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有方②
'育婴师必备'APP有科学的喂养指导和婴儿护理方法。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APP推荐#
婴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千万家庭的健康福祉。近年来,佛山市0-3岁婴幼儿数量日益增长,家长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文件精神,实施养育成本减负工程,市妇联、市妇幼保健院、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结合佛山市婴幼儿照护中常见问题,录制了一批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系列微课共30节,从喂养篇、护理篇、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篇、亲子关系建立篇、意外伤害的处理与救治、入园准备、安全保健七方面为家长讲解。
佛山市妇联陆续为家长朋友们推出佛山市3岁以下婴幼儿科学养育系列微课,今天推出的是护理篇,共6课,敬请您聆听。
1.宝宝的小耳朵由你来守护
耳朵是宝宝用来聆听世界的一对大喇叭;听力正常的耳朵更是学习语言的必要前提。那应该如何去守护宝宝的小耳朵呢?
①孕期避免盲目用药、防止病毒感染。
②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横抱着宝宝喂奶、让宝宝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喂奶时,最好让宝宝采取半坐位。
③如果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④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 7~10 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⑤宝宝患了感冒、中耳炎的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肿的状态,会加重对耳部的压迫,不建议坐飞机。
⑥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戴耳机。如果音量很大的话,对于宝宝的听力是有损害的。另外,耳机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里面,声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后通过鼓膜来传导,时间长了,鼓膜很容易疲劳,也容易造成听力下降。所以,在让宝宝听音乐、听故事的时候,最好还是采用外放的方式,而且音量不要过大。
听力对于宝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我们一起守护宝宝的小耳朵吧!
2.宝宝打嗝是消化不良么?
打嗝学名叫呃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膈肌痉挛。
呃逆的病因有很多种,部分的神经系统、颈胸腹疾病例如颅内感染、甲状腺疾病、纵膈肿瘤、胃肠炎等都可能会出现呃逆的症状,但还有一大部分呃逆是没有明确病因的。
而宝宝打嗝大多属于这类没有明确病因的情况。可能与进食过快、过热或过冷等因素有关,但这种非顽固性的呃逆我们认为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宝宝通常可以自行缓解。
但是如果宝宝频繁打嗝,并合并其他的症状例如吐奶频繁等等,就需要进一步的评估了。
3.宝宝便便那些事
1.排胎便
新生宝宝会在出生后的 12 小时内,首次排出墨绿色黏稠大便,这是胎儿在子宫内形成的排泄物,称为“胎便”。如果宝宝出生后 24 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就要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排除肠道畸形的可能。
2.不同喂养方式下的大便特征
胎便排空后,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会很快变成淡黄色的黏稠状,中间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颗粒,一天可能大便 3~4 次。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呈褐色或黄色,质地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黏稠,一天可能大便 1~2 次。
3.攒肚
新生儿出生 3~6 周后,一些母乳喂养儿可能 1 周才大便一次,这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攒肚”现象。只要排出的粪便是软的,孩子精神好体重平稳增长,吃奶好,就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家长比较着急,可以每天围绕孩子的肚脐顺时针按摩腹部。随着发育,攒肚状况会逐渐缓解。
如果孩子几天不排大便,哭闹,呕吐,腹部高度膨胀、皮肤发亮,腹壁可见肠形,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4.体重身高增长规律
宝宝身高体重增长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身高体重的增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体重方面,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 3.2~3.3 千克。3 个月时宝宝体重大约是出生时的 2 倍;出生第一年全年增重约 6.5kg,到 1 岁时体重大约是出生时 3 倍;出生第二年全年增重约 2-2.5kg,到 2 岁时体重大约是出生时 4 倍。2 岁之后到青春期之前,儿童每年体重增长大约为 2 公斤。
身高方面,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身长约为 50cm,出生后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生后 3 个月内平均每月增长 3~3.5cm,4-6 月龄平均每月增长 2cm,7-12 月龄平均每月增长 1~1.5cm,出生第一年全年大约长高25cm。出生第二年大约长高 10-12cm;之后长高速度减慢,2岁后到青春期之前,儿童每年大约长高 5-7cm。
当然,宝宝身高、体重增长的数值不是绝对的,要结合每个宝宝自身的身高体重增长趋势来判断和评估,如果发现宝宝身高、体重增长异常,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评估。
5.宝宝睡眠知多少
睡眠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孩子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多。
新生婴儿每天接近 70%的时间都在睡眠,每次持续 2-3 个小时;到了 3-4 个月后逐渐形成昼夜规律,睡眠也越来越集中在晚上。6-12 月龄的婴儿夜晚可持续睡眠 6 个小时或以上,白天约 2 次小睡。12-18 个月龄白天变成 1 次小睡,而夜晚可以连续睡眠 8-9 个小时。
我们推荐的睡眠时间包括日间和夜间的总睡眠时长。如果不在这个睡眠时间范围内,就需要结合孩子的精神和发育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宝宝到底什么用睡姿比较合适?
我们建议 1 岁前的孩子主要以仰卧的姿势为主。部分容易吐奶的小婴儿应该注意仰卧时奶液返流导致误吸的情况,建议把婴儿床调到头高脚低坡度约30度左右的位置。未会翻身自如的婴儿侧睡和俯卧一定需要家长在旁边照看,以免发生窒息等危险。
6.我教宝宝打功夫
每个宝宝从出生开始,就自带了一本武功秘籍,这本武功秘籍就是宝宝的姿势运动发育规律,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读懂这本武功秘籍,导致宝宝的运动发育走了弯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本神秘的“武功秘籍”。
姿势运动发育有六条规律:
第一,宝宝的发育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和跳的方向发育;
第二,离躯干近的姿势运动先发育,离躯干远的姿势运动后发育;
第三、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发育;
第四,宝宝先学会抓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第五、宝宝先学会从坐位拉着栏杆去站起,然后才学会从立位到坐下;
第六、宝宝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学会向后倒退着走。
根据这六条发育规律,我们总结了一个口诀认识一下婴幼儿的粗大运动发育,这个口诀就是“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二抬”就是指二个月时宝宝可以把头抬起来;“四翻”就是指四个月时宝宝可以学会翻身;“六会坐”就是指六个月时宝宝可以学会坐;“七滚”就是指七个月时宝宝可以滚来滚去啦;“八爬”就是指八个月时宝宝会爬行;“周会走”就是指一周岁时宝宝会独立行走。
这个口诀让我们简单认识了一下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家长们平时要合理引导孩子的粗大运动发育,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原标题:《养育有方② | 怎样科学护理宝宝?专家话你知→》
阅读原文
网址:养育有方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0531
相关内容
育儿喂养的方法有哪些 育儿喂养注意事项有哪些育儿喂养的方法有哪些
育儿技巧: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
有原则养育:七大育儿原则
【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亲子教育:培养孩子好的教育方式
积极养育:培养自驱、坚韧、有爱的孩子 正面管教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指南 父母觉醒 育儿书籍 学习方法
2022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课程有哪些 就业方向有什么
科学育儿教育方法有哪些
如何去育儿 育儿有哪些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