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的书评 (12)
技能培养指南12: 自我评估和反馈的重要性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技能培养指南#

诗画、物我、两相宜
《我的生活》,夏加尔把自传写的跳来跳去。两百余页的时光,完全是一首诗。如何在抽象的抒情与充足的事实之间寻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独一无二的夏加尔给了我很大启发。 作为画家,他十分擅于为情感与心绪塑造出一个生动的形象。譬如说“心纠得很紧很紧,就像土耳其脆饼那样... (展开)

我爱夏加尔
夏加尔的画里充满了回忆:小母牛、羊羔、挤奶人、提琴手、绿脸拉比、小镇教堂……他的回忆里则充满画意,不仅有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光影和颜色。每个人物都是一副肖像画,他记住了他们眼中泛着怎样的光泽,身体是怎样的线条,神态又有着怎样的层次。 阅读这种画家的传记会让我... (展开)

崎岖前半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觉得夏加尔的画很美,无关地域色彩,关于他想要表达的主题。像他所回忆道,摒弃仅存于人们习以为常的物质表面,那样的东西很快烟消云散。他不那么跟随超前的现代性,但他仍专注于将自己的兴趣深入事物的本质之中,这正是他独树一帜之处。他的天赋为自己驱动了许多机会和幸... (展开)

成为夏加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他对前半生三十多年的回顾。 极短而富有诗意的句子,充满了浪漫描述的少年时期。他装着想要成为艺术家的念头,一路从家乡维捷布斯克辗转彼得堡,闯入巴黎。然而首都不欢迎没有居住证的人,进入退而求其次的大学,为了得到工作去画商店的招牌,卑微的祈求富人资助。到了... (展开)

我的生活
俄罗斯绘画似乎除了列宾外几乎默默无闻,但进入二十世纪后,康定斯基和夏加尔横空出世(当然同时代文学音乐也是众星云集,被誉为“白银时代”),不仅享誉全球,甚至还开创了艺术流派,千年帝国的底蕴果然非凡。 夏加尔出身底层,又是犹太人,这在沙皇统治时期可真是太不幸了,... (展开)

忧郁的母牛
去年,看了个展“从塞尚到波洛克”,当时展览中最为昂贵的作品,就是夏加尔的《生日》,估价2亿元。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年-1985年),俄罗斯人,法国国籍,出身于犹太人家庭;作品深受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影响,介于其中,又独树一帜。 这本《我的... (展开)

你的颜色在跳舞
艺术家夏加尔的自传,写了一个画家人生的前三十年的生活,对艺术的思考。作为一个犹太人,夏加尔的艺术之路尤为曲折。我以为会在这本书中看到前半生的大起大落,完全没有。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自传,而是一个艺术家的自白,是一种意识流的写作方式。事件与事件之间,是略微... (展开)

夏加尔的前半生
“俄罗斯沙皇帝国也好,俄罗斯苏维埃国家也好,都不需要我。我对他们来说,是个无法理解的人,是个陌异的人。我敢肯定,伦勃朗会爱我的。”1922年,35岁的夏加尔在他的自传《我的生活》最后一页这样写道。当时的他已经因为各种政治因素住在了莫斯科郊外的战争孤儿落脚点马尔霍... (展开)

一首诗一样的故事
“我多么想把他们都移到我的画布上,将他们藏在那里。”——战争 “如同冬日的雪花:只要你轻轻出点气,它就会飞走。”——朋友 也许你的灵魂属于巴黎,俄罗斯永远无法理解 可是维捷布斯克、圣彼得堡、莫斯科,却又让你无法割舍 多少痛苦还有愤怒,那是一种多么纠结的苦楚 ... (展开)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作为一本旧书,今天也看不到这本书重印的可能,因为作为名画家,夏加尔的文字笔调并不优秀,也绝没有译者余中先先生所写的"如诗歌一般富有丰富的节奏感,读起来如同散文诗一样朗朗上口",我认为是一本糟糕透顶的书,也许是译文的问题,夏加尔原文的书写是意第绪语... (展开)

这个版本翻译的不好
我看了这本书,觉得这个版本翻译的不好,很多地方翻译的很别扭,极个别的地方不知所云,希望找有没有更好的版本。 但是夏加尔的文笔还是不错的,自由浪漫,文字犹如他的画面一样,让人感动。 对于了解夏加尔的生平,这本是还是相当不错的。 (展开)

真
夏加尔的这本自传很有意思,只是记载了他当时已经过完的有半生经历,却也让人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唯一只属于他的生活。 他的文字真实而自由,常常如老友般贴近胸前,又如画面留白般荡开,独留观着自想。 他的画儿小时候一见就被迷住,那些色块和身体自由扭曲着的走上半空的人体... (展开)
网址:我的生活的书评 (12)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2824
相关内容
简单断舍离生活的书评 (12)生活的哲学的书评 (68)
创意生活的剧评 (12)
平静的生活的书评 (44)
生活良方的书评 (38)
生活的艺术的5星书评 (52)
二手生活的书评 (18)
生活之道的书评 (39)
打理生活的书评 (14)
零浪费生活的书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