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故事《安贫乐道——颜回篇》
短篇故事往往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文学#
壬寅年甲辰月甲午日 星期一 (第二期)
《君子故事/君子与时代新人丛书》属于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是《君子与时代新人丛书》(4册)中的一册。《君子故事/君子与时代新人丛书》目的,是讲好这些君子故事。通过细腻的审美感受和想象、激情、联想、鸣等心理模仿,将君子的鲜明形象深深地扎根到民众的内心当中去,进而转化为他们坚定不移的追求和自觉自愿的行动,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的君子。
从今天开始本中心开始转载这些内容,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购买纸质书,慢慢品读。
2 安贫乐道――颜回篇
善裁圣哲叹颜回,学子文风筚路开。
陋巷箪瓢含至味,千秋数化此中来。
(浙江陈文林)
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因为没有粮食而挨饿多日。这一天,孔子的弟子颜回出去讨要一些米回来煮饭。在快要煮熟时,孔子发现颜回居然偷偷用手抓锅里的饭,塞在嘴里吃了下去。等到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前去食用,孔子假装无意地说道:“刚刚我梦到了我的先人,倘若饭是干净的,我之后就用它来祭奠。”颜回一听,马上恭敬地回答:“老师不可。刚刚煮饭的时候,有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弟子觉得直接丢弃又很可惜,就抓出来吃了。”孔子恍然大悟,因此感叹,要了解一个人着实不易,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也不能直接信以为实啊!
这段故事记载于《吕氏春秋》。故事中诚实敦厚的颜回,字子渊,后人尊称颜子,曾随孔子周游列国。虽然在《论语》里对颜回着墨不多,但他却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也是受孔子夸奖最多的弟子。
颜回十三岁时就拜孔子为师,随后一直跟在孔子身边学习。当时的孔子已聚徒讲学达十三年之久,其声望也早已远扬于诸侯各国。孔子早年间所收的弟子,如子路、南宫敬叔等在鲁国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而刚刚入学的颜回,在孔子的众弟子中年龄最小,且性格内向、忠厚憨实、寡言少语,但在学习上却十分勤奋刻苦,专心致志,常常废寝忘食,经由师兄弟提醒,才记得去吃点东西。颜回的身体不是很好,孔子也因此常常劝他:“颜回啊,学习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啊。”颜回也是笑笑回答:“多谢夫子关心,我知道了。”可是他还是经常学习起来什么都顾不上了。
不光如此,颜回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对于孔子提出的问题他常常能够举一反三,悟性很高。但上课时他却沉默寡言,这一开始还引起了孔子的一些误会和抱怨:“颜回啊,每次我给你们上完课,为什么你从来都不提出相反的意见呢?”
颜回拱手道:“我觉得夫子说的很有道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了。”孔子一听,更是不满:“颜回啊,不能光是听从老师教导,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啊。”
颜回点头,恭敬地答道:“夫子说得对,颜回受教了。”孔子继续说道:“我希望的学习,是大家在一起互动讨论,多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颜回行礼道:“弟子明白。”孔子看着颜回,很是无奈,转身就走了。
所以刚开始,孔子以为颜回就是这样一个笨头笨脑的傻学生,只会学习,不懂思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错误。
一次,在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弟子们围坐在孔子的身边,伴着琴音和花香,听着孔子谈论治国理想、个人抱负。突然,琴声停住,孔子问道:“你们都是如何交友的呢?”子路迫不及待地大声回答:“别人待我好,我就待别人好;若是别人待我不好,我也会同等对待他。”随后子贡也回答道:“人家对我好,我也会同等回报他,人家若是待我不好,我会引导他怎么正确对待一个人。”颜回一言不发,只坐在一旁笑着听师兄弟们发言。见夫子示意,他才不紧不慢地说:“别人对我好,我会对别人好;别人对我不好,我也会对别人好。”孔子听完,既赞叹颜回的胸怀,也满意他的勤思善学,说他能够将“仁”“善”的思想发挥到生活中。
后来随着教学的深入,孔子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给颜回上了一整天的课,他没有提出任何不同的意见,好像很愚笨的样子。但我事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颜回完全能理解并发挥我的学说——颜回并不愚笨啊!”
