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39年的安徽,摄影师镜头下的平民生活,写满了岁月沧桑

发布时间:2025-05-08 03:29

老年人摄影可尝试黑白风格,凸显岁月的沧桑之美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摄影# #老年人摄影#

有些人说回忆是一张老照片,尽管变黄、褪色,仍然记录这过去的诸多。记录青春美好,却已不再;记录红颜漂亮,却已衰老;看见这张老照片,有过流泪,有过惆怅,有过微微一笑,寂然凝视着,青春不再,红颜不会再,旧事已衰老。有泪落下来,有语无从说,无从说,却很真实。

一组拍摄于1939年的安徽国内各地的历史日常日常生活旧照片,真实记录了昔日安徽滁州、蚌埠、砀山县等地的珍贵历史景观园林面貌和一般群众的社会经济发展景象。

这类照片拍照的时长,正逢日寇强占安徽普通百姓遭受浪费之时。一张张久远的历史旧影里,是斑斑驳驳街道沧桑阡陌真实的证实。光阴荏苒,八十多年的岁月转变,昔日的景象早已经改变了模样,这类留在记忆里的往事,变为当地不可磨灭的历史。

图为1939年的滁县(滁州)普通百姓。滁州历史悠久,文化创意底蕴深厚,最初因滁河而而得名,数千年来,滁州依滁河为此,为长江下游临江靠海的“鱼米乡”。昔日的滁州街道集市景象,地面两边是十分常见的客家建筑面貌。

滁州古为吴头楚尾,六朝时为京畿的地区,吴风楚韵,人杰地灵,这儿从古至今就会出现“金陵锁钥、江准保证”之称和“形兼吴楚、气越淮阳菜”之誉。

图为1930年代末的滁州街头的青少年儿童。

从古至今,这片土地人才辈出,先后孕育了三国名将鲁肃,明朝开国君王朱元璋,明朝开国元老徐达,明代抗倭英雄关宁铁骑,《儒林外史》原创者、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清代全椒吴氏“一门两鼎甲、三代六秀才”等诸多历史知名人物。

图为三十年代末的滁州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昔日文德桥的北侧,系明万历年间知州丁士奇捐俸集资款建造。塔旁为两层木制文昌阁,以后变为鸿逵私塾学堂,文峰塔本是七层六角亭台楼榭木结构建筑,塔门西面,塔底须弥座,塔上置汉白玉锥形塔刹,文峰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早已修补重建。昔日滁州县上郊外的村野面貌,蜿蜒起伏的溪流上,一座名胜古迹横架北方和南方。

图为站在城外边远眺滁州古城的历史景象。

图为1939年的蚌埠古城青年街的街头景象。蚌埠,别称珠城,据有关史料记载,蚌埠“古乃采珠的地区”,拥有“天然珍珠城”的称赞和“禹会诸侯王地,淮上明珠城”之称。蚌埠是黄河旅游造型艺术的起源地,拥有中华文化文字起源的发祥地之一——双墩文化创意。

照片为1939年的蚌埠旧影。1911年津浦铁路蚌埠黄河桥和蚌埠客运站竣工,交通便利使这里商业更加强盛,以客运站为关键的大河龙洲湾渐渐地变为蚌埠最繁荣的地区。

网址:老照片:1939年的安徽,摄影师镜头下的平民生活,写满了岁月沧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0405

相关内容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人生沧桑,往事如烟。
生活充实有趣,不惧岁月沧桑
镜头凝萃生活的精华,画面书写岁月华章
老物件摄影(老夏摄影)
摄影大师郎静山的艺术摄影作品赏析
《老照片》20年记录中国巨变,国民相册里有你我!
油画重现广州百年沧桑
研学摄影与摄影研学——通过镜头了解世界的真相
【世界微笑日】成都青年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医院里的幸福瞬间
提起《生活》杂志的元老级摄影师Carl Mydans(卡尔·迈登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