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内城中村,上演“变形记”

发布时间:2025-05-14 21:18

沿海城市自驾环岛游:厦门-鼓浪屿-南普陀寺-厦门大学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自驾游路线#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26字,阅读需5分钟

1.厦门前埔城中村改造项目于2024年底正式启动,目前拆迁进展已完成95%以上。

2.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5.1万平方米,预计安置1772户、4408人。

3.前埔城中村拆迁后,将缓解岛内土地资源紧张局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4.此外,前埔片区城中村改造还将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

5.前埔村原住民黄雅香通过绘画记录城中村变化,成为研究城中村生态的重要样本。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5年3月17日,一位老人拄着杖站在拆迁工地上,看着一点点被拆掉的前埔城中村,显得非常平静。

站在福建厦门前埔村一栋废弃高楼的顶端,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混凝土粉尘扑面而来。透过薄雾,台湾省小金门岛影影绰绰地浮于海天交界处。前埔村与小金门的直线距离仅4500米,这道窄窄的海峡,既是地理的界限,也是历史的注脚。

图片

2025年4月2日,正处于拆迁中的前埔城中村。

1990年代,前埔村通过填海建设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后,推动了区域城市化进程。旧村子逐步演变为包含前埔南、北等多个社区的繁华地带。前埔村作为典型的城中村,自建房密集且租金亲民,是不少低收入群体在厦门落脚的首选。2024年底,前埔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落下拆除工作的“第一锤”,这个庞大的城中村,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逐渐瓦解,至今拆迁进展已经完成95%以上。

图片

2025年3月16日,前埔城中村的拆迁废墟。剧烈变化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图片

2025年4月22日,拆迁现场两台挖机好似啃噬着钢筋水泥的巨兽。

笔者走进前埔村拆迁工地现场,斑驳的墙体上红圈“拆”字异常醒目,眼前的景象虽然破败,但这种剧烈变化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据了解,前埔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5.1万平方米,预计安置1772户、4408人。作为厦门岛内核心区域(思明区)的典型城中村,前埔片区不仅建筑密度高、公共设施落后,还存在消防通道狭窄、卫生条件差、治安隐患等问题。前埔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不仅缓解了岛内土地资源紧张局面,释放了城市发展空间,也完善了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对于厦门岛东部片区功能大提升、产城融合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图片

2025年5月11日,前埔城中村拆迁工地堆放的钢筋,远处是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楼群。

图片

2025年5月10日,两位市民从前埔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围挡外经过。

41岁的前埔村原住民黄雅香形容自己是一个有乡愁的人。她是前埔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从小喜欢绘画,平时没事就喜欢用钢笔速写小区风貌。两年前,当前埔村的拆迁消息放出后,黄雅香就开始策划她的“前埔旧貌”画册。500多幅关于老房子、小巷、菜市场和市井生活的钢笔速写画在短视频平台化作动态影像,成为网友共同凭吊的数字乡愁,也意外成为研究城中村生态的重要样本。

图片

2025年4月23日,在前埔城中村一处待拆迁的房屋墙壁上,原住民黄雅香留下了一组卡通猫咪的涂鸦。

“这些墙上的涂鸦,是我给老邻居们的精神止痛贴。”指着尚未拆除的断壁上嬉戏的卡通猫咪,黄雅香解释这是她在城中村拆迁过渡期的特殊创作。

图片

2025年4月14日,一位前埔城中村居民从拆迁的工地中搬出一盆绿植。

图片

2025年4月19日,前埔城中村居民搬离后遗留下的家具以及毛绒玩具。

图片

2025年4月14日,一架颇具年代感的落地钟,被遗留在了前埔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拆迁废墟里。

狭窄的巷道曾是邻里交往的动脉,如今被瓦砾填塞,仅存几截电线在半空悬垂。一张缺腿的木桌斜倚在瓦砾中,桌面残留的油渍与划痕,记录着无数顿家常饭的烟火气;塑料小汽车半埋于砖块下,车轮仍指向村口的方向,隐喻着孩童被改变的童年轨迹;商铺的卷帘门上“清仓大甩卖”的褪色字迹与堆积的铝合金废料折射出小经营者面对变迁的焦虑与挣扎。个别尚未搬离的居民在残墙边晾晒衣物,晾衣绳与警戒线交错,构成荒诞的生活剧场。废墟上,一面是混凝土残骸与钢筋碎片的冰冷秩序,另一面是生活痕迹的温热残留,散落的各种生活物件成为沉默的见证者,这些碎影好似无声史诗。这些被镜头定格的城“逝”碎影,是对前埔城中村的一次纪念。试想,几年后当安置房拔地而起,现代商圈取代拥挤街巷时,这些影像将成为新旧时空的铰链。

图片

2025年4月23日,前埔村居民搬离后的房间,曾经热闹的城中村如今已基本见不到人影。

城中村不是城市发展的“伤疤”,而是工业文明的孵化器。这恰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微缩景观,在时代浪潮中完成文明形态的嬗变。当城市化列车高速前行时,正是这些错落交织的街巷,以低廉的生活成本托举起数百万产业工人、外卖骑手、个体商户的都市梦想。


厦门在城中村改造中开创的“共同缔造”模式,让原住民与新市民共商社区规划,既升级水电管网,又保留宗祠戏台。这种包容性更新印证了:真正的城市文明不应是冰冷的空间重组,而是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情感归属的温暖容器。让每个为城市发展注入汗水的人,都能在现代化进程中触摸到文明的温度。

愿这些碎影将“逝去”转化为“永恒”,让城与人的故事在镜头中重生。

图片

2025年3月19日,前埔城中村在拆迁过程中一些得以保留的文物,向人们展现着这片土地曾经的历史。

(厦门)柳涛 图文报道

责编 冯飞

网址:厦门岛内城中村,上演“变形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70104

相关内容

“厦门城市记忆展”回忆旧时光 找到厦门生活味
厦门十大自驾游必去景点 厦门十大自驾游路线 厦门自驾哪里好玩
城市向东! 厦门版“瓦尔登湖”刷新湖居生活新高度!
荒岛图书馆@厦门小渔岛打造二手书交流平台
厦门博物馆附近窗帘清洗门店
“只此青绿”发布!为高颜值厦门添彩!
新手小白必看!厦门四天三晚旅游超详细攻略,带你玩转鼓浪屿、集美村、厦门大学!
演出经济、文化IP和沉浸式生活体验……厦门旅游新引力加速释放
厦门端午旅游出行攻略 各景点打卡
厦门精华游攻略,厦门三天路线规划?三天带你走进海岛风情厦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