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乡村学生的学习动力?|良师成长指南

发布时间:2025-05-01 06:44

学习动力:讲座引导家长如何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讲座分享#

大国发展,呼唤良师;

民族复兴,呼唤良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唤良师!

《教育家》发起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寻找良师典型,探访良师的感人事迹,呈现其教育教学中的专业与智慧,分享良师的成长经验,传播其身上的动人精神,予其应有的荣光!

良师,担当育人使命;良师,亦当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师成长!

2022年,《教育家》开设“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进行回答。

作为“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参选人,现邀请您参与“良师成长指南”栏目撰稿,针对案例问题分享有效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您的撰稿将作为“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参选人风采展,在《教育家》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部分优质内容在《教育家》杂志展示)。同时,请您以案例的形式,提出一个让您困惑、期待同行交流的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

本期“良师成长指南”话题:如何激发乡村学生的学习动力?

案例1:本人从教于偏僻农村的一所小学,从教这些年,每每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家庭不完整的,家庭贫困的,父母离异,或是留守儿。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能力,学习没有动力。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辽宁省某乡村小学教师

案例2:我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我发现初中生学习积极性很弱。老师们想了各种办法,与学生沟通,学生表面应付,却依然抄作业甚至不写作业;与家长沟通,家长说要忙于打工挣钱,没时间管。这样下去,孩子的成长怎么办?乡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哪里?

——江苏省某中学教师

图片

生活上多奉献爱心,学习上多给予耐心

江西省宁都高级技工学校 陈亮

图片

以上两个案例中反映的情况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做不到认真地对待学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笔者将其归因于家庭环境,即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缺失。

“乡村学生”是个什么群体?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学生”。城市家庭,父母文化素质高,善于引导孩子学习;家庭结构稳定,能给予孩子更多心理上的关爱,孩子的人格发育更加成熟、健全。与之相反,“乡村学生”的父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善于引导孩子学习;单亲、离异、留守乃至孤儿比例相当大,孩子在心灵上得不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很容易产生自卑封闭或自大傲慢的极端心理。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在儿童时期对孩子实施的家庭教育,是决定孩子一生幸福与否的关键所在。家庭结构完整的孩子,能得到来自父母的完整的爱,内心中会更加自信,更加热爱生活,更有探索世界的勇气。面对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我们老师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补足父母的缺位。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关爱,这主要体现在课外。周末时间,去学生家里坐坐,跟孩子的家人聊聊天,盯瞩家人多关爱少打骂;尽可能多地与学生共同进餐,哪怕不说话也会很温馨;日常“嘘寒问暖”,生病时无微不至。凡此种种,相信有爱心和耐心的老师一定能做到。

至于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这主要体现在班风建设上。乡村老师首先自己要“身先士卒”,要能在求学上做学生的榜样,令学生崇拜、敬佩!另外尽可能给全班学生创造一个共同的稳定的学习时空。比如,可以在下午放学后的一个小时,全班同学集中在教室里安静地自学,老师也全程陪同并加以辅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学的习惯。

总之,生活上多奉献爱心,学习上多给予耐心,假以时日,相信就能看到学生的进步。

以目标激发动力

辽宁省辽阳市第十六中学 王立颖

图片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针对乡村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这一现状,我们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激发学习动力。

热爱学生,触其心灵

情感是教育之魂。师者是多情之人,才可能浇灌有情有义的学生。乡村学生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老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也是他们可以依靠的亲人。我批改作业时,总是想学生看了我的评语会怎么想?我期待他们去怎么做?红笔就有了手术刀的分量,甚至需要先打草稿。热爱学生,触其心灵,才可以 “亲其师,信其道”,而信其道才愿受其教。

让孩子体验到参与学习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控学习梯度,刻意制造积极反馈。我们要拿着放大镜去努力找到孩子们的优点,并抓住机会多加表扬。比如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一课时,我提出问题:有哪位同学知道如何播种马铃薯?此时多数同学比较迷茫,一个平时学习积极性差的孩子却主动回答了问题,我及时做出评价:“真没想到,你还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棒呢”。我从这个孩子的脸上看到了灿烂的笑容。

帮助孩子建立层进式学习目标

先建立细致可行的短期目标。比如一节课能理解一个知识点,一次作业可以完成基础题部分,期中考试要达到什么等级。短期目标应该限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迅速付出行动,触手可及而非高不可攀,通过目标的实现加强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再建立具体而明确的中期目标。帮助孩子分析选择哪所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成绩,孩子现在还需要再提升多少,自己存在什么不足,如何改进。中期目标会引导孩子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孩子有奔头,一想起来就有劲儿。

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育人之路漫漫,吾辈皆应上下求索。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兴趣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 刘天野

图片

激发乡村学生学习动力,尤其是贫困、离异、留守等特殊家庭学生的动力,是一项艰苦、繁琐、长期的工作。教师须切实了解学生情况并认真分析,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育人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提升学生自信。教师对乡村学生要多一些宽容和爱心,给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宽松的学习环境。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动力。

其次,教师应注重人文关怀。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真挚的关怀、理解和信任,还要积极赞扬学生优点,让学生相互关爱,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集体温暖。教师要以爱心为主线、以理解为导向,让乡村特殊家庭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在学会感恩的同时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最后,教师须关注学生兴趣。为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备课上必须下足功夫,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规律,认真设计每节课,采取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给乡村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力。

努力当一个善帮学生精神脱贫的良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 阮祥毅

图片

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没动力,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这些都属于精神贫困。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精神脱贫。

