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非遗赋能“银发族”, 武汉轻工大学副教授康帆探索老年幸福“新密码”
《幸福密码》探索个人幸福路径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自助书籍#
当千年非遗遇见银发智慧,会碰撞出怎样的幸福火花?4月23日,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康帆受邀做客湖北之声《老年天地》节目,分享其团队在“非遗+养老”融合创新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开辟新路径。
康帆做客湖北之声《老年天地》节目
依托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培育项目“湖北健康生活与康居环境设计研究中心”平台,从事艺术设计教育二十余载的康帆副教授,在带领团队走访基层时敏锐发现:相较于城市丰富的文化供给,县域老人普遍面临活动单一和文化获得感不足的困境。同时,她关注到身边许多长辈退休后的生活比较单调,除了散步、下棋,缺乏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促使她带领团队开启“非遗活化与老年幸福”的课题攻关,探索如何以设计手段激活非遗资源,赋能县域老人精神世界,提升其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康帆指出:“县域老人既是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也是文化获得感缺失的易感群体。设计必须回应他们的真实需求,让非遗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为此,团队创新推出“非遗工坊”,将剪纸、汉绣等传统技艺进行“适老化改造”,开发出分层分类的课程模块。无论是初学者的“入门体验”,还是有技艺基础者的“技艺精进”,或是以陪伴休闲为主的“互动型课程”,都能满足不同身体状况与兴趣层次的老人参与需求。
康帆(左)指导团队成员进行云上非遗学习APP设计
面对数字化时代挑战,康帆团队搭建“云上非遗学习”平台,优化界面设计,降低技术门槛,帮助县域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学习,让传统文化焕发现代活力。
听众余华参与节目时介绍,她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退休后开始系统学习剪纸,已坚持了十余年。她说:“通过学习非遗技艺,让自己的养老生活更有文化气息,学习过程也是非遗传承的一部分,这也让我有了责任感、使命感,同时让我的晚年生活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77岁的韩峥是一名传统手工爱好者,她在参与节目时说,为了不间断地学习布艺堆绣,八年间,她跟随老师辗转武汉市四所老年大学。她说:“正如康教授所说,非遗确实能给老年朋友的晚年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当老师、同学夸赞你的作品时,感到特别有成就感;当非遗课程进高校受到各国留学生欢迎和追捧时,感到特别自豪;当自己由一名非遗项目的学习者变为传播者时,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康帆表示:“我们不仅是在教授一门技艺,更是让县域老人真正感受到,年岁增长不意味着被边缘化,而是拥有了更多传承与创造的可能。”目前,相关成果已被光明网报道,并纳入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的思政融入创新路径研究”,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范例。
未来,康帆团队将继续深耕“非遗+养老”融合数字化平台建设与课程开发,推动非遗成为县域老人精神生活的“日常陪伴者”,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美好愿景,让非遗点亮银发人生,赋予每一位老人独特的文化幸福感。
【媒体链接】
音频
湖北学习平台强国号: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922487002285256513&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hube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136526586c0a8223f000k&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4922487002285256513
网址:【媒体聚焦】非遗赋能“银发族”, 武汉轻工大学副教授康帆探索老年幸福“新密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1072
相关内容
幸福来自“家门口”,一起来看银龄“幸福密码”→解锁广西多民族聚居社区的“幸福密码”
主流媒体聚焦四川眉山环保 解锁乡村生活幸福密码
赋能“心”能量 解锁职工幸福“密码”
“不止是住,银发族更爱玩” | 周燕珉教授的老年建筑新研究
武汉居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眼 四大幸福密码解读
幸福密码——八大密码,让你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向幸福旅程进发 各地探索旅游业新动能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银发族”何以燃动乡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