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生活美学教育,提升大众审美素养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生活美学普及#
spContent=美,不只是抽象的理论,也是感性的欣赏;美,不仅仅隶属于艺术的王国,也包含了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让我们怀着这样的信念,一起踏上曼妙的寻美之旅。无疑,我们并非为你提供一种实用的谋生技能,我们希冀筑造一座小巧的精神庙宇,并向你发出真诚的邀请。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既有美学理论的阐释,又有美的现象和形态的生动呈现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审美理想和情趣,贴近他们的审美关怀,与他们一起解答审美疑问,增长美学知识,从而提升审美修养和素质。课程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 导论,通过鲍姆嘉通对美学的界定以及席勒的“情感教育”理论,提出我们对美育的认识;接着由现代美育之路转向对当代美学 “艺术之死”、“美育转向”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第二章 美术之美,首先在表现与再现中感受不同的审美趣味,接着梳理东方的“意境”追求和西方的“优美与崇高”,并从中总结出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与交融。
第三章 诗歌之美,则从意象创造、情感律动两个方面提出创作的本质,试图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并试图解释当代语境下诗歌与诗人的存在价值。
第四章 戏剧之美,梳理其发展的源流和脉络,从戏剧的艺术表现本质上阐述了虚拟性、时空性、戏剧场等概念。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体验当代戏剧作品。
第五章 人生之美,试图从艺术哲学的角度解读人生和自我。从“向死而生”的命题中解读存在的价值。理解人类自我实现与超越、创造的社会意义。最后回到当下,如何在物欲中寻求真我。
第六章 小城之美,本章抓住潮州日常生活中细水长流的美好,突出生活化、日常化特点,彰显小城慢生活中自成体系、荣辱不惊的美学态度。
人文教育的内核与其说是智育和德育,不如说是美育。通过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类美好的心灵,这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大学美育》慕课由此而生。
授课目标
1.通过艺术、自然、社会人生诸种形态的审美教育以及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
2.借助新媒体手段,适应媒体变革带来的对教育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无
参考资料
1.《大学美育》(苏宏元 主编)
2.《美育十五讲》(曾繁仁 著)
3.《美的历程》(李泽厚 著)
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著)
常见问题
我是否需要教材?
需要,教材是:苏宏元、孙珉、周可:《大学美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04
考核测试的截止日期?
请注意,考核截止日期最晚到2024年12月15日0:00,具体每讲测试截止以提示为准
网址:大学美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5278
相关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展“以美育人生 以美润心灵”美育大讲堂席勒的审美教育大学生随笔
以美育人、润物无声 八大行动全面提升学生美育素养
人民日报大家手笔:美育让美学走进生活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教学大纲
“生活美育”是世上最大的美育
美育让美学走进生活
中小学美育教育策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美育合作.docx
美育浸润学校育人全过程
什么是美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