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断舍离
故事13: 日本的'断舍离'生活理念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生活节俭# #勤俭节约故事#
内容简介 · · · · · ·
超过1000000人受益的生活新风潮!/风靡亚洲的高效能整理术!
“断舍离”整理术,当前超人气的日式收纳和整理的人生最高哲学!
你是不是下列某一类型人之一:1怎么也改不掉的拖延症?2无数次冲动购物的受害者?3要拒绝别人却从不知如何说NO?4工作笔记也记得一塌糊涂?5莫名奇妙的安全感缺失?6越整理越陷入到无穷的焦虑?7总是无法完成计划陷入死循环的沮丧?
其实,我们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来一场人与物的生存战吧!给自己的屋子和人生都来一次彻底的“断舍离”。
日本全民参与实践的“断舍离”整理术,已成为日本社会当红流行语之一。
所谓“断舍离”: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而达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源自瑜...
(展开全部)
超过1000000人受益的生活新风潮!/风靡亚洲的高效能整理术!
“断舍离”整理术,当前超人气的日式收纳和整理的人生最高哲学!
你是不是下列某一类型人之一:1怎么也改不掉的拖延症?2无数次冲动购物的受害者?3要拒绝别人却从不知如何说NO?4工作笔记也记得一塌糊涂?5莫名奇妙的安全感缺失?6越整理越陷入到无穷的焦虑?7总是无法完成计划陷入死循环的沮丧?
其实,我们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来一场人与物的生存战吧!给自己的屋子和人生都来一次彻底的“断舍离”。
日本全民参与实践的“断舍离”整理术,已成为日本社会当红流行语之一。
所谓“断舍离”: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而达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源自瑜伽和佛学的“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去“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从物件到人生的整理术,就是从外在生活的整理到内在思维的清理,通过不断实践“断舍离”,认清自我树立方向,彻底克服拖延症、懒散、注意力涣散、作息失调等痼疾,帮助建设清爽有秩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解放内心的压力,投入高效率、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简单、自在的生活。
《知日•断舍离》特集是超人气品牌知日系列图书第12弹!最近崛起的专注日本文化、国内超人气连续出版品牌《知日》,集结中日最强编辑力,从日本人的文化意识到日常生活,深入解读“断舍离”这一源自日本的高效能生活理念,选取人生整理、日式手帐,物品收纳、时间管理、资源分配等多角度全方位辐射,集合山下英子、松浦弥太郎、佐藤可士和、宫泽真理等多位日本最具权威的生活方式专家的理念菁华,将日本整理与收纳的最高哲学一网打尽,堪称“断舍离”生活哲学的最强结集。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去“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苏静《知日•断舍离•卷首语》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整理术,特别是收纳术,都是在物品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劳力、精力来整理。而“断舍离”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
——山下英子《知日•断舍离•专访山下英子》
通过不间歇地削除身边不必要的人与事物,慢慢察觉到一种最好的状态,与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人、事、物更亲密地交流,进而探寻到生命中的幸福真义。
——吴东龙《知日•断舍离•令人怦然心动的断舍离人生整理术》
不管以前如何无视每天使用的东西,现在都仔细审视。断舍离的理念里可没有“随便”这个词。什么都是有意识的自我中心。
——平泽恭子《知日•断舍离•我和断舍离的故事》
当我们太依赖于便利的事物时,反倒需要冷静下来,为生活刹个车,及时地清理打扫一下我们的生活。从某种角度说,其实“乐在不便中”的这种从容或许对现代人的生活更为重要。
——松浦弥太郎《知日•断舍离•没有比双手更灵巧的工具》
如果能够通过整理身边事物,来达到调节心情的效果,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但如果不能对身心有所放松,单纯只是扔掉身边之物,我觉得也是没有意义的。以至于为什么不能调节心情,这就需要冷静下来,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所想,遵循自己的内心之声来采取新的行动。
——宫泽真理《知日•断舍离•盛满便当的浓情蜜意》
知日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13806/
知日特集,全新改版,每月一本。
了解更多有关知日特集的信息,请关注知日微博@知日ZHIJAPAN
知日·断舍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撰稿人】
毛丹青
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施小炜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本文学研究科,并执教于日本大学文理学部。译有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以及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等多部作品,也是村上春树新作《1Q84》第一二三部的译者。
刘联恢
旅居日本多年,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教师,专职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每年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暑期访华团做中国文化讲座。
吴东龙
从事设计观察的作家、讲师、设计师,也是课程与书籍的规划者。在多面向的设计工作里,长期关注日本的设计场域,著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撰稿人】
毛丹青
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施小炜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本文学研究科,并执教于日本大学文理学部。译有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以及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等多部作品,也是村上春树新作《1Q84》第一二三部的译者。
刘联恢
旅居日本多年,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教师,专职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每年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暑期访华团做中国文化讲座。
吴东龙
从事设计观察的作家、讲师、设计师,也是课程与书籍的规划者。在多面向的设计工作里,长期关注日本的设计场域,著有《设计东京》系列书籍,作品见于两岸三地。现在是“东喜设计工作室”、创意聚落“地下连云企业社”负责人。
【受访人】
山下英子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修炼冲道瑜伽,接触瑜伽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把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顿、人际关系、思考等各个方面。从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一系列讲座宣传“断舍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断舍离减肥法》、《鸟瞰力》等著作。
宫泽真理
便当艺术家,现被誉为日本卡通便当界第一人。长野县出身,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毕业。2002年开始制作卡通便当。2003年开设名为“e-お弁当作っちゃいました!”的个人网站并发布作品。2009年开始通过视频介绍卡通便当的制作方法并随后开设了网络便当美术馆。2012年进入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影像研究科,进行动画制作方面的学习。
稻冈亚里子
摄影师,1975年出生于京都著名的老字号荞麦屋世家。高中二年级开始到美国留学,获得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BFA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从事摄影活动,2005年工作中心转移至东京。2008年出版了第一部摄影作品集《SOL》。
目录 · · · · · ·
目录:
Feature
"放下心中的执念 专访“断舍离”概念首创者山下英子
令人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
我和断舍离的故事 平泽恭子漫画日记
读《日本人的缩小意识》看日本人的空间观
· · · · · · (更多)
创作者在豆瓣 · · · · · ·( 全部 1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老子的《道德经》中讲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即有关学习,要日益精进,广学多闻;关于修道,则是要日渐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芜存菁而能明心见性。 (查看原文) 若是一时心软,抱持了“丢了好可惜”而非“这个适不适合我”的判断,终究注定陷在自己设定的泥淖里无法自拔。于是家中总是轻易地就被一些可以用但却不需要的对象填满,不知不觉就是三年、五年,也就难以拥有简单与清爽的生活空间了。 这究竟是对物件的节俭,还是对空间的浪费呢? 舍不得丢是一种状况,还有另一种舍不得的状况是“舍不得用”。许多好东西因为舍不得用,而被藏在柜子里面不见天日。山下英子认为,有好东西舍不得用而把它收起来,还勉强自己去用比较差的,这样的话品位永远都无法提升,也影响别人看待你的态度。明明有好的东西,却容许自己去用次等的物品,对物品和赠送礼物的人的心意,其实都是一种浪费与亏待。 所以要借着“断舍离”去找回失去的空间和能量,找回那些能让你感到怦然心动的能量。例如,常常有人会把穿旧了、破了的衣服作为家居服和睡衣来穿,这就完全违背了“家居服”与“睡衣” 的意义,穿家居服和睡衣是因为穿了觉得舒服,而并非意味着在家中就要接受比较差的穿着质量,就应该穿着随便或是邋遢。舍弃的背后,正是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 (查看原文)>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知日”书刊(共76册), 这套丛书还有 《知日·断舍离(第2版)》《知日·犬》《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4)》《知日·日本禅》《知日·铁道》 等 。
喜欢读"知日·断舍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1.99元

