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推进落实“不分类、不收运”管理模式,共绘绿色生活新图景
新鲜事: 智慧垃圾分类,推动绿色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社区新闻#
垃圾分类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分类收运则是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实施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杜绝厨余垃圾“混收混运”,高新区在收运路线、制度、执法等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严格规范垃圾清运“全流程”,扎实推进垃圾分类不分类不收运制度,确保辖区范围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日产日清”;并借助数字化监管平台,做好各类生活垃圾收运车辆的升级管理,切实加强垃圾分类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全力提升生活垃圾转运效能,助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优化厨余垃圾收运模式,“分”出绿色旋律
“保洁人员打包、清运专员上报、清运车辆清运”这是垃圾分类清运“三部曲”,也是珠海高新区推动落实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拒绝“混装混运”,促进精准分类,高新区结合不分类不收运工作机制,安排有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单位,在定时定点结束后统一由保洁人员打包转运至收集点对应类别的暂存桶内暂存,等待清运部门上门清运;而未设置收集点的单位,则由保洁人员打包后放置在投放点临时暂存点存放,等候清运。
目前,高新区共有二十五条垃圾收集路线,其中五条为厨余收集线路。为推动厨余垃圾收运提质增效,高新区还专门开通一条厨余垃圾分类纯净专线,即在原有路线清运点的基础上,由清运作业人员判断该点的厨余垃圾分类程度是否符合标准,对于分类较好的、纯净度较高的单位,将其纳入厨余垃圾分类纯净专线;对分类不好的,纯净度较低的清运点,则对其开具“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告知单”限令整改。
因此,高新区垃圾分类部门与清运部门建立“生活垃圾混投上报群”,清运人员需每天到收运点定位打卡、拍照登记上报,并纳入服务考核指标,确保垃圾应收尽收、及时清运。
强化垃圾分类督导环节,奏响环保乐章
为严格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效果,高新区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协同高效的垃圾分类执法体系,全方位提高垃圾分类监管水平,重点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环节开展集中专项检查督导活动;同时压实投放管理责任人主体责任,日常开展常态化检查考核工作,加大垃圾分类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对拒不履行垃圾分类法定义务、拒不整改的单位,从严进行处罚。
“处罚不是目的,教育引导才是本意。”高新区垃圾分类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单位和市民都能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法定责任,养成分类管理投放的习惯。”
目前,执法检查已成高新区常态化。2023年至今,高新区共对77家厨余垃圾产生源单位开展厨余垃圾分类质量检查工作,开具《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告知单》26份,其中居民小区17份,社会单位9份。
接下来,高新区将继续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持续提升全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全力以赴打好垃圾分类组合拳,以垃圾分类为笔,以绿色发展为墨,在“无废城市”建设的画卷上绘就生态宜居的锦绣蓝图。
网址:高新区推进落实“不分类、不收运”管理模式,共绘绿色生活新图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5972
相关内容
济南市历城区:垃圾分类不放松 共绘绿色新图景探秘“碳世界”,共绘绿色生活新蓝图
绿色数码相机:低能耗,长续航,共绘绿色生活新篇章
杭州积极推进垃圾分类 绿色低碳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常态
瑞安市创新合作社运营模式 高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践行节能减碳,欧普照明携手行业客户共同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垃圾分类进社区,绿色生活新时尚
深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分流收运利用+全量焚烧处置”模式
创新举措见实效 绿色生活入人心——黄埔区鱼珠街多维度推进垃圾分类新实践
全面统筹谋划固体废物管理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承德市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共享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