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与分享经济大潮

发布时间:2025-05-21 04:29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共享经济,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等。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移动互联网#

分享经济

2014.11.25Column

ichina

专栏

车、共享房间、闲置物品交换等,所有这些交换皆可通过网络实现。我们熟知的搭车应用Uber、Lyft,共享车Getaround、共享房Airbnb、Homeaway、共享船Boatbound、共享教科书Chegg、共享自己的食品(餐厅)Feastly等都属于分享经济的范畴。人们通过互联网把闲置资源分享出去,从而实现实时交易,并以此形成人与人的连接。在中国,这种共享经济也正在起飞,我们熟知的滴滴专车、易到用车、PP租车、宝驾租车、途家、小猪短租等也都属于分享经济。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容易“分享”和“交易”联系在一起,因为“分享”意味着免费,而“交易”意味着有价值交换。但是因为这种对于闲置资源的分享,双方都获得了其便利性、快捷性和实惠,因此广受欢迎,形成相当客观的交易规模和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我们才称之为“经济”。在《零成本社会》这本书里,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让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成为可能。人们转变为产消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制作和分享自己的产品。”

Altimeter Group的一份报告提到,近年来这股新兴的“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浪潮,已催生了200余家新企业,并得到了超过20亿美元风险资本的注资。这些项目出现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显示出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因为消费者们被迫找寻省钱的新途径。此外,年轻群体的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对与活生生的人沟通更感兴趣,而不太喜欢从毫无个性的企业那里购买产品和服务。因为交易对象不再是冰冷的大公司,而是鲜活的个体,因此每次交易都成为一次社交行为,满载着爱与信任。就像搭车应用Lyft的广告语说的:“你朋友有辆车”。

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其实并不是2014年才有的,很早以前,人们通过Ebay或者分类广告实现的很多私人物品的出租出售也属于分享经济的类型。但是直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共享经济才真正有了规模效应。

012

据统计,201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超10亿。截至 2014 年 6 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27 亿,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占网民总数的83.4%。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报告,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突破10亿大关,较2012年增长38.4%。这些成为共享经济爆发的基础。

首先,移动支付和地理位置信息的成熟为交易提供了条件。我们熟悉的腾讯的微信支付和阿里的支付宝,都是以支付平台为核心,与各个行业构建起产业链。围绕着这个核心,从线上到线下的O2O交易得以实现。因为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使得实时交易成为可能。同时,地理位置的获取,在方便交易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保障交易双方的安全。试想,如果不是这两个技术的成熟,你怎么能在想要去哪里的时候,就搭上邻居的车呢?又或者,你要租车的时候,怎么找到离你最近的交易者呢?

其次,社交网络为共享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把社交网络上我们的分享称为分享1.0的话,这种关于个人资产的分享,应该叫做分享2.0。在分享1.0阶段,我们分享状态、心情、地理位置、知识等,我们分享的都是信息,而且大部分是免费的。在分享2.0阶段,我们开始分享我们的物质资产,这种分享可以带来收益。应该说,分享2.0是在社交网络成熟以后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络的使用,让我们学会了相信和热爱陌生人,熟悉了远程协作,也给我们每个人建立起自己多方位的网络身份。很多共享商业模式的应用,都是要求用户不仅提供信用卡号作为交易保障,同时用社交网络的账号注册,作为身份的背书。就像是我们的微信账号

已经完全为搭车行为做了背书一样。而全面移动化的社交网络也契合了这一浪潮。

最后,一系列依赖于用户评价的算法成为交易质量的保障。在分享1.0时代,我们积累起评价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评价、吃饭评价、住酒店评价、看

网址:移动互联网与分享经济大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6707

相关内容

互联网思维之“共享经济”、“分享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异同
分享经济=互联网+价值分享+利益产品+共享财富
解码移动互联网经济 美菱专注智慧生活
移动互联变革衣食住行 中国互联网引领全球创新潮
移动互联网有哪些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都有哪些特点?
【移动互联网百科】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区别
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什么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移动互联网定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