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画的这组漫画,让“老广”们追忆起广府市井生活旧时光

发布时间:2025-05-05 17:06

城市中的生活琐事:公交站台的漫画广告,街头小贩的叫卖声。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闲暇时光记录#

上世纪末,两千多年的老城广州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短短十余年间,那些一直在生活中陪伴街坊的老事、旧事、新事都在觉与不觉中消失,广州城的许多事变成了往事。

〖传呼电话〗一有电话,传呼人便即时传呼,可谓服务到家。不过不要介意一声高叫,私人电话变为公知电话就好。

“16号三楼电话!”

“8号刘太,你老公话今晚加班唔返屋企吃饭喔(你老公说今晚加班不回家吃饭啦)!”

传呼电话站内,“大声婆”放下电话听筒,手拿大葵扇从藤椅站起来,仰头大喊,传话给楼上的街坊。这生动有趣的画面是广府旧行当“传呼电话”的缩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

许多陪伴着街坊的旧行当、旧事物

如人力三轮车、雪条车、生草药店等等

都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有一位“老广”用画笔追忆旧时光,

“讲述”那些逐渐远去的广府市井往事……


绘画中的陈汉翔。

今年60岁的陈汉翔是一位地道“老广”,从小喜欢绘画。他回忆,小时候他住在越秀路一带,每天要到位于黄华路的幼儿园,“起床总是磨磨蹭蹭,心想如果赶不上就可以请假”。不过,精明的母亲总是不由分说地扬手叫停一辆人力三轮车,把童年的陈汉翔一把揪住放在车上。

〖人力三轮车〗人力三轮车以其扬手即停、专人乘坐、到埗地点准确特性,当属旧时市民眼中的高级交通工具。

陈汉翔说:“三轮车夫多是本地通,从不担心会走错路。风雨天若能招到一辆三轮就更觉安心,撑开车棚、落下前帘,窝在车中,看车在风雨中缓缓前行,心暖妥帖,若处于一个移动的家。”

陈汉翔回忆,人力三轮车上的时光总是充满乐趣:晴天时,车篷迎风晃动,他看着路边忙碌的街景入了迷;下雨时,雨篷展开遮挡视线,他就观看地面的“风光”。在他眼中,车夫奋力踩脚踏,车轮溅起的水花也分外好看。“当时汽车驶过,容易在地上留下少许机油,下雨时,雨水冲开油渍,溅起一朵朵五颜六色的‘油花’。”正是有着如此生动的观察,陈汉翔笔下的人力三轮车夫的形象也十分鲜活:为了省点力气,戴着草帽的三轮车夫弓着腰,撅起屁股往前骑行。


〖马车〗60年代初,广州城人少、车少、路畅,还常能见到货运马车经过,马车装的是汽车胶皮轮,马与车之间挂着麻网兜,防马粪撒在路上。

年少时的陈汉翔很喜欢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他记得,20世纪60年代,年幼的他不得不仰望越秀桥上走过的货运马车。“赶车人在车辕上摇鞭驱马,穿着马掌铁的马儿走过,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给人一种很威风的感觉。”

这些儿时记忆虽深深地记录在陈汉翔的脑海中,他却很少与人提及。后来,他下乡做知青,平日除了劳作,他的时间大部分用来找书籍自学绘画。返城后,他被分配到工厂工作,随后用零碎时间准备考试,进入美术大专院校学习,毕业后投身到传媒行业。


陈汉翔展示20多年前为报刊杂志画的漫画插图。

他说自己身上一直有种广府情结,20世纪80年代后期喜欢给报刊杂志撰写旧广州趣事的文章。在他笔下,曾描述西关面塑艺人、旧广州的市井声音,也细说南越王墓的环形玉壁工艺之谜、德政南无着庵的演变等。


〖泡水馆〗因为水煮沸时要起泡泡,所以卖开水的铺就叫泡水馆。在没有煤气电热的时代,街坊邻里不够开水用就到这里买,按暖水瓶大小,开水卖1—3分。

到了耳顺之年,陈汉翔萌生了要“重现”有趣的儿时记忆和广府往事的想法:“担心自己年纪越长,越会忘记往日的美好时光,又因年代久远,很多没法用相机拍照保留下来,那就自己试着画下来吧。”

陈汉翔选择了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以自己的儿时记忆为蓝本进行创作。

“先用铅笔构思,定稿后再用钢笔进行描摹。”陈汉翔介绍,《马车》是他完成的第一幅漫画,也定下了这组市井往事的漫画以小人物为切入点的基调。“年纪大了,有一段时间时常忆起儿时越秀桥上的赶车人和货运马车,灵感乍现,我就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为主题,开启32幅速写的创作之路。”

不过,他直言,不同画作的完稿速度差异很大,有的一天就能定稿,有的要经过多次修改,2至3天才完成,花了大半年时间才最终完成32幅广府市井往事图。

在陈汉翔的画作中,大部分都是记录了旧时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在漫画《三轮汽车、三轮出租摩托车》中,陈汉翔以小男孩的视角观看成年人清洗三轮汽车的场景,介绍20世纪风靡一时的旧行当:三轮汽车和三轮出租摩托车。他介绍,当时这两种车多出现在西门口、人民路一带,因造型奇特,深受年轻男孩的喜爱。不过,当时的出租摩托车会经常出现故障,“车在行驶过程会突然抛锚,乘客经常被司机邀请去帮忙推车,乘客也不介意,两人就一前一后地推车经过,场面十分滑稽。”他认为,这些往事体现了广州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而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广州临近港澳,地域优势使当地人能比较快地接收同时期港澳地区的时髦潮流。陈汉翔也以此为题,创作了漫画《流动的摄影档》,体现广州人擅于捕捉商机、追求时尚的个性。

〖流动摄影档〗当年,摄影一点也不简单,只有在公园同珠江边才会有由照相馆派出的流动摄影档。到了彩色和单反年代,私营的影档又最为兴旺,几乎几十步就有一档,可见热闹程度之高。

尽管漫画中许多事物现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记忆中的那段童年却凝固成画

西关街边的飞发档、宝华路的咸酸店、

培正小学门口的麦芽糖、雪糕箱里的菠萝雪批、

午睡时听到楼下传来的铲刀磨绞剪……

这都是属于“老广”们的宝贵回忆。

陈汉翔说,虽然时代在变迁,这些市井往事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但他希望用画笔重现广府往事,呼吁保育广府民间文化,同时期盼自己的“拙作”能“抛砖引玉”,让更多人关注淳朴的广府风情。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叶碧君、申卉

网址:他画的这组漫画,让“老广”们追忆起广府市井生活旧时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9076

相关内容

“厦门城市记忆展”回忆旧时光 找到厦门生活味
油画重现广州百年沧桑
“广府药膳”:美食与养生两不相负
画家谢友苏:专注描绘老苏州市井生活 画中人情跨越国界引共鸣
旧物画展:绘出回忆 完成治愈
一起淘宝去!逛比利时旧货市场,寻觅欧洲旧时光
聋人画师的华丽蜕变:让旧房子重焕生机的艺术之旅
来广东省博物馆,看“年画里的中国”
成都慢生活:惬意时光的诗意画卷
从“异域风情”到“岭南风味” 花阶砖刻印在几代广州人的记忆中一砖一画 一步一“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