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游:在文华公园细看再生艺术的生之颂

发布时间:2025-05-08 02:03

城市公园的艺术雕塑是城市生活艺术的体现之一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社区生活艺术#

城市漫游:在文华公园细看再生艺术的生之颂

如果你手上有一堆枯枝,你会把它丢掉,还是做成艺术品呢?

在禅城区文华公园电视塔下有着几个神奇的艺术装置,它们从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中萌发,是“再生艺术”中焕发新活力的《萌芽》。

今期《精致生活》

钟主任带大家来到

禅城区文华公园的电视塔下

看看艺术家如何利用废弃物的

美感视觉、冲击效果

唤醒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

废弃物中的《萌芽》?

园林废弃物中的独特美感

大众认知里,园林绿植是生命力的象征,从中诞生的园林废弃物可能只是失去生命力的物体,少有人关注和重视。

然而通过艺术创作,园林废弃物能展示出不同的美感和色彩。

“实际上,它们是被忽视的资源,在特定的土壤和空间环境中,能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活力。我将本次作品的设计主题命名为《萌芽》。通过形象的艺术表达,希望能让大家看到园林废弃物所蕴含的生命力。”

——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

“再生艺术”项目公益导师 谢家乐

装置C位的正方体有6米高

谢老师故意将枯枝木头内部原生态的姿态保留下来,让人可以一探其中的生机。

透过正方体中间镂空的位置,能看到蓝天白云,看到耀眼阳光,也正是透露着废物利用的其中一个可能性——转化为一种向阳而生的美感。

《萌芽》的原材料选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高约六米的艺术装置由众多的根须、朽木组合而成,顶端上的太阳能充电板为晚上提供照明,装置的介绍立牌也由 废弃枯木组成。

安插在装置顶部的太阳能充电板,在不影响整体美观的前提下为装置提供照明。

展示立牌也是用园林废弃物搭建而成。

普遍认知中,艺术创作是一种高耗能的行为,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撤展等环节会产生不少废弃物。《萌芽》则通过废弃物再利用,提醒大家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实践中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

从无生命的废弃物中产生循环利用的价值,这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萌芽”。

“再生艺术”的意义

如何为环保出一份力?

本次的作品《萌芽》是“再生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

作为公益活动,“再生艺术”得到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指导和支持,社会各界也参与了装置原材料收集、分类及储存等等,同时还有学生、路过的市民等群众参与支持,整个过程大部分人都是以志愿形式参与作品创作。

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共同创作《萌芽》。

装置展出首日送出的小手工纪念品,同样由废弃的木头组成。

一直以来,佛山推动“无废城市”的创建。塑料瓶的循环利用、落叶树枝的循环利用等举动都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食材废弃物和塑料废弃物可以组成资源循环,平时青菜处理时会剩下一个菜头,然而菜头泡在水里是可以出根的,再种回去装泥土的塑料瓶即可,塑料瓶稍作加工,即可做到无需浇水,第一个塑料瓶穿孔,孔里穿插纱布塞住孔洞,放泥土,纱布连着另外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即可。”

——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

副秘书长 招苑雯

资源循环利用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词语,大家花点心思,理解环保低碳的重要性,坚持日常践行就是对生态环境很大的贡献。

万物从未消失,一切皆可再生。

来源:《精致生活》

网址:城市漫游:在文华公园细看再生艺术的生之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0113

相关内容

城市漫步,感知生活之美
多样艺术空间 丰富文化生活(艺术为城市添彩)
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森林与艺术相交织的多维公园
龙湾计划打造“城市艺术公园”
“在窄与窄之间”公共艺术展开幕,南头古城开启城市创意探索
广州深度放松之旅,探索宁静生活艺术
园林科普丨垃圾变宝藏:公园里的创意再生艺术 重庆风景园林网 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
南头古城菜市场艺术漫游计划开启
日坛公园春季游园会:艺术与自然的交响诗
【广州旅行日记】:诗意画卷中的羊城新貌,探寻城市生活与诗歌的交织之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