环境升级为人居环境中的城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生活的和谐。
城市美学的核心意义和价值在于如何帮助城市建立起良好人居环境的美学城市,以“创造美好生活”为城市美学的价值导向,具有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合一”的系统设计观。
美学是城市和设计之间的思想桥梁,通过设计,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城乡共生互动的城市化模式。设计改变生活,建筑改变环境,也影响着城市面貌和美学品格。
城市美学的本质是生活美学。通过营造有美学、有善意的生活方式,来帮助城市获得新的活力,让城市拥有更美好的价值。城市的老旧街区、社区和公共空间,在不断更新中都可以通过建筑文化、文化创意和生活设计,唤醒历史文化的魅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城市更新不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翻新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关系到城市精神文化氛围、生活美学格调的塑造。如何解决城市病问题,帮助城市朝向善意、良性、友好、安全的方向去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美学对于城市更新而言,是站在生活美学层面上运用建筑文化和设计思维形成的城市更新解决方案。
针对当代中国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老旧城区需要更新,很多新城也需要美学更新,使其人居环境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美学需要,包括生态、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我们要在传统城市中植入新的文化活力、新的生活美学、新的空间架构,让这些城市变得更加合理,更加宜居,吸引更多的人来工作和生活,冀望城市里的所有街区都能形成一个美好的生活圈。
所以,“大设计”思想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商业价值与民生品质等问题提供共赢的创新解决方案。因为,大设计理念强调创意设计与一切相关产业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在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中,建筑文化如何回归生活?传统文化复兴和现代生活美学的融合也成为其中一条路径。
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寻求城市美学、乡村美学与生活美学,以“建筑之美、生活即道”为目的,找寻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属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建筑与文化的创新融合而言,是新时代的城市美学价值。
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创新设计
Social Innovative Design in Urban Renewal
曾 辉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常务副秘书长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 副主任
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 主 任
现代设计学关注解决三大关系问题,即: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在工业时代的设计理念中,主要是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如何让物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是功能主义设计的核心。设计走到了当代,不仅要考虑设计的系统性问题,更多要考虑解决人和人的关系问题,让设计能够为社会变得美、变得善提出智慧解决方案,也就是社会设计或称为社会创新设计。
1社会创新设计的运用实践
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曾经规划设计过意大利的伊莫拉小镇。当他在米兰遭遇到黑死病疫情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教育、商业、娱乐等各个方面,寻找能够符合公共防疫的城市设计方式。在伊莫拉小镇的规划设计中,为居民提供了许多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及绿地,建立更符合人性需求的城市生活方式。达·芬奇通过城市分区规划,既能符合城市经济的发展,又符合人的行为尺度,同时提出人车分流、商住分离的城市空间思考,形成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型城市模型。
对于当代城市更新而言,设计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思考方式,称之为“大设计”思维,因为到了当代,更多地开始寻求跨界融合的创新模式。艺术和设计之间本身是无界的,“大设计”即是强调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一切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深度融合,无论在城市更新,还是乡村振兴领域,创意设计都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其中,社会创新设计即成为解决更为广泛的社会与城乡和谐关系、创造美好生活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设计更多地关注值得去解决的社会生活、环境品质的问题。社会创新设计强调“不以善小而不为”。用创意设计的方式去解决,就会积小善为大善,那么就会让社会变得更有善意、更美好。所以,从社会创新设计角度来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解决方案。
例如,泰国曼谷孔堤社区中的不规则足球场,就是社会创新设计的一个优秀案例(图1—图4)。在老旧的孔堤社区,设计师和地产公司把社区中闲置的空间挖掘出来,改造成了不同形态的、不规则的足球场,解决孩子们踢足球的问题。这种良好设计的创新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文化诉求。所以,这类社会创新设计方式在城市更新中,为老旧社区提供了创意解决方案,能够让老旧社区焕发新的活力,丰富社区的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
图 1 城市社会创新设计案例:泰国曼谷孔堤的不规则足球场(一)
图 2 城市社会创新设计案例:泰国曼谷孔堤的不规则足球场(二)
