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虚拟电厂运营新规落地:首推全流程认证与动态评级机制
与同行交流,互相学习最新的认证动态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职业技能认证#
4月30日,《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首次系统明确虚拟电厂从“注册接入-能力认证-运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推动虚拟电厂健康运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与国内已有虚拟电厂管理规范相比,浙江版运营细则有诸多创新亮点。在可调能力认证方面,提出“AI+虚拟电厂”的运营理念,运用人工智能模型,推出了“大数据+实测”可调能力曲线认证方法,形成虚拟电厂分时间尺度可调能力曲线,解决传统认证能力虚高、时效不足问题。在虚拟电厂运行管理和评价方面,建立了等级评定机制,推出虚拟电厂数字能力证书,激励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和响应效率。在主体行为和保供责任方面,明确虚拟电厂参与各类市场的行为准则,不得以同一调节行为重复获取市场收益,同时虚拟电厂需承担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的底线义务。
虚拟电厂是具有鲜明新型电力系统特征的新型电力运行组织模式,可有效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有利于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确立的三个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之一,国网浙江电力先试先行,积极探索第三方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为虚拟电厂良性发展寻找稳定土壤。《2024年浙江省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充电桩、用户侧储能、自备电厂等离散资源纳入虚拟电厂1.0建设范围。在用电紧张期间,供电公司组织灵活资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电力保供中发挥实效。畅通第三方辅助服务业务咨询、申诉渠道,实现业务全线上流转,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用户体验。
截至2024年底,浙江虚拟电厂已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及充电桩等资源,总接入规模达280万千瓦。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累计交易次数已达削峰45天、填谷23天,累计交易电量1355万千瓦时,有效支撑电网供需平衡。
“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下,浙江虚拟电厂正从‘试验示范’迈向‘规模应用’,为全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贡献创新实践。”国网浙江电力营销部副主任王辉东表示,该公司后续将推动《细则》全面落地,优化等级评定与激励机制,力争2025年迎峰度夏前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100万千瓦。此外,深化与第三方独立主体合作,拓展虚拟电厂在绿电交易、碳市场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为电网安全与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网址:浙江虚拟电厂运营新规落地:首推全流程认证与动态评级机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9052
相关内容
国家能源集团浙江虚拟电厂引领电力革新潮流“电力+算力”创新!来看央视镜头下的浙达能源虚拟电厂如何推动能源高效利用
计及碳交易和需求响应的虚拟电厂低碳经济运行分析
SHEIN持续推进全流程绿色减碳,4家仓储物流园获“零废工厂”认证
安科瑞虚拟电厂微电网系统,能源管理新篇章!
虚拟现实前沿:虚拟人与元宇宙
AI虚拟助理:运营商的新宠儿
led吊灯能效标签认证 浙江面板灯LED筒灯ERP认证费用多少
电管家打造虚拟电厂“由虚转实”能效引擎
新质造丨电管家打造虚拟电厂“由虚转实”的能效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