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无障碍内容.doc
无障碍住宅应有无障碍通道至户外活动区域 #生活技巧# #家居装修建议# #无障碍设计#
《住宅建筑无障碍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建筑无障碍内容.doc(3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住宅建筑无障碍内容 (分为:住宅建筑的发展和残疾人居住套房) 1.住宅建筑的发展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四大要素,可见住宅建筑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住宅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久远,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学习建筑住宅,但那时的生产力低下,住宅也仅只是树巢和洞穴,用以避风遮雨、抵御野兽的攻击。随着历史的发展,住宅建筑历经了数千年的社会变革,无论在设计技巧、施工方法、建筑材料、艺术风格及使用功能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宅建筑凝聚着人类的聪明智慧,同时也表现了建造时代的经济、文化、科学、生产的水平。时代赋予了住宅建筑深刻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
2、的经济建设,住宅建设也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解决住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情况下,国家不可能倾注足够的资金立即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目的,只能投入限额资金,力求增加建房的数量,以逐步改善住房紧缺的局面,因此解放初期营造的住宅大都忽视使用功能,多是些“住得下,分得开”的睡眠型房屋。甚至还有大量的简易楼群应运而生,这些楼群是有吃无拉的胡同串(有厨房、无厕所,大门一开厨房,卧房一连串),而那时缺房的人们以能分到一套居室即为最大的满足,当然不会存在追求使用功能的奢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内容日趋丰富多彩,再不能把住宅功能简单理解为仅供休息,睡眠的场所,
3、住宅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作为人的栖身之处外,它还是进行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社交活动的基地。同时对不同职业的人群它还是工作、科研和创作的辅助场所。 然而,住宅的功能远不止这些,还应从社会人口结构的组成来满足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的人群的特殊需要,这就涉及到社会上为数众多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对住宅的无障碍设施的特殊要求。 残疾人有平等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与健全人相比在家庭中停留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因此,如果只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实施无障碍,而对残疾人家庭的小环境不予考虑,这样就会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不可想像的困难,使他们因空间狭小或某些设施的障碍,而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势必给家庭和
4、社会造成负担。难怪居住在楼群中的残疾人说:我住在这里就像生活在监牢里一样,失去了行动自由。因此,建造残疾人的住房是有利于社会的好事。 无障碍住宅对于老年人同样迫切需要,我国的老年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勤奋一生,到了晚年离、退休后,他们理应有一个安全和方便的环境颐养天年。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章第三十条规定,“新建或者改造城镇公共设施、居民区和住宅,应当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与活动的配套设施。”这是我们的国家从法律上给予老年人居住权益的社会保障。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期对老年人的福利事业不可能有过多的投入,如大
