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Q1 AI 产品流量报告:国外 ChatGPT 霸榜,国内教育 AI 破局
AI翻译产品助力跨国交流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新闻#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 AI 产品的流量与用户行为趋势再度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根据非凡产研最新发布的《2025 Q1 全球 AI 产品流量报告》,本次统计以月访问量超过 1 万的 AI 产品为基础样本,全面梳理并分析了全球 TOP30、国内 TOP30、以及出海 TOP30 AI 产品在访问量、下载量、独立访客、APP 收入、访问时长等关键维度的表现。
该报告聚焦于市场中最具活跃度与用户基础的产品,力图揭示 AI 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格局、用户偏好与产品演进路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类 AI 工具在本季度表现极为亮眼,成为访问量和下载量增长的主力军,全面反映出 AI 在教学、学习、写作、答疑等多场景中迅速渗透并重塑教育生态。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全球规模以上的 WEB 端 AI 产品总数达 1894 个,产品数量基本趋于稳定。在这一基础上,全球AI APP产品的单季度下载量高达 22.53 亿次,同比增长超 54%,WEB 端访问量更是高达 361.67 亿次,同比上涨 75.80%,显示出 AI 技术正在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用户对 AI 产品的月内购消费总额已突破 4 亿美元,3 月单月达到 4.46 亿美元,凸显出 AI 产品的商业化潜力已步入爆发期。
在平台层面,ChatGPT 依旧是当之无愧的流量王者:其 WEB 端 3 月独立访客数达 3.70 亿人,APP 端月活跃用户数更高达 4.36 亿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遥遥领先全球其他 AI 产品。
在全球 AI 市场呈现头部垄断格局的同时,中国 AI 产品正以强劲的增长势头打破原有竞争态势:2025 年 3 月,月访问量超 1 万的中国 WEB 端 AI 产品数量达 383 款,创历史新高。其中出海产品达 164 款,反映出中国 AI 企业不仅在本土市场持续拓展,也正加速进入全球竞争格局,尤其是在工具、教育与创作类产品赛道上表现尤为突出。
全球AI WEB TOP 30 访问量分析
在教育场景中,海外 AI 工具正通过功能创新重塑学习模式,从单一工具属性向个性化伴学体验转型,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学习流程的生态体系。以 Perplexity、Claude、Character.AI 为代表的海外教育类 AI 工具,在功能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搜索或问答系统。Perplexity 结合 AI 搜索与参考资料输出,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框架;Claude 则提供类 ChatGPT 对话式辅助,适用于写作、理解、复习等多种场景;而 Character.AI 所创造的虚拟角色交互功能,也被部分用户用于语言学习或沉浸式历史教育。这些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从「工具」走向「伴学」,提升了学习的个性化与互动性。
除了功能创新的核心伴学工具,一系列辅助类 AI 产品也在不同学习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构建起完整的AI教育支持系统。Quillbot 和 Grammarly 分别在改写、文献整理和语法纠错等写作环节深受欢迎,Google AI Studio 面向开发者提供实验平台,而 Quizizz、Gamma 等则聚焦课堂展示与团队协作,形成了涵盖写作、展示、互动、建模等多个学习环节的AI支持系统。
在国内 AI 产品访问量排名中,来自海外的教育应用 Photomath 以超 517 万人次成功跻身前十,显示出其在中小学数学学习场景中的强劲竞争力。其核心优势在于精准拍题解析与清晰的分步讲解,帮助学生在没有外力干预下也能逐步理解解题思路。同时,其清爽界面和无广告干扰体验,极大满足了当下用户对高效、纯净学习环境的追求。
Photomath 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有效运用。相比国内部分教育 App 过度商业化与功能堆砌,Photomath 凭借 Google 背景技术信任感与社交平台传播(如抖音、小红书)迅速打入中国市场,成为教育AI出海范例之一。
