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启示录:经典画作的现代“翻新”术
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画作或雕塑,体验不同的艺术创作过程。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读书分享乐趣# #艺术创作乐趣#
文/S.S.
家具翻新,让古老的木头重绽新颜;
衣物翻新,让黯淡的皮革再添荣光;
图书翻新,让知识的积淀继续传承;
建筑翻新,让沧桑的历史完善保存;
艺术翻新,则是让历史重现,时尚新生,在过去与未来的时间交错中碰撞出经典艺术的全新形象。
达芬奇、波堤切利、梵高……一系列在艺术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画家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代表性绘画作品仍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尤为特别的是,经过当代设计师、艺术家们的重新演绎,《蒙娜丽莎》、《梵高自画像》等颇具沧桑感的经典画作也在数字化时代寻找到了崭新的形象载体,以不同的面貌带给了我们更为新鲜的视觉感受。
名画“翻新”术之一:克隆
克隆是艺术家们常用的翻新手法之一,多采用形象模仿、场景模仿、背景模仿等形式创造出与艺术原作神似的全新作品。通过将经典画作的艺术精髓“克隆”到新环境中,艺术家们往往可以赋予新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在向经典艺术致敬的同时反思当代艺术的病诟。
名画“翻新”术之二:移植
科技发展,自然倒退,在人类社会深入科学化、数字化的同时,我们的自然环境却倍受破坏。出于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恶劣行为的深刻反思与嘲讽,艺术家们将现代社会的特殊产物如监控器、购物车等“移植”到了经典名画中,通过创造不和谐的反差来抨击当代社会对自然的无情破坏。
名画“翻新”术之三:穿越
2011穿越年,除了小说中的女主们忙着穿梭于明、清等各大朝代之外,《星球大战》中Princess Leia、R2D2、Chewbacca、Yoda等角色也穿越过历史的长廊,出现在了《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等经典画作中,营造出与原作截然不同的幽默趣味。
名画“翻新”术之四:3D
在电影巨作《阿凡达》之后,3D似乎已成为艺术圈、设计圈内的第一潮流,有的设计师甚至突发奇想,采用电子墨水、LED灯等技术为梵高的《繁星之夜》(Starry Night)、爱德华∙孟克的《呐喊》等作品打造出颇具3D质感的全新形象。
名画“翻新”术之五:食色
若是以萝卜、蘑菇、南瓜、白菜等食材为颜料重新翻制梵高或拿破仑的自画像,会出现怎样的效果呢?这些“蔬菜画作”告诉我们:结果是极为惊人的,虽然同样保存了经典画作的原貌,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诙谐质感。毕竟,把名画吃到肚子里,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太疯狂?
名画“翻新”术之六:隐身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实际上有两个版本:保存在巴黎卢浮宫中的那副原作里,蒙娜丽莎是全年“在线”的;而在艺术家们重新设计的这幅作品里,蒙娜丽莎则是“隐身”的。此外,同样隐身的还有爱德华∙孟克的画作《呐喊》中那位扭曲的人物。
网址:名画启示录:经典画作的现代“翻新”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9085
相关内容
论中国当代艺术家对西方经典画作的再创作活捉纪录片新物种,《此画怎讲》为传世名画破壁
流行装饰画 名家手绘显经典 点缀您的优雅生活
artnet画廊网络——全球现当代艺术画廊展示平台
现代生活的画像
马奈,“现代生活的画家”
室内装饰画艺术:几种经典的装饰画风格赏析
现代艺术理论的里程碑之作:《现代生活的画家》深度解析
《旅行的艺术》经典语录
让经典名画“重生”!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