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一年级苏教版劳动技术下册教案02 拖 地
[教育] 小学一年级学生如何学习 #生活知识# #教育子女#
2024年小学一年级苏教版劳动技术下册教案02拖地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2024年小学一年级苏教版劳动技术下册教案02拖地设计意图《拖地》这一课旨在让小学一年级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重要性,掌握拖地的基本技巧,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拖把的结构,学会正确使用拖把,掌握清洁地面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同时,结合课本内容,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掌握拖地的基本步骤和要领;
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教学难点
①正确区分不同地面材质,选择合适的拖地方法;
②培养学生在拖地过程中注意细节,如角落和顽固污渍的处理。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实物拖把、清洁剂、水桶、毛巾;
2.课程平台:课本、多媒体教学设备;
3.信息化资源:相关教学视频、家务劳动教育动画;
4.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合作、实际操作、反馈评价。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就需要做很多家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项新的家务技能——拖地。通过拖地,我们能让地面变得更加干净,为我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课程内容探究
(1)认识拖把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拖把的结构。拖把主要由拖把头、拖把杆和连接部分组成。拖把头有不同的材质,如布料、胶棉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面。
(2)正确使用拖把
(3)不同地面的拖地方法
不同地面材质需要采用不同的拖地方法。例如,木地板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损伤地板;瓷砖地面可以使用稍微粗糙的拖把头,以去除污渍。
3.分组合作与实际操作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每组领取一套拖地工具,按照老师刚刚示范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拖把时要用力均匀,避免损坏地面;
(2)拖地时要注意顺序,从里向外,从角落到中央;
(3)遇到顽固污渍,可以适当用力,但不要过度摩擦;
(4)拖完地后,将拖把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4.反馈评价
操作完成后,请各组组长汇报本组的拖地成果。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评价,提出建议。老师也会对每个同学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课堂总结
6.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今天拖地学习的日记,记录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下次课,我们将分享彼此的日记,共同成长。知识点梳理1.家务劳动的意义
-了解家务劳动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认识到参与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
2.拖把的结构与种类
-掌握拖把的基本结构,包括拖把头、拖把杆和连接部分。
-了解不同材质的拖把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面。
3.正确使用拖把的方法
-学会正确握持拖把,保持身体平衡。
-掌握正确的拖地姿势和步伐,避免腰背受伤。
4.拖地技巧
-学习拖地的顺序,从房间内侧向外侧进行。
-掌握清洁不同地面(如木地板、瓷砖)的专用技巧和清洁剂选择。
-学会处理角落和顽固污渍的方法。
5.清洁剂的使用
-了解清洁剂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学会按比例稀释清洁剂,避免过量或过少。
-认识到正确使用清洁剂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拖地后的整理工作
-学会清洗拖把,保持拖把清洁和卫生。
-理解清洁完毕后,将物品归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安全与卫生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和环境卫生。
-了解在拖地时如何避免滑倒和摔伤。
8.家务劳动的分工与合作
-培养学生在家庭中参与家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会与家人沟通,合理分配家务,共同维护家庭环境。板书设计①重点知识点:
-拖把的结构与种类
-正确使用拖把的方法
-拖地技巧:顺序、不同地面的清洁方法
-清洁剂的正确使用
-拖地后的整理工作
②关键词:
-家务劳动
-清洁
-安全
-卫生
-合作
③重点句子:
-家务劳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正确使用拖把,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受伤。
-拖地要注意顺序,从内到外,角落不遗漏。
-合理使用清洁剂,保护环境。
-完成拖地后,记得清洗拖把,保持卫生。课后作业1.请描述拖把的基本结构和种类,并说明不同材质的拖把头适用于哪种地面。
答案:
拖把的基本结构包括拖把头、拖把杆和连接部分。拖把头有布料、胶棉等不同材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面。例如,布料拖把头适合木地板,而胶棉拖把头适合瓷砖或大理石地面。
2.请简述正确的拖地顺序和方法。
答案:
正确的拖地顺序是从房间的内侧向外侧进行,先拖角落再拖中央。拖地时,要保持身体平衡,用适当的力度均匀拖动拖把,确保地面清洁。
3.如果家里有木地板和瓷砖两种地面,你会如何选择清洁剂和拖把头?
答案:
对于木地板,我会选择温和的清洁剂,以免损伤地板表面,并使用布料拖把头;对于瓷砖地面,可以使用稍微粗糙一点的拖把头,并使用适合瓷砖的清洁剂。
4.请举例说明如何处理拖地时的顽固污渍。
答案:
遇到顽固污渍时,可以先在污渍处撒上少量清洁剂,稍作浸泡,然后用力按压拖把头,来回拖动几次,直到污渍被清除。
5.请描述拖地后的整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拖地后的整理工作包括清洗拖把,确保拖把头干净卫生,然后将拖把和清洁剂归位,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
补充和说明:
1.作业题型一:拖把结构及应用
-描述拖把的三个基本部分及其作用。
-列举至少三种不同材质的拖把头,并说明它们分别适合哪种地面。
2.作业题型二:拖地顺序与方法
-画图或文字描述正确的拖地顺序。
-解释为什么应该从内向外拖地,以及这样做的好处。
3.作业题型三:清洁剂与拖把头的选择
-编写一个选择清洁剂和拖把头的指南,包括对不同地面的建议。
-讨论如何根据地面材质选择合适的清洁剂,避免损坏地面。
4.作业题型四:处理顽固污渍
-描述处理顽固污渍的步骤,包括使用清洁剂的方法。
-分享一种你成功清除顽固污渍的经历,以及所使用的技巧。
5.作业题型五:拖地后的整理工作
-编写一份拖地后的整理工作清单。
-讨论为什么整理工作对保持家庭卫生很重要,以及它如何有助于家庭环境的维护。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践性教学:本节课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实际操作拖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一特色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好评。
2.生活化情境:将家务劳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在分组合作过程中,部分小组的配合不够默契,导致操作环节用时较长,影响了整体教学进度。
2.教学评价:在评价环节,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成果评价不够具体,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教学组织的问题,今后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小组合作的引导,提前进行分组培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针对教学评价的问题,我将细化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操作细节,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我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以下改进:
1.引入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家务劳动教育中,共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定期组织家务劳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拖地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了拖把的结构、正确使用拖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顽固污渍和拖地后的整理工作。通过实际操作,同学们掌握了拖地的基本步骤,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当堂检测:
1.请列举拖把的三个基本部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答案示例:拖把头(用于接触地面,清洁污渍)、拖把杆(用于握持,操控拖把)、连接部分(连接拖把头和拖把杆)。
2.请简述正确的拖地顺序。
答案示例:从房间内侧向外侧拖,先拖角落再拖中央。
3.如何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拖把头
网址:2024年小学一年级苏教版劳动技术下册教案02 拖 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5697
相关内容
闽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教案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专业技术教案浙教版.doc
第3课《家务劳动计划》(教案)苏科版劳动一年级上册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劳技教学反思日记.docx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自制收纳盒》(教案)四年级上册劳动苏科版
《清洗洗碗池》(教案)二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docx
2025浙教版小学劳动一年级下册项目三 集体劳动乐参与——教室打扫我出力《任务一 清洁地面》教学设计.docx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