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垃圾分类是环保生活的重要方式,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要分开处理。 #生活技巧# #环保#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也在以惊人的速 度增长。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原有设备较低的处理能力与日趋增大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矛盾,落后的垃圾 收运设备作业效果与城市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原有设备的处理方式与垃圾“减量化、无 害化、资源化”的处理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因此,对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使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相关政策与标准摘要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 27-2005 )对转运站的设置要求: (1)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 宜超过 70m。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收集站的多层住宅每 4 幢应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 垃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 ( 桶 ) ;容器间内应设给排水和通风设施。 (2 )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 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 并能防雨、 抗老化、 防腐、 阻燃。 废物箱的设置间隔宜符合下列规定: 商业、 金融业街道: 50~ 100m; 主 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 100~200m; 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 200~400m 。 (3 )收集站的 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0.8km 。收集站的规模应根据服务区域内规划人口数量产生的垃圾最大月平均日产生量 确定,宜达到 4t /d 以上。收集站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其规模、垃圾车箱容积及日运输车次来确定。建筑面 积不应小于 80m2。收集站内应配置给排水设施。 (4 )垃圾转运量小于 150t /d 为小型转运站;转运量为 150~450t /d 为中型转运站; 转运量大于 450t /d 为大型转运站。 垃圾转运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Q 转运站规模( t/d ); δ 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资料时,一般可取 1.13 ~ 1.40 ; n 服务区域内人口数; q 人均垃圾产量( kg/ 人?d ),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无资料时,可采用 (0.8 ~ 1.8kg/ 人?d )。 (5)转运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小型转运站每 2~3km2 设置一座,用地 面积不宜小于 800m2。 ②垃圾运输距离超过 20km 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 1.2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规划规范》 (GB50337-2003 )要求: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 0.4 ~ 1km; 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 2 ~4km;采用大、中型机动车收运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其服务范围。 不同的垃圾收运模式 垃圾收运系统一般由收集、运输和中转 3 个环节构成,可表示成: 由于运距的不同,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有中转收运模式( 1 次或多次中转)和无中转收运转模式, 同时结合运距和垃圾量的大小,在中转环节会利用中转站或压缩车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提高中长途运输 的经济性。 中转收运模式 常用收集设备:三轮收集车、电动收集车、小型垃圾收集车、小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和桶装运输车等。 常用转运设备:地坑式收集站和摆臂式垃圾车组合、吊装站和自卸式垃圾车组合、垂直转运站和密封自卸 式垃圾车组合、水平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组合、移动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以及大型转 运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等。 作业特点:①以高密度、大吨位的方式运输,经济性较好;②减少对众多居民收集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 声、粉尘、滴液等)。 适用情形:①距离垃圾处理厂较远;②人口密度高、区内道路窄小的城区; ③一些对噪声等污染控制要 求较高的城区。 收集环节 方式一: 三轮(人力、摩托)等低档收集车收集,将果皮箱、垃圾桶的垃圾以及
网址: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7921
相关内容
省城改革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浚县: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回收模式 大件垃圾可预约上门收运
移动压缩垃圾箱(12-22方)——县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节能规范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应急处置方案.doc
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应急处置方案.docx
生活垃圾专项清运方案
罗田:优化生活垃圾收运效能
基于湖北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评价研究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规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