又如首尔的盐道社区,是社会创新设计与城市更新结合的案例,通过环境美学的营造让社区充满活力,更具有现代生活气息。过去这里街道昏暗,人们失去了对社区的关心,社区意识也逐渐消失,曾经居民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这里搬迁出去。2012年,首尔市发起“通过设计来防止犯罪”的计划,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到户外活动,在社区中设计修建了一条1.7公里的循环步道,包括绿地和健身区,并通过现代监控设施,增强居民外出和户外活动的安全感。同时设计“盐道”社区品牌形象,鼓励居民的社区清洁与改善环境,居民们的社区意识加强,逐渐形成环境友好、治安良好的社区。
图 3 城市社会创新设计案例:泰国曼谷孔堤的不规则足球场(三)
这种城市更新方式,就是运用社会创新设计思维,采用微循环、针灸式的方式来加以更新,而不是“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通过对老城区的有机更新、微循环方式的改造,让老旧街区和城市社区变得更有活力和生机。
在新的时代,城市更新已经成为解决当代城市发展诸多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论,社会创新设计则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立足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之一。
图 4 城市社会创新设计案例:泰国曼谷孔堤的不规则足球场(四)
2当代设计面临的三大关系
当代城市普遍面临着过于快速发展的问题,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上,还是缺乏更有可持续和防患未然的思考。不能以大而不当的“高大上”的建筑体系,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象征。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符合人的行为方式、符合人的尺度、符合人的生活美学和公共文化需求,进而提高人的生活、工作效率。
现代设计学已经不再是停留在设计本体层面,而是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意义上的跨界学科。无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其他设计,现在都要考虑解决三大关系问题。第一个层级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让物如何更好地为人所用,这是工业时代设计所关注的基本层面。第二个层级是人与环境之关系,物与物构成环环相扣的环境关系。小到乡村,大到城市,都是由建筑物和自然物构成的环境系统。从大环境层面来思考,不仅仅是解决人和物的问题,更多要站在系统的层面上来考虑,如何能够让环境系统更好地符合城市更新和发展的要求。第三个层级就已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思考层面,站在社会创新的角度上来探索城市设计如何能够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由于人与人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现代倡导的“美好生活”目标,就是要让社会变得更有善意,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良性价值,而这些方面恰恰是美好生活的核心诉求。
图 5 景德镇乐平的浒峰戏台建筑
当一座座特征鲜明却风格迥异的大楼拔地而起,一项项地产社区的建筑设计,带着所谓地中海风格、后现代风格风行天下时,此类建筑艺术是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和引导城市?这样一种现象级的问题,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国从洋务运动不断学习西方开始,但是客观地讲,在引入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转化。在沿海地方,经常有台风,新移植的树都经不起台风。台风到来,凡是移植的树,大多连根拔掉,而只有原来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树,是台风吹不倒的,因为它深深地根植在土地里面。所以,我们所理解的生活,如果都是靠表象的文化来移植,怕是不长久的。移植的表象文化不是一个城市、一个乡村应有的文化生态。
笔者曾参与策划北京卫视推出的“暖暖的新家”节目,让很多空间设计师为老百姓的小民居做空间设计,充分利用时间差、集成收纳等设计方式使小空间的住宅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需要,又能够体现生活美学调性。所以说“日用即道”的美,是感受到生活之美,感受到自然、亲切的,拥有质朴、简约的美学价值。因为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格调与普通人的生活很贴近,而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奢华。
图 6 汉画像石上的建筑
设计思维重点考虑的是设计的社会价值和美学影响。美术,不能是“有术无美”,艺术不能是“有术缺艺”。我们重点要解决的是艺,解决的是美,这才叫美术和艺术。对于建筑艺术,要通过美学的思想和价值作为载体,作为重要的表达手段,多样性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美学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愉悦。
回顾中国古代建筑思考和设计智慧却是很优质的,在东方建筑体系中,在日本能够看到唐风建筑和宋式建筑;在韩国也可以看到明式建筑;而在北京看到的绝大多数是清代建筑。从建筑美学提升到城市美学的方向上,我们会发现是两极化的。一种是在抄袭西方,移植西方大工业化的现代建筑体系。并不是说这种移植不好,但是总体来讲,它改变了中国原有地缘化的建筑思考,所以在文化和美学上有了很多的缺失。另一种我们在抄袭着古人,把一些很没落的传统建筑美学体系,比如一些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从古代变样式搬运过来。实际上是一种比较低俗的建筑体系,是用假古董的方式来建设我们所谓的古镇、古街,甚至反而是要去拆掉真古董,这是由于文化和美学传承的缺失所导致的。
东方建筑体系的思想,从早期的《考工记》到《营造法式》,中国古人的建筑智慧一定会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生活的关系。明代沈德符在《敝帚轩剩语》中关于生态包装设计的记录就是一例。古代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最主要的路径是海运,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货物其实是陶瓷,但是陶瓷易碎,怎么能让它漂洋过海、远洋跋涉,不致于破碎?古人就有这样一种智慧的生态包装解决方案。书中记载:“古人每一器内纳沙土及豆麦少许,叠数十个辄牢缚成一片,置之湿地,频洒以水,久之豆麦生芽,缠绕胶固,试投牢硌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当时瓷器包装用稻草捆扎,并在瓷器缝隙中放上豆麦的种子。通常北方瓷区放麦种,南方瓷区放豆种,然后浇上水,使之生长,豆麦的枝叶会把瓷器缝隙填充,并缠绕起来,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生态包装设计系统。这样一种利用天然植物的包装形式,就是一种充满智慧、生态化的解决方案,以至于黑石号沉船和南海1号沉船遗址中也能打捞出相对完好的瓷器。由此,中国古代很有智慧的设计方式,在现代设计体系中越来越被关注。明代哲人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也就是说天下之道是为了生活,为了日常生活而服务的。当代中国的建筑文化和创意设计,都应该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服务的。