1.99元

1.99元

1.99元

1.99元
喜欢读"知日·断舍离"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知日·断舍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一本概念和选题都很好的杂志书而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因为《知日•断舍离》这一Mook ,“断舍离”这一概念被众人关注。知日,让你了解日本。Mook,即杂志书,看起来像书的杂志。日本元素加“断舍离”概念,确实把我给吸引住了,又看了下亚马逊和豆瓣上的评论,似乎都还不错,于是我果断在亚马逊上以 22.2元的价格买下。该... (展开)

龟毛的日本人
作为一个放浪不形骸的人,我对于世界上三种人是既敬且畏:德国人、日本人和上海人。没有任何的贬义,恰巧相反,他们或许就代表着人类进入现代化后的极致。用一个以偏盖全的词来形容,德国人精密,日本人精细,而上海人精明。德国人是按照计划表来过日子的,所以火车是不会晚点... (展开)

生活是一种比较贵的艺术
生活是一种比较贵的艺术《知日 断舍离》 《知日》是关于日本的系列出版物,以前看过两期,感觉很棒,而且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深度了。 这一期的主题是“断舍离”,以前在报刊杂志上零星看过相关的报道,但是没认真关注过,心理以为不过是一种整理收纳方面的技术罢了... (展开)

断舍离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回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断 = 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 = 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 = 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不是简单的整理术,它是一种教人放下心中执念的理念,一种生活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 (展开)

二叔的断舍离
文/知日二叔 断。舍。离。 很多看到《知日·断舍离》特集这本书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简言之,就是一种源自日本并风靡日本很多年的有关从物到人的收纳整理术。这种日本全民参与实践的“断舍离”整理术,已成为日本社会... (展开)

机器取代不了手心的温暖
断,舍,离,三个字都带着一种决绝不回头的姿势,一种想要挥刀斩乱麻的勇气和决心。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是知日杂志的一期特辑。 这一辑的主题是讲日本人的收纳癖好,断舍离,不仅是收纳的理念,更是人需要修养的习性,与我之前推荐的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颇为... (展开)

断舍离:禅与我们的生活
通过这期知日杂志,第一次接触到断舍离这个概念。 不得不说,这个全新的名词与我们对于生活的记忆多么格格不入。尤其是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经历了饥饿、贫瘠和物资的极度匮乏。他们信奉的是有备无患,任何东西都可能会在某天派上用场。于是家变成了仓库,塞满了各种各样预... (展开)

传达的是对生活的态度,简单却富含哲理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家里永远是乱糟糟的,说不上是什么原因,总觉得无处下脚,哪哪看着都不顺眼,都觉得心烦,这样的负面情绪一般会一直持续到某一天我实在忍无可忍决定大扫除的时候才能缓解,用我老公的话说,我所谓的大扫除,其实就是一个字“扔”!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孩... (展开)

如何
(写在这里的东西完全是看书后纯粹的情感意识流抒发) 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 所以,生活才混乱,内心才不安。 恰好在看《知日·断舍离》特辑,开始了解山下英子由物到心的整理术。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就如... (展开)
> 更多书评 39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论坛 · · · · · ·
断舍离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iduansheli)即... 来自断舍离 2014-07-16 19:51:30 感谢 来自laura 2014-01-07 01:59:12网址:知日·断舍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2163
相关内容
《断舍离》《断舍离》:每天5分钟,断舍离进行时
断舍离
断舍离13
断舍离【全本
日本人的“断舍离”生活哲学
《断舍离》山下英子(日)——完美版.doc
简单断舍离生活
《日常的深处》:断舍离与囤积癖
简洁生活: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