深入心灵。教师应深怀悲悯同情之心,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了解其内心的困苦和渴求,探索学生精神贫困因由,进而“精准扶贫”。正如《学记》所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善赞亮点。教师在平时应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努力发现其优点长处。学生再微不足道的优点都应得到赏识和鼓励,教师要以学生自身的优长,抑制其心灵的阴郁,激发其向上的渴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示弱促进。老师有时可故意示弱,提升学生自信。学业不佳者,可能在农事家务方面有特长,教师可通过向其求助请教,让学生体验教人之乐;教师亦可故作震惊,夸赞学生比自己强,鼓励学生热情探索、快乐向学。

助其成功。教师可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其更易取得成功,如学生字迹比以前更端正,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进而逐步提高要求,激发其进取心。这样就有望形成良性循坏,让学生持续成长。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并从中获得前进动力。

着力自主。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后,需要得到及时的指导,教师应适时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助其取得更大进步。一旦掌握了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幅提升。否则,光有热情没有方法,热情也无法保持下去。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学有动力,须先知其心,后燃其向上的火苗,且要不断加油,多正面赏识,方能助其快乐成长;切忌负面打击,使学生的困苦雪上加霜。学生精神脱贫,需要教师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见效。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良习养成要时间,养成后学生进步将如高速行车,想停都难。教师帮助学生精神脱贫,一定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的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是塑造精神灵魂,应当为学生快乐成长而竭尽努力,愿我们都能成为善帮学生精神脱贫的良师。

教学提质增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保障

辽宁省庄河市实验小学 汤日曌

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大多数教师始终无法摆脱应试指挥棒,压榨学生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难以产生自主动力。教师应如何激发乡村学生动力?作为数学教师,我想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谈一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教师用学生思维预设学习。例如“线的认识”这一课,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充满困惑,但教材中只是简单地列举出斜拉桥、光束、水天一线的图片,很难让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普遍喜欢动画片。因此我在处理这一课的导入环节时,以“马虎教师”向“一休师傅”请教“什么是永恒、过去或未来”作为开头,伴随着动画片《一休哥》的背景音乐,“一休师傅”在地面上分别画出了直线、射线、线段的三条线,用他的聪明才智轻松地解决了疑问。这种富有动漫元素的导入情境,让乡村小学生耳目一新。在他们稚嫩的幼小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教学提质增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保障,我倾向于设计出符合学生“口味”的分层作业,提前把同一类型的基础题、计算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分别板书在黑板的两侧,让学生自由搭配出喜欢的作业内容。孩子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自身的学习动力也得到了强化,为后续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石。天下习题千千万万,把所有题全部做完是不切实际的。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遵循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多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全方位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爱心点燃激情 兴趣激发动力

湖南省东安县鹿马桥中学 唐良云

图片

学习动力,又称学习动机,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而乡村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爱和感情的维持。教师须先点燃自身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原动力也会因此变成一团生命的火焰,在学习中燃烧得更旺。

爱是架起信任的桥梁,而感情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倘若感情相悖,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也难以听进去。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诚恳地帮助、关心、体贴他们,多与其交谈,进行心灵的沟通。

我总是用爱温暖学生,用心感受学生,把爱的微笑送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时时刻刻保持好奇心,以奇入境,以奇入情。有一年中考前夕,我在布置作业时,一名女生小声地说:“老师发狂了,马上考试了,还要我们写作业。”我没生气,而是背诵起刚复习过的苏轼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边背诵边摆出“聊发少年狂”那种可笑的姿态,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名女生也不好意思地向我道歉。从此,她带动全班同学都认真听课、做作业。

我常常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好奇心。我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看书,边探究边讨论。,我会根据答题结果,为学习小组加分。在我的带动下,学生都抢着回答问题,并且积极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班上的黄嘉诚,是个非常内向的男孩,不喜欢展示自己,更不喜欢上台表演或答题。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他一听到“答题”指令就会抢先举手,总会第一个上台答题。后来他在作文中写道:“唐老师,是您改变了我,我以前非常害怕答题,更不要说到黑板上做题。您这种方法让我百学不厌、千学不倦,整堂课我都处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之中。”

总之,乡村教师须拥有爱心、耐心、恒心、信念和激情,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众号原创

编辑 | 周彩丽 石依诺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视频推荐:

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教育家》发起的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近日启幕。活动分为三部曲:

1.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2.出版《大国良师的样子》丛书

3.推选“大国良师”

活动截止至2022年底。依据评选标准及参与要求,推选出10位“2022大国良师”,授予“大国良师”称号,每位“大国良师”将获得主办方提供的成长奖励基金1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开展“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参与活动的教师,撰文讲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成长故事。以第一人称撰文,体裁为叙事散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实感人。文章择优刊发《教育家》杂志、《教育家》杂志新媒体、学习强国等平台。

参与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寻找大国良师”专题页面提交申报表及教师自述的“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申报表及“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需同步提交)。如仅参与“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不参与“寻找大国良师”活动),将文章发送至邮箱xzdgls_jyj@163.com,文章中注明学校、姓名、联系方式。

网址:如何激发乡村学生的学习动力?|良师成长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3973

相关内容

老师,您如何利用假期“充电”?|良师成长指南
教育资源下沉,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青年教师怎样成长得更快?|良师成长指南
坚持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天水师范学院“五维发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乡村振兴新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小学生漫画小女生成长指南 高效学习法.pptx
激发乡村消费新动能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走出一条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行知路”
体育改革激发学生成长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指导策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