3有机更新与社会创新设计
人类最早的城市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因为有了城市,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现在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大,在城市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积累下了大量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例如有一些所谓的历史名城,打着复兴旅游和商业的旗号,但实际上对老城和历史建筑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性“更新”。
现今,城市更新已经上升为全球性的话题。很多大城市聚集着一些老旧社区和公共设施,如何让它焕发新的生命?从“二战”以后,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思考,用城市更新的方式把旧工业、旧城区和旧商业街进行改造,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致于导致城市空心化。无论是小城镇,还是大城市,其实都面临着如何能够通过城市更新和社会创新设计方式来实现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形态已经在改变,需要新经济和文化创意模式来促进城市改善。采用微循环、针灸式的方式来加以改造,而不是大拆大建的更新方式,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的普遍认知。
图 7 仇英绘《独乐园图》中的自然束竹凉亭
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28年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倡导“美育代替宗教”,希望美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信仰。他所提的美育概念,讲的实际上是人的生活修为、人的生活信仰之美。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乡村和社会问题就是因为缺乏美学的价值而导致的。美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恰恰也成为当代中国转型、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
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10年以来,在北京以大栅栏、杨梅竹斜街、白塔寺、什刹海、前门东区这样的一些老街区里,推动开展了一些老城区的再生复兴设计计划,让创意设计在老街区里进行植入。通过引入现代时尚的文化创意业态到老街区里面,既能够保留住将近70%以上的原住民,也能够在老街区里面开咖啡馆、茶馆、书店、设计品商店,做到老街区的生活形态、商业形态有机融合,这样就形成一种新的路径,一种“适合、适度、适用”的老旧街区更新发展方向,也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一种有机更新的旧城改造方向就是基于社会创新设计所思考的城市更新实践。
图 8 韩国乡村建筑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创新设计、城市更新设计,都是以“好设计就是好生活”为价值导向的。希望能够积极寻找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城市更新发展的新路径。从这些方向思考:如何能够让人类在城市空间里生活着、工作着;如何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如何创造更多善意的社会创新模式。
本篇文章来源于《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03期
“卷首语”和“关注”栏目
本平台为《建筑与文化》杂志官方公众号,所载图文版权归杂志所有,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产业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作品内容、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更多精彩内容,详细文章见:
《建筑与文化》杂志、知网、万方
✦
往期推荐
广西侗族传统吊脚楼抑制火灾蔓延对策研究
基于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公共艺术呈现与演变
社区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初探(中篇)
1931年莫斯科中央文化休息公园远景规划竞赛始末及影响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朋友圈,查看公众帐号关注我们。
杂志公众号:chinaacsc
投稿请查看我们的官方网站:http://chinaacsc.cn/
编排:卢旸
校对:张子添
审阅:王俊梅
终审:王鹏飞
欢迎关注《建筑与文化》杂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疑问,请留言或发送消息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网址:卷首语丨城市美学与美学城市+关注丨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创新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3570
相关内容
城市更新与生活美学研究提升城市美学丨成都市成华区以城市街道一体化场景融入城市更新
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丨“老胡同新生活”的样板——草厂地区的环境整治提升
菜市场设计——城市新美学 生活新体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丨创新公交服务,便捷市民出行,畅享城市美好生活
城市新美学 生活新体验
2024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创新与美学交融的城市新灵感
城市新美学 生活新体验
作品选丨对话自然美学,照见城市生活——融创东原·翰林学府
城市美术馆,让城市=美术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