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风采”系列报道
学会使用驻车辅助系统,如自动驻车、坡道起步辅助等,提高停车便利性。 #生活技巧# #驾驶技巧# #汽车驾驶姿势#
在铁岭的广袤乡村大地上,活跃着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告别城市的繁华,奔赴基层一线,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接续奋斗、埋头苦干,努力干出新业绩、作出新贡献,用岁月时光书写出新的篇章。他们就是驻村第一书记,是村民眼中的“贴心人”,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产业赋能点燃乡村发展新引擎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为了让乡村产业“旺”起来,第一书记们各显神通。铁岭县腰堡镇荣家屯村第一书记张庆涛,一心想让村子摘掉“穷帽子”,戴上“富帽子”,结合村里原有的水稻、紫苏、鲜食玉米产业基础,锚定打造“亿元特色产业村”。他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构建起“支部领航、产业筑基、富民强村”的发展格局。
农产品销售是关键一环,张庆涛亲自带队开展直播带货助农。他站在镜头前略显羞涩,但一介绍起村里的水稻、紫苏、鲜食玉米,就变得滔滔不绝。通过多个平台,实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5万余元。他还组织拍摄宣传视频,凭借独特的乡村风情和优质农产品,获得了8万次曝光量,让荣家屯村的农产品声名远扬。

铁岭县腰堡镇荣家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庆涛(左)去鲜食玉米生产企业调研
不仅如此,张庆涛积极争取并利用好1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与昌兴合作社合作升级鲜食玉米加工车间。为了让产品走出国门,他带领团队努力取得出口备案资质,还组建专业直播团队,拓宽销售渠道。这一系列举措,让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增幅达28%。如今的荣家屯村,年实现水稻、紫苏、鲜食玉米综合产值近4000万元,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典范。
驻村工作,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依托调兵山市大明镇水稻产业联合党委平台,团结村第一书记刘硕积极探索科技兴农之路。他联合辽宁省农科院专家开展水稻高产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辽粳香010”。为了让村民接受新品种,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带着村民到试验田实地查看。在他的努力下,新品种水稻亩产提升了15%,实实在在增加了村民收入。
调兵山市大明镇第一书记刘硕(左)参加直播带货活动
刘硕紧跟时代潮流,打造了105亩智慧水稻认养项目。他在稻田里安装24小时监控系统,客户通过APP就能实时查看稻苗长势。这一创新举措吸引了众多城市消费者,村里的“高丽丝”品牌大米因此远销北上广,销量突破255吨。刘硕还深挖村里朝鲜族文化特色,策划“插秧节”农文旅推介活动,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20余万元。目前,在他和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团结村村民人均收入增长35%,村集体经济连续两年净收入10万元以上,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三产融合”的致富新路。

驻村第一书记们始终把村民的幸福生活放在心上,努力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原市林丰乡魏家村第一书记卢赢,以党建为引领,积极为村民办实事。为了改善村部办公条件,他协调派出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筹措帮扶资金4000余元,购置办公用品、国旗及党建展示板。又协调多方投入1.2万元,完成村部600平方米墙面与屋顶翻新,让党员们有了更好的学习和活动场所。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卢赢创新推行“党员包片责任制”,把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责任区,每位党员认领“责任田”,包路段、包河道、包公共区域。他带头组建“党员突击队”,利用周末和农闲时间开展“红色星期五·环境整治日”活动。在整治公路沿线时,他和党员们一起修剪300余株风景树,种植景观花草、补植100株树木,清理2处生活垃圾点和4处河道垃圾,并协调派出单位给村里安装了128盏节能路灯。如今的魏家村,绿意盎然、村容整洁,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开原市林丰乡魏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卢赢(左)视察环境整治成果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昌图县长发镇三合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紧密配合,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在防汛防灾工作中,他们协调实施多项工程,争取20余万元资金,提标改造苇子排站排水设施、加固挡水民堤2640延长米。2024年汛期,成功保障448户165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5000余亩农田,实现平安度汛。
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驻村工作队申请50万元财政资金,提质升级村级整体办公环境,修缮村部广场及文化广场,配优户外运动器材,还协调260万元专项资金治理侵蚀沟,目前部分资金已到账并投入前期治理工作,治理完成后将有效控制面积达1400余亩,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此外,他们协调新打60米高标准水井、增加“一事一议”4.7公里修路项目,解决了群众“用水难”“出行难”问题。同时,着力推进农村“三资”清查,收回村集体资金专户558610元,守好村集体“家底”,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安心。

