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而食:二十四节气养生餐》
《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养生》:顺应自然,调养身心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养生秘籍#
图书介绍
【作者简介】
马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女医师学会抗衰老委员会委员。主编《低脂食谱》《病毒性肝炎药膳治疗》,参编二十余部书。创立“马莉厨房”品牌,逐步推出二十四节气美食、下午茶、轻食系列等。
【内容简介】
中医药和中国饮食“药食同源”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些意义非凡的食物,形成了中国人餐桌上*为独特的体系。尊重自然、遵循规律,根据二十四节气,挑选*适宜的食材,借助不同食物,顺应不同的食物性味,荤素搭配、五味调和、烹调有方,就能起到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食饮有节,食养五脏”,本书将祖先传承的食养学问引入生活,把正确的、健康的食养知识、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顺时而食,只因正确的时间,吃了正确的食物,亦能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
本书可以为读者在不同的节气里如何正确挑食材、如何顺时养生提供详细而有益的指导。
【前言】
古往今来,中医都很注重顺时养生,认为只有顺应节气变化,才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节气食疗养生是节气养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认为食物也具有四气五味的属性。食物虽然没有药物的偏性大、药性强,但人们若长期食用性味不当的食物,日积月累,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正确运用不同性能的食物,顺应气候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我们常说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在过去的年代,基本上可以做到因时因地而食,而随着交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如今食材丰富,其地域性、季节性却越来越模糊,指导人们如何按节气挑食材就更有必要了。
本书在传统节气养生的观点之上糅合了现代营养学膳食平衡的理论,并针对每个节气特点选择适宜的食材进行搭配,列举出七十二道节气食疗菜肴。这些菜肴都是由普通、易得的食材构成,且制作方法简单易学,具有健康、美味、简单的优点。同时,每道菜肴附有热量、三大生热营养素含量及中医功效评价,方便读者根据自身的体质及气候特点等因素来选择。例如在气候潮湿的孟夏时节,脾气虚弱,心阴不足又伴有心烦、食少乏力等症状的人,可以选择莲子茯苓糕这道糕点,既补益心脾、养阴安神,又健脾祛湿。在干燥的秋季,若出现肺虚、肺热、多痰等症状的人,我推荐杏仁润肺汤。因为秋燥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耗伤津液,因此秋季饮食宜多食汤羹类来促进身体产生更多的津液,这样才能有效除燥。这例汤中的杏仁有润肺除燥、补益肺气、止咳化痰的作用,对口干唇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都能有效缓解。
《黄帝内经》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指出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本书中每个节气都附有养生小贴士,依照中医四气调神理论,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提出养生指导意见,应季顺势养生。例如,立春时节,万物复苏,但乍暖还寒,还没到做剧烈运动的时候,此时推荐的运动方式为“广布于庭”,即迈大步且步幅和缓的一种散步方式。到了清明时节,天气逐渐转暖,自然界阳气升发得正好。此时则是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动”,所谓“动则养阳”。可选择外出郊游、放风筝、登山等稍大但不太剧烈的运动,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度,放松心情,达到吐纳春阳、舒展筋骨、疏发阳气的作用。
给家人最好的饭菜,是保障家人健康的关键所在。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大家解决在不同节气里如何挑食材的烦恼,为如何顺时养生提供一些帮助。
网址:《顺时而食:二十四节气养生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52420
相关内容
顺时而食:二十四节气养生餐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法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大...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大全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法【全本
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秘籍:必收的养生全解读!
顺时调和,风土相宜——二十四节气的饮食养生习俗
二十四节气顺时生活饮食法
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全攻略,收藏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