5、量兴建各类不同档次的老年公寓、养老院等集中养老机构用房,况且这种养老方式会增加老年人及其家人的经济付出,因此,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养老仍提倡以家庭养老为主,而这与世界上普遍主张“让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在自己家里”的观点达到了共识。家庭养老模式也正迎合多数老年人愿与晚辈团聚的心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 愿与晚辈同在一套居室内共住,老年人愿有自己的住房,与子女能够比邻或较近距离居住,以便经常往来并得到子女的关照。如不具备分居的条件,则住宅设计决不能局限于几个居室的问题,还应考虑到二代人或三代人在生活习惯、娱乐方式、行动规律的差异。为此,如何满足老年人对无障碍住宅与日俱增的需求,
6、如何从住宅设施上发挥和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从使用功能上为多代同居者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这一系列的需求向全社会和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起步晚,无障碍住宅建筑也还没有按比例地列入计划项目进行兴建。但是,建设部于1989年颁布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随之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该“规范”的“实施细则”,为无障碍住宅建设提供了设计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低租住房和福利性分房制度都已结束,住宅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因此,住宅设计再不能停留在只考虑户型、进深、宽度及高度等简单的技术参数上
7、,房产开发部门也不能只满足于建造高级公寓楼、山庄别墅,而忽视了不同人口结构、不同经济层次的消费者对住宅的不同需求。 目前商品房出现滞销现象,广告攻势虽强劲,但未见多大成效,这情况值得开发部门认真思考。必须意识到,住宅是特殊的商品,上次性投入很大,甚至会用去家庭的全部积蓄,同时它又是耐用商品,建筑的使用寿命至少可达半个世纪,购买后不会再随意更换,因此消费者在购房时持慎重态度,尤其是有残疾人或老年人的家庭,对住房的使用功能、室内的各种设施是否安全、方便,成为这些购房者的首选条件。即使是暂时没有老年人的家庭,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时进住的青壮年人也会成为老年人。 由于我国有众多的残疾人存在,
8、同时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因此,无障碍住宅建筑的兴起势在必行,住宅的设计和房产开发部门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及早调整建房类型,适量开发无障碍环境的住宅和居住小区,这不仅造福于残疾人和老年人,同时也使房产开发事业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然会盈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此外,我国的住宅建筑是以多户型住宅的建筑群体为主,基于残疾人不愿与健全人分开居住的心理及老年人愿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心态。建议在多层和高层住宅楼内修建3%一5%的无障碍住宅(这里所说的残疾人是指拄拐杖和乘轮椅的肢体残疾人及视力残疾人),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的残疾人套房宜设在首层,以解决他们垂直交通的
9、困难,其中乘轮椅的残疾人套房则必须设在首层。老年人的居住套房则应设在三层以下。设有电梯的高层住宅建筑中残疾人、老年人套房的层数可不严格规定。 2.残疾人居住套房 有残疾人居住的多户住宅建筑,首先要满足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建筑入口应修建轮椅通行坡道,门厅及通道应通畅明亮,楼梯要方便残疾人使用,楼梯的形式、坡度、宽度要适宜,不能太陡和太窄,楼梯两侧都要设扶手。电梯要便于乘轮椅者及视残者的使用。公用设施中的垃圾道、公共通道的照明、消防柜、奶箱、信报箱等的位置和高度要为残疾人的使用提供便利。 多数残疾人在居室内停留的时间要比普通人长,因此残疾人的住房要选择良好的朝向,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
10、良好的通风,要保障分户的私密性和生活的方便,视线和声音要适当隔绝和不为外人所干扰。依据家庭人口组成的不同,安排好居室和共同团聚的活动空间,包括厨房、浴室、厕所及必要的储藏柜等,在使用和通达性方面要便捷、流畅、安全、实用。 (1)单元门入口 高层住宅和有残疾人居住的多层住宅建筑,在单元门入口除设有台阶外,另要修建宽120厘米的坡道出入口,如果不设台阶,则可适当加大坡道宽度,坡面需要平整但不能光滑。在坡道的两侧要设高85厘米的扶手,扶手的直径要易于抓握,在扶手的下方要有高50厘米的安全挡台。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多数乘轮椅者可以不需协助即可以越过坡道。陡坡的坡道不仅容易使乘轮椅者发生
