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沙龙论坛 第5期丨从前辈大师到自家收纳

发布时间:2025-05-06 01:54

在现代,许多人都从网络上找到人生导师,如知名博主、专家或论坛社区。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人生导师#

12月18日,设计之都深圳的33+ 设计沙龙论坛在深圳取舍·家具生活体验馆举行线下研讨。

本期活动分别由深圳三山上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谢正涛先生分享《摸着他们过河》,以前辈大师的奇闻轶事印证设计变迁;以及悦纳空间管理社创始人悦青女士分享《如何设计一个好住的家》,从生活的角度为大家讲述在新家装修环节,如何做好收纳设计。两位精彩分享让大家从历史和生活层面感受设计的力量。



与大师相望---直角之诗 / 营销之歌

谢正涛先生借用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经典作品“马赛公寓”和其经典论断建筑是“直角的诗”。他说由于柯布思想过于先锋和激进,以至方案公布后招致一片谴责。建筑师在质疑声中依旧坚持,积极展开媒体发布会,阐述“居住单元盒子”的观点,畅想这里将建构一个垂直的城市花园,让听过发布会的人们自发组织声援马赛公寓。作为建筑巨擘的勒.柯布西耶,本身具备先锋和扎实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拥有强大的营销策略能力。当下的设计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对外阐述设计美学输出,推进理论和落地相结合的新高度。

与大师相望---全能 / 无能 / 无所不能

谢先生引用设计师是“全能和无能的混合物”,讲述了LV 2023年春季的主秀场——索尔克生物研究中心。路易斯·康在规划本项目中心广场时,为缓和中轴混凝土塔楼由于对称带来的沉闷感,最初构思是种着白杨树的小径。但他参观墨西哥设计师巴拉甘花园的时候,质朴的设计语言给康当头一棒,随即请教巴拉干对于中轴庭院的建议。留下设计圈经典桥段“甘说:我不会在这个空间里种一棵树和一片草坪,这里应该是一个石头广场,而不是一个花园。如果你把它做成一个广场,你会获得一个指向苍穹的立面。”



全能的路易斯·康在面对广场设计的“无能”状态,联手巴拉甘成就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作品。多年后,作为秀场登台让建筑有了“无所不能”的功能拓展。

与大师相望---借鉴 / 致敬 在取舍之间

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其作品精美的结构细节和诗意的呈现意境,让他的作品在室内设计圈被无尽的模仿和借鉴。



谢先生指出设计师不能一味的抄袭、模仿、不假思索的借鉴。并提到如何提高作品的创新性和灵感途径?一、吸取大师经典养分,二、感悟生活理解文化,三、结合项目对整体设计语言有所取舍,相互结合才能创造出极具独特本土性与普世价值观的完美作品。



与生活对话---期望拥有一个怎样的家

悦青女士讲述每个人对于“家”,都有美好的期待,对于美的天然亲近让我们都很注重细节。看到家,眼前浮现的都是在这个空间里面与家人共同生活的美好场景。但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发现家里越住越乱,各种各样的物品充斥在空间里,让家里失去了原本的美丽优雅。其实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温馨、整洁、舒适的家空间。



与生活对话---收纳是一个系统

悦青提到当居住比较混乱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觉得自己太懒不会整理,或者需要更大的房子。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家之所以越住越乱,是因为房子在设计之初,功能需求考虑的不到位,收纳系统没有做好。家想要收纳好,要有整理收纳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符合个人生活行为习惯的收纳空间设计,这是收纳系统的两个面。

与生活对话---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

好看的东西人人喜欢,但是好看并不意味着好用。在阐述什么是设计的时候,悦青引用了日本设计师佐藤大的一句话---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她说,人类从石器工具到电子信息的时代跨越,人类生活水平的发展,设计越来越向装饰美学靠近,反而渐渐忽视了实用功能。这是时代的进步,美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但是如果没有底层需求满足的支撑,美是不足以为美的。



与生活对话---不是设计收纳,而是设计生活

悦青说传统收纳设计的理解,是如何做更多的柜子;但实际上我们更需要关注——如何从生活场景和生活习惯出发,做一个更好用的柜子。装修设计和定制设计要的并不是给空间柜子,而需要从每个人不同的生活出发,给生活定制空间。



在谢正涛先生和悦青女士的主题分享中,从世界大师到关注自己,都在阐述设计为生活带来的影响。在行业分工越来越明细的今天,我们有很多途径获得各种资料,可以模仿或致敬;但我们更应该从内心去发现需求,给生活定制空间以此更加舒适唯美。

网址:33+ 沙龙论坛 第5期丨从前辈大师到自家收纳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1750

相关内容

设计有约丨“全案落地 健康同行”设计师沙龙活动成功举行!
教师心理沙龙(第12期)
鲁南论坛
立足原点 务实践行 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第十二期全国优秀幼儿园园长公益论坛
温暖设计 舒适人居——中国供热展装饰设计师高峰论坛丨史葆靓解密家居风水,探寻舒适生活
家庭收纳师:助你从物到心“断舍离”
“教师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我校青年教师第七期专题沙龙
【新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正念冥想前沿研究与最佳实践圆桌论坛直播回顾-新闻动态-首页
【读特】2变3设计思辨沙龙NO.5
深圳“家庭教育大讲坛”往期讲座主题汇总(持续更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