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心理咨询师:高以翔猝死给高压人群的4个科学抗压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20 22:22

心理咨询师提供学业压力缓解建议 #生活百科# #教育咨询#

最近刷屏朋友圈的事件有几件事,“高以翔录制工作导致当场猝死”,医务人员因工作繁忙,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不幸逝世。

这几件事都被大家疯狂转发,可能是因为这些事打破了大家心中的固有认知:

原来身强力健、韶华之年的高以翔也会突发猝死?原来猝死的发生是不分年龄、不分时间和地点的。即便是猝死就发生在摄影机下面,即便是医务人员,即便是发生在人们的眼前,但是相对的救援和支持还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人们对压力导致的猝死很恐慌,对压力很恐惧,不知道如何科学的对待压力,其中甚至包括很多医务工作者。

朋友说,吴博士,你是医学博士,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你身为处理压力-应激的专业人士,奋战在医疗临床和心理工作坊一线,你应该写点东西。

事情过去了好几天,本人就自己的专业知识,聊一聊如何科学的应对压力,如何避免那些可能会导致猝死的压力陷阱,希望对身处高压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如何避开那些“压力猝死陷阱”主要有四点建议给到大家:

接纳了解察觉自我关怀

01

接纳压力吧,因为人类就是按照应对抗压力的方式设计的

很多时候,我们对压力就有一种误解,很希望过上这样的生活:希望生活毫无压力,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婚姻和谐圆满。每件事都在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内,所有事情都和和美美,一帆风顺,做到胸有成竹,唾手可得。

但是这仅仅是梦想。

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的是:压力是人们生活的常态,甚至人类都是按照如何应对压力设计的。打开人类进化的历史看看,人类史就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奋斗的抗压史,甚至可以说人类的设计就是为了对抗压力。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3500万年前的一只猿猴,面对一个新发现的漆黑的山洞,这个山洞里可能有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有致命的野兽。你有两个选在,你会选择哪一个?

A、大胆的闯进去?

B、带着恐惧和担心的在犹豫?

大家想想看哪一个选项的祖先会活下来?大家可以思考3分钟。

你答对了吗?

就是那个胆小、恐惧、担忧的,选择B的祖先会活下来,而那个选择A的祖先在进化的过程中更大的概率是成为了野兽的食物。所以选择B的祖先的基因更容易代代相传。

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已经成为某种生存的条件被写在我们的基因里面了,人们总是更容易看到悲观的、危险的东西。甚至在文化中也要把这些敏感性不断的强化,孟子即便是在太平时期的时候也要不停的劝告我们:“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进化上来说,恐惧、害怕、焦虑、抑郁、失望……,这些负性情绪就是对外界危险情况的唤醒。

我们大脑的设计,也是为了应对压力而产生的,对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也许就是对身心合一的最好诠释

可以说,压力塑造了人类,

或者说人类就是根据如何处理外界的压力设计的。

接纳压力吧,因为我们就是应对压力和挑战的产物。

02

了解压力,压力是痛苦的来源,也是幸福的来源

我们知道压力会造成痛苦。

研究却发现,你要想得到幸福就需要去挑战有点压力的事情。

心流(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心流是这几年比较被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欢去追求心流,追求高峰体验。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运动员、手术医生、作者等很多工作者在全神贯注的工作时都有心流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

如何才能获得心流体验呢?

一个被揭露的真相是:适当的压力甚至会产生心流体验,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稍微高于自己目前的能力,但是通过努力又能实现的压力是最好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容易现实心流。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了答案,适当的压力是有益的

如何定义这个最适合的压力呢?

看下图就知道,在达到绩效高峰之前,压力越大越好,但是达到绩效高峰之后,增加的压力非但不会增加效率,相反,会使得绩效下降。

现代医学证明,压力过大会引发人们的焦虑、抑郁、猝死、自杀。会很多身心疾病。感兴趣的可以查看专栏“吴博士的正念压力管理课”

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压力是有害的压力呢?

