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在即,聊聊你所不知道的少儿花艺

发布时间:2025-05-10 13:02

如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聊聊天气吧。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化解尴尬#

六一儿童节在即,朋友圈儿里的少儿花艺、亲子沙龙活动多起来了,处处洋溢着童真可爱的气息。

少儿花艺看似很简单,从器皿到花材,都少了成人花艺的规矩和复杂的技巧,也许在有些人眼中,它只是一堂收费不低的趣味手工课。

然而,少儿花艺真的只是拿花草做手工那么简单吗?成人花艺设计中,所有能给予人心灵慰藉和滋养的元素,也可以一点一滴地改变插花的孩子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童春华,童芯少儿花艺创始人、池坊花道正一级教授。原本是花艺界名师,因为育有两个孩子,而潜心少儿花艺课程七年,培养了全国400多位少儿花艺的老师。听听她一路走来的感悟,你一定会从新看待少儿花艺。

少儿花艺的插花分类,从孩子认识世界的角度入手

“目前大家对少儿花艺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趣味性作品,但实际上在少儿花艺的体系架构中,它归于立体造型中的象形作品。此外还有草型、林型、草林组合、异型以及应用型。草、林的分类是依据自然界植物的造型特点,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转化。”童春华介绍,异型插花类似现代花艺设计,而花束、花环等归在应用造型里。

原本在东西方插花领域都颇有涉猎的童春华,强调打破成人插花理论的框架,并非是破坏,而是重新从孩子认识世界的角度去插花。举例来说,草型插花,童春华会让孩子们去观察:在自然界中,草就是这样一丛丛一簇簇地生长;而林型插花,讲的是物体跟物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交叉的,用“树林”的概念就非常形象化,谁没去过公园呢?这是一种表达方式的改变,以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去分类插花。

童春华强调,分类是便于老师们学习,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没有建立逻辑体系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课程中体验。

少儿花艺重在阶段性体验,而非强调课时

在童芯少儿花艺的课程设置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侧重点,比如四岁到六岁的阶段,重点学习的就是照顾植物、动作练习、固定方式、形状认知等。它没有课时的规定和限制,有的小朋友可能上十节课,有的可能上三十节课,因为他不断地在围绕他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在练习。光就认识植物这一项,大自然有那么多种类的植物,他可以源源不断地接触新的知识。

在记者看到的课件中,“一堂有趣的荷花课”,会从观察大自然中的荷花、荷叶、莲蓬入手,到讲解它们的植物学知识,到相关的绘画、诗词,最后到插花。

而到了七岁到九岁,孩子的动手能力会发生变化,技巧性的引入就会多一些,比如学习编织的技巧,还会注重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以植物为媒介,注重生命和情感的体验

和很多亲子课程一样,少儿花艺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美的感知力等方面,都成效显著,尤其是动手能力。

童春华说,她女儿从小插花,在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她可以自己查找网上视频去学做插花,缺配件的时候自己想办法解决。

童老师的女儿去年参加北京海淀区艺术节,用小刺猬的作品参加比赛,获得工艺类一等奖

而少儿花艺跟其他亲子课程最大的不同,是以花草植物为媒介,这就注定它在教育孩子认识自然、生命以及情感体验方面,有着不同一般的效果。

“在插花中,孩子们会发现,每一朵花都不一样,但同样都很美,他会学会接纳。”

“花艺最独特的地方,就是生命的体验。因为你用到的媒介是植物,它是有生命的。每一枝花,每一片叶子,你拿在手里,都要呵护,如果你用力大了,它就折了,如果你捏,花瓣就揉了。所以一定要温柔、小心,甚至你的呼吸都会放慢了。”童春华说。

当把插好的花拿回家,孩子们还会观察到它从花苞到逐渐开放,最后到凋谢的过程,这是一种完整的生命体验。而且会提醒他们:如果你更好地照顾它,它就会绽放得更久一点。

让童春华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教孩子们用秋天的麦子、谷子、小菊插花,把麦子的壳剥出来,给他们吃,他们觉得很香。有个很小的孩子跟哥哥一起插花,他非常专注,插着插着,他突然停下来,对她说,老师,那个麦子有声音!那一刻她非常感动,“一般孩子插花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安静的时间,但那一刻我还是觉得我的话多了,孩子们在专注地插花中,那种麦穗‘沙沙’的摩擦声,他都感受到了。”她对他说,对,有一首歌叫《风吹麦浪》,唱的就是这样的声音。

少儿花艺并非暴利项目,却前景广大

童春华说,她经常想,如果每个孩子在他的童年时期,都有一个与花共处的时光,哪怕只是几次,一定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在探索少儿花艺的过程中,她看到很多跨行的人重新去认识植物,跟植物建立真正的链接,她们通过少儿花艺打开自己,也把这样的一种感受去分享给孩子们,是让她感到最有价值的。

有很多花店业者,把少儿花艺课作为节假日活动的补充,也通过这一课程去服务客户,增强与客户之间的链接。同时,市场上可爱的趣味性花艺礼品也越来越多了,针对儿童的花礼市场是潜力很大的。

她坦陈,国内的少儿花艺还只是一个萌芽,这不是一个短期暴利项目,而是长期的儿童教育的一种。现在的孩子最大的压力其实来自于父母的焦虑,在花艺课上,孩子们可以通过与植物的相处,去释放一些潜在的压力,与植物做朋友让他们不再孤独,因为这个链接是不变的。

(本报记者霍丽洁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网址:儿童节在即,聊聊你所不知道的少儿花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0410

相关内容

聊聊日常生活中杀菌消毒的那些事儿
关于育儿心理,聊聊孩子的喂养问题
儿童花灯(探索儿童花灯的独特魅力)
真相在这里!一起聊聊电费突增那些事儿
手工花园制作 儿童手工花园制作
汽车保养时,顺便补个漆?聊聊补漆那些事儿
瞧这小窝儿:打造迷你儿童房的六个妙招
宅家不无聊指南,盘点那些在家可以做的事儿!
【防控知识】预防新冠,聊聊卫生间清洁消毒那些事儿~
修修补补抚人心 | 睡前聊一会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