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戏剧的生成策略
儿童素质教育中道德品质的养成策略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技巧# #儿童素质教育#
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方法、戏剧元素及戏剧技巧开展课程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让儿童在戏剧实践中自发性地探索问题、主动学习、获得发展。以戏剧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素质和能力,重视幼儿在参与戏剧活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与主动学习,儿童教育戏剧日渐成为幼儿园生成性课程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基于幼儿生活,创生“儿童教育戏剧”特色主题活动
儿童教育戏剧,既要关注文学、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戏剧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也要关注以儿童为主体的参与性、游戏性和教育性等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特点。其内容必须与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已有的生活经验相链接,为幼儿所熟悉的、亲身经历的或曾经见过的事情,故事编排则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并以幼儿生活中的发展需求或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目标为导向,创生儿童教育戏剧。
如,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午睡时存在入睡难、睡姿不对等问题。教师以绘本《小猫小猫睡觉吧》为蓝本和孩子一起讨论戏剧活动的开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幼儿创编戏剧故事,创生主题活动。“你喜欢演小猫吗?”“你还想扮演谁?”“怎样装扮才有意思?”“他们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怎样把活动室变成表演戏剧的舞台?”“可以做哪些不一样的事?”“要让好朋友看到你的进步,你想怎样做?”以追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在师幼互动中逐渐明确自己想要表演的戏剧角色,围绕“香香甜甜睡午觉”的教育目标,主动设想角色对话,开展“给小猫盖被子”“用彩虹伞做道具表演四仰八叉型、青蛙躺型、左右侧卧型等不同睡姿”“装扮星月夜午睡室”等活动,并通过戏剧表演展现自己在幼儿园午睡环节中的进步,让戏剧活动体现最大化的教育价值。
再如,在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之际,幼儿园邀请了环保志愿者来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孩子们开始收集垃圾分类的各种信息,并在班级区域活动中尝试自制分类垃圾桶,在幼儿园生活中体验垃圾分类。据此,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开展“垃圾分类”戏剧体验日活动,如在园内捡拾各种垃圾并放至分类垃圾箱,布置摊位推销自己制作的分类垃圾箱以及分类垃圾宣传画,表演垃圾分类情景剧等。在戏剧体验日这一天,孩子们穿着别具一格的戏剧服装,扮演自己喜欢的戏剧角色进入幼儿园生活,在与平时一样的生活流程中,演绎不一样的戏剧故事,体验戏剧化的幼儿园生活,享受戏剧表演仪式感带来的游戏快乐。
二、基于幼儿经验,创新“儿童教育戏剧”多元创编方式
儿童教育戏剧,与其他课程活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让孩子们以戏剧角色的身份开展戏剧化的多种活动。也因为如此,具有明确主题、以生活故事为基础的戏剧创编,更聚焦于某一具体认知目标的达成或某一具体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幼儿的探究思考、多元创意和合作分享。
(一)以明确的教育目的为前提,鼓励幼儿自主创编戏剧剧本
教育目的即教育目标,不管是目的在先还是素材在先,在创作之初,总是先要确定所创戏剧的教育目的。如,在大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课上发言先举手和说话要完整的习惯,教师以故事《动物王国开大会》为蓝本和幼儿一起创编戏剧,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扮演的动物,创意自己表演的内容。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表演各种动物随心所欲抢着发言的混乱场景,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怎样让开会现场变得有秩序”,并把这个交流过程编进戏剧中,最后表演“要发言先举手、依次发言”的情景,以旁白的方式进行总结:“小动物们学会了发言先举手,依次说话,把话说完整,大家发出的声音好听极了,就像一首美妙的有节奏的歌谣。”
(二)以预设的戏剧剧本为支架,引导幼儿自主创意表演形式
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根据剧本内容创意角色对话、动作表演、音乐和舞蹈等不同的表演形式。如,在习惯养成戏剧《动物王国开大会》中,教师旁白:“今天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讨论周末聚会吃什么。小动物们蹦蹦跳跳地来到会场。”幼儿在旁白的提示下纷纷以自己扮演的动物角色的动作上场,还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跳开场舞,最后围成圆圈开始开会。教师继续旁白:“小动物们都想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它们抢着发出自己的叫声。”这时,孩子们抢着发出动物叫声,还根据不同动物喜欢的食物自己创编了角色对话:“汪汪汪!我要吃肉骨头!”“嘎嘎嘎,听我说,要吃小螺蛳!”甚至有几个孩子还站起来说话、挤到其他人前面说话等,表演出各种“抢着说话”的动作。
(三)以师幼互动的角色对话为引导,支持幼儿自主创新剧情发展
在戏剧表演中,教师扮演剧中某一角色,以角色身份和孩子互动,引导表演。例如,在情绪管理戏剧《找朋友》中,教师扮演爱发脾气的闹闹一角。
闹闹:朵朵,咱俩来玩拍手游戏吧。你愿意和我玩吗?
