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河南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来源:河南共青团《豫青夜话》编辑团队
“无资源、无人脉
在大学里你一定要学会‘向上社交’”
“大学生如何被老师追着喂资源”
……
近日
在众多求学、求职的经验帖子中
“向上社交”一词热度颇高
教大学生“向上社交”
成为许多博主的吸粉利器
很多博主宣称:
“向上社交”好处多多
是一种突破圈层、扩展人脉、
打破信息壁垒的有效手段
甚至一些网络平台
专门开设有“向上社交”课程
什么是“向上社交”?
简而言之
“向上社交”的本质是
通过与更优秀的人交往
学习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
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大多数“向上社交”都是浅度社交
或者只是初步“建立起联系”
后续能否搭建起深度联结
取决于双方的性格、实力等多重因素
对于大学生来说
所谓的“向上社交”
并不一定局限于地位、经验和成功
主要指的是向老师、师兄师姐等前辈咨询请教
征求在学业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意见
比如,刚入学时懵懵懂懂
很多人都会向师兄师姐发问:
从最简单的哪家食堂的饭好吃?
到怎么平衡好学习成绩和社团活动?
从社会实践,预实习的小困惑
到准备考研、留学
或是申请交换项目时的难题……
因为老师或同学的善意提醒
你就可能避免一个同龄人常犯的错误
或者得到一个少有的机会
可见大学生的“向上社交”
可以为交际双方带来积极的心态、
自我意识的提升、成长的感悟等
是非常正常的一种人际互动
鼓励“向上社交”其实本质上
是鼓励大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圈子
如果只困在同宿舍
同班级的小圈子里
没有见过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怎么可能变得更优秀呢?
向上社交≠成功
不会向上社交≠失败
大学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琐碎的问题
这就要我们向经验丰富的人去请教
但是面对这种正常的“向上社交”
相应会出现两种人群
一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恐”
他们通常害怕主动出击
常见表现为:
路上遇到熟人我会装没看到
逢年过节也不会主动发消息拜年
……
其实这是害怕被拒绝和误会
所以在社交中
他们不敢展露出过多的热情
在许多社交场合
自我介绍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是一种和别人建立关系的方式
一次大方的介绍、一次亲切的问候
并不会惹得对方反感
可以内向
但是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
一定要主动抓住机会
另一种是狂热崇拜“向上社交”的人
将“向上社交”等同于成功和跃升
充满功利化地去看待自己的人际关系
一昧想要走捷径
被社交媒体上的“成功人生”蒙蔽
认为只要自己信息获取得够多
人脉越广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很显然这是不正确的
理性地看待“向上社交”才是正道
不要忽略与同圈层朋友关系的真诚维系
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真实丰沛的滋养
不至于变得空虚而单调
“向上社交”诚可贵
自我提升价更高
“向上社交”固然有利
但不能忽视自我能力的提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和尺度
如果你在“向上社交”时
将自己默认代入“低位者”的角色
这样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有不平等的倾向
很可能出现自卑的情节
甚至因为盲目地听取别人的建议
丢失原有的个性和初心
真的能帮得到你的朋友
不是浅层的向上社交就可以的
是需要具有同等学识、兴趣作支撑的
“向上社交”和“自我提升”并不矛盾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并不是没有道理
追求积极乐观的“朋友圈”
也会给你带来正向的能量
要善于与不同领域的同学交朋友、沟通
向老师请教从而获得成长的指导与帮助
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建立更广的人脉资源
但无论怎样的社交
都要以自身的实力为前提
就像树一样
越是向往高处的光亮
就越要向下扎根
(封面表情包自取)
河南共青团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制作:王晓晖(商丘师范学院)、康静文(河南中医药大学)、袁晨阳(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张腾达(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素材来源:中青评论、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每日豆瓣、中国青年报、网友评论等
#今日话题#
“向上社交”固然重要
但自我提升也不能少
“向上社交”更要“向下沉淀”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来评论区分享~
今天是
二〇二四年二月四日
晚安~团子们
愿你今晚好梦
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明天的太阳
如果,你因为
无处宣泄的情绪
积压已久的话语
无处分享的心事
亟待解决的问题
……
无法入睡
来说说吧
这里有豫团做你的情感树洞
点亮
,评论区见!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学生“向上社交”就是抄近路走捷径吗?原创 河南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 轻触阅读原文
河南共青团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大学生“向上社交”就是抄近路走捷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