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课堂】居家学习,让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5-05-04 17:20

学习自律理论:理解心理学原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习惯改善# #自律训练指南#

同学们,大家好!居家学习的日子,转眼进入第四周,有些同学反映自己在家学习的效率比在学校低很多,听课和写作业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其实,这正是缺乏自律性的表现。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心理实验,来认识“自律”,进而掌握提高自律性的方法。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歇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招募了多名四岁左右的儿童参与这个实验。这些孩子被实验人员带入一个房间,并告知他们:在你面前放着一块棉花糖,如果能坚持15分钟别碰它,那么15分钟后你将被额外再奖励一块棉花糖。如果没忍住吃了就没有了。有些孩子,立马就吃掉了棉花糖;有些孩子一开始没吃,可后来没忍住,也吃掉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一直忍着没吃,等实验人员回来以后,他们成功拿到了第二颗棉花糖。

20年之后,米歇尔对参加实验的一些孩子,做了一次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在压力情景中也不那么容易崩溃。他们SAT考试分数更高,也能获得更高学位。另外,这些孩子会更少地出现例如犯罪、肥胖和吸毒等不良问题。

至此,心理学家认为具有更好的自律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

居家线上学习期间,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自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校学生心理与发展指导中心给同学们提供以下建议:

一、模拟学校环境,自觉进入学习状态。

选择一处固定的地方作为居家学习的“教室”,光线明暗适宜,桌椅高矮舒适,安静整洁。书桌前贴好好课程表,准备好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时钟等,拿走与线上学习无关的物品,比如水杯、玩具、课外书等。不用电脑上课的时候,收起所有的电子产品。模拟学校环境布置自己的学习环境,能唤醒身体的记忆,让自己更快、更好、更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培养自律能力,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而中学阶段正是他律走向自律,他律和自律并存的时期,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家长、老师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和帮助,需要正确积极看待“狼爸虎妈”,为真正的自律做好准备。同时激发自己内在学习动力,找到真正学习的意义。

三、选择合适的竞争伙伴,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竞争对手,能激发自己超越对手的欲望。但竞争对手的水平不能比自己的水平高太多,也不能比自己的水平低太多,稍高于自己的水平最为合适,这样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赶上或者超过他。超过了一个对手,再找高于自己的另一个竞争对手,自己的学习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四、相信自己,欣赏自己的改变。

你的每一个小改变都是值得记录的大事件,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改变、欣赏改变带来的美好。当你认真书写每一个字后,就夸一下自己漂亮的笔记;当你运动后,就好好感受心跳加速,血液喷张,神清气爽,活力满满的当下;当你清晨早起时,就去找一找季羡林笔下熠熠发光、闪烁不定的朝阳,感受可爱、宁静的清晨!改变自己看似是一件很容易的小事,难得的却是持续性的改变。相信自己,我们能用这些美好的小改变去唤醒自己的自律潜能,促进生命的成长!

同学们,自律是最强者的本能。我们只有通过更强的定力与自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钻研中,才能从容地面对逆境,才能懂得如何担当责任,才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在这守望相助的特殊时期,让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健康守护的同时,紧跟老师领学的步伐,自主自律,刻苦钻研,攻克难题,追求卓越,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撰稿人:訾英丽

核稿人:王小彦

排版制作:魏佳

领导审核:刘芃 刘和葵

网址:【心理微课堂】居家学习,让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2815

相关内容

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民生观)
居家学习有良方 培养自律好习惯
女性成长课程:探索自我,发现更美好的自己
自律成就自由:塑造更好的自己
【心理健康】真正的自律,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高效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
让生活越来越好的自律习惯,请逼自己养成
心理咨询师课堂:居家学习时,如何与父母更好的相处?
让你越活越好的20个自律习惯,要逼自己养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