03

察觉你的情绪和身体,读懂那些压力给你的暗语

压力并非越大越好,过高的压力往往伴随着痛苦。

压力很多时候也是和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你曾经的痛苦的压力有哪些?高考、不舒服的人际关系、财务危机、健康问题、高强度的持续工作……

我们想到这些头疼的压力可能还会伴随着身体的反应:头疼、胃疼、脖子僵硬、后背发凉……

其实这和我们身体内发生的各种应激反应有关,

在第一次收到压力的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被强烈的唤醒,心跳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以及大量出汗,同一时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肌肉系统都是我们做出相应的反应,下图详细的描述了这种反应。

这种反应和我们的始祖在一万年前碰到危险的反应没有什么不同,这种反应能够在危机的时候帮到我们,在远古是逃离野兽的追捕或去捕猎,在如今是在火灾、地震等危急的时候能够迅速的逃离危险。

这种压力反应对逃离危险是有益的,但是是有代价的。

人类如果长期处在改为的压力之下,将会导致各种疾病:心脏病、哮喘、头疼、胃溃疡、癌症。

20世界中期,内分泌学家汉斯·塞里(Hans Selye)描述了这种现象,他把应激反应称之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GAS分为3个阶段:警觉阶段、抗拒阶段和耗尽阶段。简单来说,

警觉阶段就是我们第一次碰到压力的时候产生的阶段,这个阶段身体为可能面临的危险做出调整,如果外界的压力源(引起压力反应发外部原因)很快消失,机体能够很快的恢复。

抗拒阶段,如果压力源还持续存在,我们就会从警觉阶段转变到抗拒阶段,这个阶段免疫系统会高速运转,白血球数量增加,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耗尽阶段,抗拒阶段是与应激源战斗的最后防线,如果压力源还持续存在,身体便无法坚持这种高强度的生理战斗了。身体如果得不到休息和恢复,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举个栗子,短期的GAS会发生高血压,导致头疼,而较长时间的GAS得不到处理,高血压一直存在就会导致中风和冠心病。

知道压力的危害是身心双重影响的,这情绪和身体症状,我们是有机会去察觉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察觉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比如说:

正念练习就是对身体各种感觉的察觉训练。经络静观和压力释放疗法就是对各种情绪反应和情绪引发的身体感受的觉察训练。

这两种方法对自我情绪和身体的觉察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04

自我关怀,改变你的压力应对措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坏消息是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应对自己情绪和压力。

压力大了,就喝酒,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喝坏了肝和胃。

压力大了,就猛吃,结果压力没消失,人却胖了起来,造成了新的压力。

自我关怀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每天日常自己可以做到的很多事情:

坚持健身或者是锻炼: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当的锻炼身体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我们的内分泌系统,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帮助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需要做成八面玲珑的社交达人,研究发现,喜欢帮助朋友、亲戚和邻居能够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就是那些小的确定性的幸福。哪怕每天记录3件这样的事情,都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情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的痛苦(压力)不能自己很好的缓解,你就需要向专业人士求助:

通过课程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书本,或者是网络课程学习正确的情绪和压力应对方法,每一种情绪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接纳每一种情绪,读懂情绪的智慧。通过工作坊学习。研究表明,工作坊的学习和体验式教学是线上课程替代不了的,并且效果最好。专业的心理咨询。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让心理咨询师做一对一的辅导,提供专业的针对性的帮助。

小结

如何避开那些“压力猝死陷阱”,吴博士给大家的4个重要建议给到大家:

接纳压力,因为压力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了解压力的知识,成为压力的朋友,让压力成为幸福之源。通过训练,察觉那些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压力,及时止损。自我关怀,调整压力的应对措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你的身心健康,你可以把握。

关注“心理的力量”,愿每一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青云计划##情感##2019生机大会#

网址:医学博士/心理咨询师:高以翔猝死给高压人群的4个科学抗压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8777

相关内容

抑郁症“偏爱”高学历高智商人群 科研圈“压力山大”
活在猝死阴霾下的中国抗压者 | 南师如何讲生活压力
现代白领高收入=高压猝死?
高压之下,IT白领人群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高压之下,IT白领人群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高压之下,IT白领人群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 心理咨询师的就业前景如何
心理咨询师给高三生的心理调适建议
心里咨询师,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情绪压力心理咨询师
长宁区职场压力心理咨询价格 贴心服务「上海心路企业管理咨询供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