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快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5-05-06 13:06

参与书友问答,解决阅读困惑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分享平台#

《读书与快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读书与快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PAGE / NUMPAGES 《读书与快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念书与快乐 常小仙 ①4月 23 日是“世界念书日”,今年这日,一位有名的网红用戏 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惨剧家”, 很风趣地应了念书的景。 说其的,不要一提念书, 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其实, 可以扔掉功利心, 念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念书,囫囵吞枣。”孔子说:“发奋忘食,乐 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董卿也曾说过: “念书让人学会思虑,让人可以宁静下来, 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欢乐。 ”这些名人都把念书当作了一种欢乐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平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念书的乐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妻二人都是金石喜好者,那时居家贫俭,凡是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其实不感觉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 自己感觉未然是仙人眷侣。他们平时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妻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本和史册, 相互考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品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凡是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贫穷的光阴,因为有书相件,而芬芳四溢。正因为他们爱念书、趣念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念书为乐的人,往常都是念书得法之人。好念书,因此会读 书;会念书,因此更好念书。年青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 书充电的方法上,显现出独出心裁的特点来,他推行的是“观其大 略”。“观其大概”的正确含义, 就是注意察看和汲取书本中间的重 点和精髓。此处的“大”是重要的大,也就是书中的要点;而“略” 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髓。 正是因为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 于精湛,他才选择“观其大概”, 最后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 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四面楚歌”念书法,把研究内容分 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 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 书读精读透。欧阳修念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 《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天熟读300 字,细水长流,终 于把 40 多万字的书所有背完。汉代学者董遇通倡导利用“三余”时间念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类方法近似于此刻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成效也很好。 ⑤也听闻过一个念书的狠招:学英语,背词典,背一页撕一页,假如疼爱书,就好好专心, 一次记牢。明朝学者张溥也用过近似的方法,每读一篇新文幸,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大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而后再抄录,再朗诵,再烧掉。这样频频七遍,直到完全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论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内心,就是成功。 ⑦真实会念书的人,擅长心领意会,可以举一反三。既不一味执 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兴趣,也能受益匪浅。当你感觉到 自己的进步,念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 2017 年 11 期有变动) 57.这是对于念书的一篇谈论文,请用一句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58.选文第②段及第④段的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 么作用? 59.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 57.念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58.第二段划线句是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引用了陶渊明、孔子 和董卿的话语,充足有力地论证了名人都把念书当作了一种欢乐的活 动的看法,更拥有威望性,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第四段划线句是举例 论证,举欧阳修念书“计字日诵”的案例, 有力的论证了本段的看法: 以念书为乐的人,往常都是念书得法之人。 59.本文第一段,由4 月 23 日是“世界念书日”一位网红对古希腊 惨剧家的介绍,引出本文的论点:念书本是一快乐的事;接着第二至 三段,以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方法,来论证念书的快乐;第四至六 段,论证获取快乐的不一样念书方式;最后第七段,总结全文,指出真 正会念书的人,擅长心领意会,可以举一反三,快乐也就自然降临。

网址:《读书与快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4839

相关内容

读书与快乐阅读答案
《艺术与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书》阅读题及答案
读书与思考阅读题及答案
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家的菜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与快乐
【旧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快乐阅读与日记范文5篇
冯骥才《日历》阅读训练及答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