朵朵:我愿意。
闹闹:你拍一,我拍一……哎呀,你怎么总是做错啊!(生气状)我不跟你玩了。红红,咱俩玩!你愿意跟我玩吗?
红红:……
闹闹:你要是做错了,我也会很生气。你愿意和我玩吗?为什么?
教师扮演戏份比较多的角色,在问答式的角色对话中,引导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的孩子大胆表达,通过不同孩子所给出的不同回应,创新剧情发展。教师在与幼儿进行角色对话的过程中,要带着预判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表达,用“抛接球式”的对话支持幼儿的创意表演。
三、基于幼儿发展,创设“儿童教育戏剧”多种游戏情境
戏剧,产生于人对客观现实动作的模仿,有一种出自本能和天性的“表演”和“观看”的欲望。儿童教育戏剧,是孩子们沉浸其中、再现生活的一种游戏,也是一种带有强烈心理暗示、具有明确教育目标的练习。孩子们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演戏”中丰富各种经验、获得能力发展。
(一)戏剧角
戏剧角是孩子们进行自主创编、排演戏剧的地方。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剧外指导,帮助幼儿在表演时自主完成台词和动作。如情绪管理戏剧《找朋友》,在戏剧角内布置剧情提示图和表情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自由发挥,创造性地表演戏剧。教师还在戏剧角里预设了导演、化妆师、观众等不同角色,教师或能力强的孩子以“导演”的身份指导排练,对每一个参加表演的孩子提出改进建议。
(二)观众席
观众席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戏剧表演中。如,教师利用旁白身份,适时暂停表演,提出问题,请观众参与回答,台上台下互动,渲染表演气氛。在习惯养成戏剧《动物王国开大会》中,当小动物们同时发出各自的声音时,教师直接问观众:小朋友们,小动物们这样同时发言,你们能听清他们说了什么吗?再如,情绪管理戏剧《找朋友》中,教师扮演的闹闹直接与观众互动:“小朋友们,我自己看不到自己,你们告诉我,我发脾气的样子好看吗?你们愿意和发脾气的我交朋友吗?那我应该怎样做呢?”观众还可以运用点赞、送花等方式与演员互动,评选自己最喜爱的演员,或与演员互换角色,参与表演。
(三)道具区
道具区,是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角色装扮或戏剧情景设计的地方。如《动物王国开大会》中,他们用收集来的自然材料制作小树、花丛、草丛等森林布景,用各种美工材料装饰角色服装,还用羽毛、松果等制作各种动物头饰,用纸箱板、纸棒等制作角色所使用的道具……
把戏剧元素和方法作为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孩子在剧本创编、情境设置、角色扮演等过程中自主学习,儿童教育戏剧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自身经历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精彩纷呈的戏剧世界,获得了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传统文化创意儿童剧表演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编号:2021YB055)的研究成果。
来源:《山东教育》(幼教园地)
作者: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程明超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网址:儿童教育戏剧的生成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66879
相关内容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策略有哪些?均衡饮食戏剧应用于儿童营养教育之成效
发展儿童动手能力的教育策略.pptx
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策略
亲子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及策略探讨
儿童出行安全教育与策略.docx
探究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支持策略与实践.docx
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的核心策略
家庭暴力对儿童影响及教育疏导策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