昌图县长发镇三合村驻村工作队查看“三资”清理台账

在乡村治理中,第一书记们勇于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西丰县西丰镇东昌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宏宇到村后结合村里实际精准施策,统筹资源破解乡村发展瓶颈。

西丰县西丰镇东昌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韦宏宇在樱桃大棚调研
为点亮乡村夜经济,韦宏宇协调辽商总会投入12万元,一周内完成全村121盏路灯更新。他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基建规划,争取73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河道治理、道路修缮等重点工程,为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韦宏宇联动市工商联开展“达人探店”精准引流,让小东沟景区夏秋旺季客流量显著提升,成为市县干部培训观摩点。他还引进了辽宁健云医疗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盘活村里鹿场沟老旧资产,计划联合高校共建鹿产品研发中心,激活闲置鹿场、柞蚕场资源。
面对乡村产业发展困境,韦宏宇联合27名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发起成立西丰县第一书记产业发展技术指导联盟。以“资源共享、技术共研、品牌共创”为宗旨,聚焦柞蚕、鹿业、中药材等县域特色产业,建立跨村产业协作机制,推动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电商营销等六大服务体系建设,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为全县60余名柞蚕养殖户传授技术。韦宏宇表示,随着一项项举措落地实施,东昌村正朝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各类欠款问题制约了乡村的发展步伐。银州区龙山乡英城子村第一书记郭森,充分发挥经侦干警的专业优势,依托公安大数据资源,对村级账目进行穿透式分析,仔细清查村里的欠款情况。他将每一笔欠款的形成缘由、欠款主体、金额和时间都摸得清清楚楚,制定分类沟通协商和法律途径并进的解决策略。

银州区龙山乡英城子村第一书记郭森(左二)和专业律师商讨追缴款项事宜
在追缴欠款过程中,郭森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毫不退缩,成功收回欠款共计65.36万元,还追回被某企业侵占多年的12亩土地,为村集体赢得了财富资源。
在清河区红旗街道后马村,第一书记孙建波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上,经过深入调研后,他发现种植地瓜经济效益较高,便自费购买1200余株多品类地瓜苗,建立起地瓜种植试验田。经过筛选,确定西瓜红地瓜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在他的推动下,村民成立了后马村薯利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孙建波积极拓展地瓜销售渠道,参加直播带货培训,通过铁岭市驻村第一书记电商联盟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还与沈阳建筑大学后勤服务集体签订寄售协议,在学校食堂设立了寄售窗口,通过多种渠道把后马村地瓜销售到全国各地。

清河区红旗街道后马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建波到地瓜合作社进行走访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袁海洋
编辑 ▏张诗卉 责任编辑 ▏姜国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驻村风采”系列报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2966
相关内容
巾帼展风采 花漾绽芳华|掌起镇开展系列活动庆祝妇女节恒洁木合金系列浴室柜评测 | 驻颜有术,防潮有道
大祥区城南街道:用心抓牢驻村帮扶 用情书写振兴篇章
“我是选调生我在村”系列观察②
《驻站》:人民利益常驻心中
驻余埠村工作队:乡村颜值“细打扮”,人居环境“再提升”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旅居云南|停驻古驿道,静享冲麦古村慢时光
《改革惠民生》系列报道:垃圾分类处理 建设美丽乡村
从战刀到菜刀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岳飞与漯河”系列之四
四川印发驻村帮扶10项重点任务清单 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沉在村里扎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