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4-11-17 08:08

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监测室内空气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科技健康监测#

不知是否有这样的情形在你身边发生:当感觉到室内空气质量出现问题想要讨个说法时,应你的要求,检测人员对室内空气状况进行检测,不出一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的时间,检测报告就出现在面前。此时或许你会被检测人员高效的工作所折服,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高效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里面隐藏着一些不规范的操作,甚至是不准确的数据。近期,就如何规范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空气质量监测室副主任宋瑞金研究员。
据宋瑞金研究员介绍,作为监测室内空气污染物,在时间上不能是一个小时或几个小时。国家室内卫生标准严格规定了日平均污染物浓度需不折不扣地24小时全天进行监测,这一点绝不能含混不清。
另外,从检测方法上也必须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因为所出示的检测报告,若没有相应标准方法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废纸一张。当然,作为用户,若只是想了解所处室内环境的污染状况,而不需要检测报告,则就不必在乎是否是标准方法了,只要检测准确、方便、快捷即可。据宋瑞金研究员介绍,她们曾于1995年研制出一种扩散法被动式个体采样器,只有胸牌一样大小,可以放置于室内,其中含有浸泡过不同溶液的滤纸,吸收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包括甲醛、SO2、NO2、CO2、VOC(挥发性有机物)、NH3、CO),然后再拿回实验室进行检测,从而得出相应数据。这种采样器可免去因各种监测仪器放置于用户室内而给其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的弊端,且可以长时间不间断采样,保证了原始数据的科学性。据了解,这一方法正在申请行业标准,如果获批,那么在方便、快捷、准确的基础上要再加上一条:权威有效。
面对越来越大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市场,应该更加严格科学地进行管理,宋瑞金研究员透露:由监测室草拟的《室内空气卫生质量规范》已经上报卫生部,可望在近期出台。《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的污染物种类,采用的标准及检测方法,同时要规范检测者的行为,杜绝那种“用仪器报个数”的不规范检测作法。
众所周知,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国家标准允许采用仪器法进行测量。与化学方法相比,仪器法要更简单,特别是小巧的便携式仪器的推广使用,更增大了仪器在室内空气监测上的使用频率。
宋瑞金研究员对仪器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面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仪器的使用绝不应该是拿来就用,应该更规范,在严谨的质量保证下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仪器在投入使用前,以及使用一段时期后,必须要进行检测、校准,以排除一些非人为因素(特殊条件,例如温度、湿度等对仪器测量的限制)的影响。据了解,各地监测仪器校准都由相应计量部门进行。目前,国家除了对CO、CO2气体监测仪器进行强制校准外,还没有扩展至所有监测设备。
不过,宋瑞金研究员特别指出:在用仪器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时,用户若想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最好让检测部门出具仪器近期校准的凭证,这也是督促检测部门规范工作的有效方法。
截至目前,国内科研机构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的研究中,大多都处于“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基础上,而更深入的研究应向“与人体健康”相结合的方向转化。据宋瑞金研究员介绍,目前,科技部已立项对“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进行研究,包含两个课题:
其一为室内空气重点污染物健康危害评价解决意见,主要攻关集中在室内装饰污染,燃料燃烧污染,空气二次污染,三种污染类型相关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其二为室内空气重点污染物健康危害控制技术,包括如何建立典型的室内环境颗粒物及其有机物污染扩散的数学模型,提出最佳环境健康费用比的室内空气颗粒物、有机物的净化装置,降低室内空气二次污染等。
设立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室内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如何给出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及对人体危害的程度,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宋瑞金研究员对于如何减轻室内空气污染谈了两点看法:最有效地缓解方法是开窗、通风和杜绝污染源进入室内。特别是对于装修的材料、木质家具等在购买时尤其要慎重,例如某些木质材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使用酚醛树脂,不可避免地持续释放甲醛,时间甚至长达数年,所以购买具有相应污染物检测报告的材料及家具,是用户最佳的选择。

网址:专家谈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9674

相关内容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室内外空气质量监测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把关!
多参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全面监测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有哪些?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相关内容介绍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为什么需要VOCs监测?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有什么监测方法?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智能家居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