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坚持统筹规划、源头防治、分类管控、综合施策原则,以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加快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问题。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立足省情实际,聚焦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在全国率先颁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甘肃省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已正式施行。联合省文明办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统谋划甘肃省“十四五”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探索宁静小区试点建设,在兰州、天水、嘉峪关3市遴选5个小区高质量开展宁静小区试点建设,努力营造宁静祥和的人居环境,为全省全面开展宁静小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印发《甘肃省宁静小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甘肃省宁静小区宣传手册》,积极探索社会共治模式,协调小区所在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畅通噪声扰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设立小区噪声监测站点。推动业主、物业、商户等共管共治噪声污染问题。
提升噪声自动监测能力,印发《甘肃省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工作方案》,分年度、分批次对14个市州和所有县级市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推进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建成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点125个,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站点14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地级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全覆盖。持续开展“绿色护考”,联合教育、公安、住建等部门开展“绿色护考”行动,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教育厅发布《“绿色护考”倡议书》,共同营造宁静生活环境。
建立典型投诉督办机制,将着力整治工业噪声扰民问题纳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方案》《2024年生态环保领域“一域一重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每季度对反复投诉的噪声问题进行督办,有效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噪声扰民问题。截至目前,已向兰州、白银、武威等13个市州致函督办29件噪声投诉典型案件,均已办结。
加大执法巡查力度,持续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探索开展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强化工业、建筑、交通、生活噪声防治与监管,对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格查处。将噪声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印发《2024年度全省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目前,已将1000余家噪声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成健
责编:裴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