传说当时,对于孔子给颜回的盛赞,颜回的同窗好友们并不服气,他们想找个机会考验颜回。一天,他们在颜回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偷偷放了一锭金子,随后躲在一旁观察颜回如何处置。颜回路过时果然发现了这锭沉甸甸的金子,翻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天赐颜回一锭金”。他笑着摇摇头,转而在后补写“外财不富命穷人”,随后便放回原处,头也不回地阔步走开。同窗们也因此由衷地钦佩颜回。
当然,求学之路并不轻松,对于生活拮据的颜回来说更是艰辛。颜回的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生活十分清苦。要是遇上哪一年收成不好,原本就贫穷的生活便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颜回也会帮忙分担一些家事,每天奔波于家与学堂之间。家庭富裕的学生在听完孔子的教导后,便去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艺,但是每次颜回都缺席,这让他们非常不满。一次下课后,颜回像往常一样又要走,师兄弟们急忙拽住他说:“颜回,这次你可不能再走了。之前每次你都缺席,这样是不对的。今天就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练习射箭吧!”
颜回略带歉意地答道:“师兄弟们,真的很对不住,我今天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实在是没有时间,还是你们去吧。”说着就起身要走。
见颜回如此坚持,众人无法,只得让他离开。但是他们心里却有很多疑惑:“老师经常夸赞颜回,不会是他有什么独特的修持方法,故意避开我们吧。”“说得也对,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颜回到底在做什么。”
于是他们就悄悄跟过去,却看见颜回忙着出入于市井之中,帮工挣钱贴补家用。虽然颜回最后拿到的工钱也只够买一篮子米饭,但他却面带笑容回到简陋的家,开开心心地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这样的场景,让同学们很惭愧。第二天再见面的时候,他们迫不及待地问颜回:“颜回啊,为什么你每天生活这么辛苦,还会那样刻苦用功学习,而我们却从来没有听过你有一点抱怨呢?”颜回笑笑,摇摇头说:“我只是以学为乐,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就不觉得苦罢了。”
同学们听罢,对颜回更加敬佩,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孔子。后来在一个午后,孔子在和弟子们闲聊的时候,很是关心地问道:“颜回啊,你家里穷,房子也小,为什么不求个一官半职呢?”颜回则回答说:“学生家里有些薄田,虽然收入不多,但吃穿已经够了。只要能学到老师的道德和学问,又何必出去做官呢?”孔子听了,感慨万分:“好啊!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以利禄自累;自得其乐的人,损失而不忧惧;进行内心修养的人,没有官位而不惭愧’。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现在在你的身上才看到它,这是我的心得啊!颜回啊,你是我们的榜样啊!”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日后孔子在教育其他弟子时,也会对学生们说:“大禹处在平安的社会,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我认为他很贤德。颜回处在一个乱世,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那么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他却十分乐观。我认为他也是一个贤德的人!”以至于后人对颜回最深的印象便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颜回正是这样一个不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的追求,而是勤勉做事、刻苦求道的好学之人。安贫乐道,在箪食瓢饮中不改其乐,如此作为,称得上君子贤人。
文字编辑:蔡小萌
诵读:任好
--------谢谢您的阅读--------
网址:君子故事《安贫乐道——颜回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4038
相关内容
古代亲子教育故事(精选11篇)关于乐观的名人故事(通用40篇)
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
生活中的简单哲理故事【四篇】
生活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生活哲理故事(通用8篇)
教育孩子经典故事(通用16篇)
经典哲理小故事(精选67篇)
人生快乐的真谛哲理故事(共6篇)
生活的故事作文3篇
快乐生活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