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分工:女性的“生活实验”与“性别政治”
[中图分类号]C91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1)04-0219-08
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家务劳动是在家庭中发生的消费劳动,包括服务消费劳动和产品消费劳动。家务劳动的分工体现了家庭中的消费劳动关系,即在私人领域中谁来从事消费劳动?谁可以坐享消费劳动的成果?这种消费劳动的承担和享用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消费和社会发展水平①。
与此同时,家务劳动分工曾经是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也曾被广为关注;从生活情境来说,每一对步入婚姻的夫妇都需要面对家务劳动分工的问题,特别是在小孩出生之后,如何面对它甚至成为影响家庭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生活话题在近年却很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希望能对此有所弥补。
“生活实验”是从吉登斯的“日常社会实验”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是指在现代性的社会背景下日常生活充满了各种组合和搭配的可能性,个体的生活具有不断选择、试错、纠正、重新开始的可能性;“性别政治”是凯特·米利特提出的概念,是指男性集团用来支配女性集团的那些具有权力结构的关系和组合②。本文用这两个概念来分析当下中国城市的家务劳动分工能够兼顾到其变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性别秩序中一些对今天女性依然有影响的因素。
本文采用深入访谈的方法对中国现阶段女性对待家务劳动分工中的观念与行动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同时采用了小型座谈会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作为补充。集中访谈时间为2004年10月到2005年5月,进入方式是访谈朋友、由朋友介绍或者是工作或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访谈对象。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一共访谈了58个对象,具体的过程是预约、访谈录音、誊写。以下的资料如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本人通过访谈获得的一手资料。
一、引言
国内对女性与家务劳动的研究视角主要有经济学视角(刘银花,2001;柴效武,1999;刘茂松,2002)、社会角色视角(梁理文,2003;林松乐,1993;周怡,1996;刘伯红,1994;刘东发,2002)、家庭社会学视角(刘娟,1994;孙淑清,1994;徐安琪,2003)、就业与政策视角(陈义平,2002;叶敬德,1996)、消费社会学视角(王宁,2003;2004)和女性主义视角(周亚越,2004;姜爱军,2002)。国外对家务劳动的研究主要从女性对家务劳动的心理感受(Myra Marx Ferree,1976;Chloe E.Bird,1999;Sampson Lee Blair and Michael P.Johnson,1992)、家庭类型和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务分担的影响(Sanjiv Gupta,1999;Scott Coltrane and Masako Ishii-Kuntz,1992;Cynthia Rexroat and Constance Shehan,1987)、家务劳动与性别观念和性别扮演(Julie E.Press and Eleanor Townsley,1998;Mick Cunningham,2001)、家务劳动与工资就业(Joni Herch,2002;Philip N.Cohen,1998)和纵向对比研究(Suzanne M.Bianchi and Melissa A.Milkie,2000;John P.Robinson and Melissa A.Milkie,1998;Tat’iana M.Karakhanova,2001)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家务劳动研究梳理的比较可以发现其差异:
首先,从研究视角来看,中国的研究视角比较宏观,对事物多样的情境关注不够,因而使得研究对象中体现的矛盾冲突很明显和强烈。比如在社会角色视角的研究中女性是工作还是回家,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角色的冲突,“贤妻良母”和“女强人”的冲突,这之间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立的没有回旋的状态,对在不同情景下的中间状态关注不够,这种情形的改变有待于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国外的研究视角相对比较微观,关注事物在具体情景下的多样性,从而使进入学术研究的对象更加接近事物的真实状态。如Donna Hodgkins的研究在探讨夫妻的家务分担情况时将双职工的家庭类型分为四种类型,然后将矛盾体现比较强烈的双事业家庭和其它三种双职工的家庭类型加以比较③;Cynthia Rexroat在研究中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七个阶段,然后探讨在每个研究阶段的家务分担状况。这样的研究能够体现家务分担在具体情形中的多样性,体现了对客观事物真实状态的体察和尊重④。
其次,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国内的研究方法以文献法为主,多是在对有关文献的阅读上引起的思考和分析,比较规范的社会学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比较少。
国外的研究在方法上更为成熟和规范,在定量研究中多采用对二手数据加以分析的方法。在定性研究中深度访谈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而且其访谈的对象的抽样、访谈的时间和方法都有详细的说明。
在对中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确定将中国城市女性家务劳动分工中的观念和行动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深度访谈资料为基础进行定性研究,力求呈现当下中国城市女性在家务劳动分工中体现的“生活实验”和“性别政治”。
二、家务分工中的“生活实验”
“个人生活已经成为一个公开投射,造成新的要求和焦虑。我们的人际存在正经历着彻底的变化,使我们都卷入了我所说的日常社会实验之中,更广泛的社会变化要求我们多多少少都要从事这种实验”⑤。从这个视角来看,家务劳动成为生活实验的重要内容,在这种生活实验中各种性别秩序的元素被粉碎或打乱之后重新加以组合,在这种组合中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两性的责任、自由和困惑在这个过程中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中国快速的自上而下的女性解放运动中,女性往往是行动改变在前,观念改变滞后,女性面对性别秩序的变化充满了困惑和矛盾,在女性对待家务劳动观念和行动上的冲突中也典型体现了这种矛盾和困惑。与此同时,在不同情景中的个体会寻找各种办法来使观念和行动统一起来,因而女性对待家务劳动的观念和行动之间呈现由一致到冲突的层级变化的状态。
网址:家务劳动分工:女性的“生活实验”与“性别政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105
相关内容
家务劳动中的性别失衡与法律保护家务劳动的法律属性
家务劳动增加影响女性“二孩”意愿
家务劳动
中欧“探课”① 有价的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的好处
看不见隐形家务,就是看不见女性
家庭家务劳动实践报告(精选13篇)
缩短家务劳动时长,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生活
非婚同居中的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