11、危险,对拄拐杖及安有假肢者和老年人也不便使用。 1:12坡道的长度(水平长度)限定到9米,当地面的高差使坡道长度超过9米时,需要在坡道的中间部位设置深度不小于150厘米的平台,作为乘轮椅者的休息区间。这种两条形式的坡道可以为直线型的,也可以布置与休息平台成90度的L形,或轮椅在休息平台回转180度的折返形。当需要两条以上坡道时,坡道则以平台轮流换向方式处理。 单元门最好是自动门或平开门。在平开门把手的上方和下方建议设安全玻璃的观察窗和护门板,在门扇另一面设关门拉手。为便于弱视者或盲人使用,在单元门内外铺设提示盲道,以与周围的地面有所区别,使脚底有感觉来提醒注意。 单元门的内外要有
12、不小于 150厘米 X 150厘米供乘轮椅者和拄拐杖者通行与回旋的面积。在门的外部要有相应大的雨罩,在门内部公共走道的光线要明亮,要有足够的宽度使乘轮椅者和拄拐杖者双向通行。 (2)户门、门厅、通道 残疾人居住套房的人口位置建议设在公共走道通行最便捷和光线最明亮的地段,在户门外要有不小于 150厘米 X 150厘米的轮椅活动面积。在开启户门把手一侧墙面的宽度要达到50厘米,以便乘轮椅者靠近门把手将户门打开。户门开启后,供通行的净宽度不应小于80厘米,在门扇的下方和外侧要安装护门板和关门拉手。 门厅是残疾人在户内活动的枢纽地带,除配备更衣、换鞋和坐凳外,其净宽度要达到150厘米以上
13、,在门厅的顶部和地面上方20—40厘米处要有照明和夜间足光照明。从门厅通向居室、餐厅、厨房、浴室、厕所的地面要平坦、不光滑和没有高低差,如果浴室内外地面需要高差,其高度不要大于15毫米,并筑起小于45度的斜面。 户内的通道为便于乘轮椅者和拄拐杖者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0厘米,在两侧墙壁上安装高85厘米的扶手,面对通道的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宽不宜小于50厘米,以便使轮椅靠近将门开启,通道转角处建议做成圆弧形并在自地面向上高35厘米处安装护墙板。 (3)厨房 残疾人使用的厨房要比一般厨房有更大的空间,门扇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80厘米。为便于轮椅回旋,只设单向案台的厨房,案台边缘与
14、对面墙面间至少要有150厘米的间距,布置为双向案台时,案台之间同样要有150厘米的间距,如在案台下方有提供轮椅回旋的空间时,案台的间距可酌情减小。 案台面距地面80厘米的高度可适于乘轮椅者和可立姿的残疾人。主要操作案台和洗涤池的下方,为便于乘轮椅者的下半身伸入进行操作,最小空间的宽度是70厘米,最小空间的高度是65厘米,最小空间的深度为25厘米。 在主操作案台面的底面建议设置可抽出的,并在坐膝高度上面使用的搁板,以供作为搅拌和切割操作的工作面板。这种搁板的高度可以小量调整,其调整幅度从地面以上66厘米起,以50毫米为间距直至主案台底面,是乘轮椅者最适宜的高度。 如在主案台两侧
15、设落地柜,最好不要采用外开门的柜,因为许多残疾人难以弯下腰去使用它。最好采用有不同深度的抽屉。抽出式的竖向箱也比较适用,但其底部建议高出地面20厘米并悬挑出15厘米,以利轮椅靠近。 当使用不锈钢洗涤池时,应选用底衬有隔层的,以防凝结水并作隔热层用,避免烫伤乘轮椅者的腿部或肺部缺乏感觉的残疾人。在洗涤他上应选用单杠杆把手水控式冷热水混合龙头。此类型水龙头最便于手部不灵活的残疾人操作。洗涤池的上口与地面距离不应大于80厘米,洗涤池的深度为10—15厘米。 案台上的吊柜底面距案台30厘米对乘轮椅者的使用较为方便。吊柜自身高度可做到70—80厘米,深度可做到25—35厘米,内设二至三个可调
16、整的搁物板;在柜门上安装拉手滚子碰珠,使柜门易于启闭。此种形式吊柜的下层搁物板对乘轮椅者方便使用。 下带烤箱和有炉门的炉灶对乘轮椅的残疾人在使用上是不方便的,也是有危险的。应采用在案台上安装的炉灶,控制开关正好在案台前面操作。带有形态标志的控制开关和带有几种不同燃烧程度的“卡塔”声响的控制开关,有助于弱视者或盲人安全使用炉灶,在炉灶部位还要有安全的防火措施。 厨房的案台、洗涤池、灶台、灶具、餐具柜和储藏空间及各设施需按操作顺序排列。建议在厨房内留出两人进餐位置,食物储存宜就近安排。 厨房最好有直接对外窗户,可得到自然光和通风,同时要设机械排油烟装置和排烟道,风机容量要能满足抽去炊事烟气和异味。人工照明应采用搬把式开关,分布照亮全部就餐和炊事区。电器插座应在明显的位置,高度要适中。 (4)卫生间 浴室是比其他房间更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因此,安全是浴室设计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残疾人使用的浴室要比一般标准浴室略大,要有轮椅的活动余地。设平开门时应向外开启,门扇开启后净宽不应小于80厘米,门上设观察窗口和关门拉手,可方便乘轮椅者将门关上。如果只能使轮椅进入而不能转动一定的角度
网址:住宅建筑无障碍内容.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2969
相关内容
养老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分析.doc谈老年人住宅内卫生间无障碍设计.doc
无障碍设计求.doc
住宅室内环境无障碍设计研究
住宅社区无障碍设施规划
浅谈居住建筑无障碍的设计.doc
住宅改造与无障碍建筑设计 给老人更舒适的家
住宅无障碍改造设计
无障碍规划、建筑和生活
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