在 2025 年 3 月国内 AI 应用下载榜中,教育类 AI 工具表现亮眼,显示出学习场景对生成式 AI 的旺盛需求。其中,字节跳动推出的「豆包」凭借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任务执行能力,在写作生成、题目讲解、语文数学答疑等方面表现突出,跃居下载榜第二位。豆包不仅服务于泛用户的日常对话需求,也通过「豆包爱学」深入 K12 市场,快速成为学生群体的学习助手。
除了综合型 AI 助手的崛起,同样受到学生欢迎的还有「Kimi」和「智谱清言」等 AI 助手,它们在长文理解、论文结构梳理、代码解释等高阶教育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成为大学生和研究群体在备考、写作和科研过程中的有力辅助工具。而传统的作业类工具如「作业精灵」,正在通过 AI 语义分析和个性化答疑能力完成自我升级,以增强对复杂题型的处理能力,从而与以 Photomath 为代表的国际竞品竞争。
这些产品的成功,本质上是对不同用户需求精准定位的结果。在 APP 下载榜中,阿里通义、作业帮和小猿口算作为代表性教育相关产品,均稳居 TOP30 之列,展现出各自针对不同年龄段与学习场景的差异化价值。阿里通义作为阿里巴巴自研大模型的核心应用之一,尽管排名中游,但其面向高校及职场人群的长文本处理、写作辅助、代码生成等能力,已逐步渗透到大学生与研究者的学习任务中。其通用大模型「通义千问」支持 PPT 生成、语音转写、学术润色等功能,使其在泛教育场景中具备高适应性。
相比之下,作业帮作为传统 K12 教育巨头,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教辅资源,占据榜单前段位置。在原有拍照搜题的基础上,作业帮正加快AI转型,推出AI老师、语音讲题和作文批改等智能教学服务。尽管产品结构稍显复杂、广告偏多,但凭借品牌积累,依然保持在学生和家长中的高频使用地位。
而专注小学数学训练的小猿口算,则以「拍照秒批改」这一刚需功能深耕低龄学习市场。虽然其下载量相较于豆包、deepseek 等通用 AI 助手略低,但在细分口算场景中具有极强粘性,尤其受到家长用户群的高度认可。
结合图表来看,三款应用分别以不同策略切入教育 AI 市场:阿里通义代表通用模型对高阶教育的渗透,作业帮则体现传统教育平台在 AI 浪潮中的转型路径,小猿口算则凭借高频率、刚需型使用场景在垂直市场中稳定输出。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 AI 生态中从低龄到成人、从基础题解到学术创作的完整覆盖,反映出AI正日益成为「全龄段」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者。
在榜单中,阿里通义、作业帮和小猿口算分别展现了教育 AI 产品在不同用户群体中的布局策略。阿里通义依托大模型「通义千问」,通过写作辅助、 PPT 生成、学术润色等功能渗透高校与职场市场;作业帮则利用自身在 K12 市场的庞大流量,快速接入 AI 老师、语音讲题、作文批改等功能,打造 AI 化教辅矩阵;而小猿口算则牢牢扎根于小学数学练习场景,通过「拍照秒批改」等核心功能保持家长用户群的高度活跃度。三款产品分别代表了通用大模型向高阶教育渗透的路径、传统平台的AI化转型路径,以及细分场景的深耕路径,合力构建起从儿童到职场、从题解到研究的全景式教育AI生态。
综上所述,2025 年 Q1 的 AI 教育产品发展呈现出精细分工、情境化陪伴、本地化传播与垂直整合四大趋势。AI 工具正从单一功能型产品转向全流程学习伙伴,从辅助作业走向深度参与教育内容的组织与表达。不论是 Photomath 借助社交平台打入中国市场,还是豆包、Kimi 等本土产品在内容理解与生成上的快速演化,AI 正逐步渗透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可以预见,AI在教育中的角色将不断升级,从工具变为真正的「认知同伴」,陪伴用户完成从知识输入到思维建构的全过程。
5 月 14 日,一场聚焦 「AI + 教育出海」 的行业盛会即将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基地拉开帷幕,让我们一同探寻教育出海的无限可能。
网址:2025 Q1 AI 产品流量报告:国外 ChatGPT 霸榜,国内教育 AI 破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0005
相关内容
从小霸王到AI学习机:中国教育硬件30年进化图谱联想 AI PC 荣登中国 AI 产品创新榜重塑 PC 打造“个人 AI 助理”新体验
豆神教育窦昕不断布局AI软硬件,带来AI赋能教育新范式
学而思学习机亮相CES 2025获奖 “AI+教育”探索获国际认可
CES 2025前瞻,看AI继续“霸屏”,创新产品如何“破圈”
[开源证券]:社会服务行业周报:10月潮玩多品类延续景气,全球大厂争先布局AI教育
弘成教育:智能涌现、拥抱未来,AI+教育新探索
中国十大ai工具排行榜
Chatgpt掘金之旅—有爱AI商业实战篇
网经社:《2024年Q1中国数字生活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