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室内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doc
家庭自动化与环境监测:如空气质量检测器,及时调整室内环境。 #生活知识# #家庭维修常识# #家庭自动化指南#
论述室内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doc
论述室内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的装修越来越重视,使得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尤其是人们开始注重“绿色生活”之后,对室内的环境要求也“水涨船高”。因此,对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治理,就成了社会的热门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室内环境污染的一些特点以及监测的一些不足,着重研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室内环境;监测;对策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 1、日常活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人们长期处于较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在室内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细菌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室内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室内不断积累,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2、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虽相对封闭,但也需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在开窗、开门通风时,会有大量的室外污染物趁机进入室内,这些污染物无法及时的排出,便会在室内不断积累,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3、各种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建筑物中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装饰材料中释放的甲醛、苯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及室内的陈设品和家具等散发的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于室内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二、室内空气监测要素 1、室内环境监测点位的确定 室内监测点位一般设在客厅、卧室、书房等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并且要避开门窗等通风口,每个房间设置1到2个监测点;办公室监测则需要根据室内面积大小设置监测点位,一般50m2以内设置1到3个监测点,50m2到100m2则设置3到5个监测点,超过100m2则至少应设置5个监测点;采样布点主要采用梅花式和对角式,采样高度控制在0.5米到1.5米之间,距离墙壁0.5米以上。 2、采样方法 监测采样要在室内封闭12个小时以上进行,并且监测时不可打开门窗,采样时间要持续45分钟以上。 3、监测时间的选择 监测工作要在房屋装修完工后至少1个月才能进行,如装修超过两个月进行监测仍有超标现象,则认为装修工程不合格。 三、室内环境现状 1、监测频率低 现在监测以及治理室内环境技术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形式为监测室内环境技术缺乏具体针对性以及对污染指标的认识严重缺乏;同时,受到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些因素的局限性。现在,我国监测室内环境的频率一直都非常低,所以没有办法将实际室内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准确地反映出来。 2、应急措施不完善 监测以及治理室内环境技术发展到今天,依旧没有能够创建出一套确实有效完整的监测体系。至于对污染突发状况以及治理室内环境后续工作,现在实行的标准和目前所处于的环境形势并不能够相互适应,且成本相对比较高,对室内环境问题的治理也会有昂贵的代价。目前,我国所具备的对室内监测以及治理环境的技术存在的应急措施以及设备和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而我国地形复杂,地域区域辽阔,气温差异比较大,甚至有一些交通不方便的地区,这些因素更加加大了对于监测和治理等突发环境应对的难度。 3、对室内环境污染认识误区致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首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有认识上的误区,未将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纳入环境监测管理中,甚至没有开展该项工作。其次,相关已颁发的法律法规存在政出多门现象,执法主体不明确、法规职责和定位模糊、权力和责任脱节,造成多个主管部门争抢推诿的不良现象,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4、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够 有些污染物在人体中作用时间很长,可能几年都没有表现出来,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不够重视。然而室内环境污染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加重,据统计,我国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达11.0万人/年,急诊人数更高达430万人次/年。但是目前国内并未对此进行深入研讨,未正确认识室内环境污染的危险因素,给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埋下隐患。 5、室内环境治理市场监管不够 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建筑装修材料,目前虽然我国对装饰材料的有害物质有相关的管理控制规范,但有关管理部门对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监管不够严格,市场上充斥着各类良莠不齐的装饰装修材料,致使因装修导致的室内环境污染严重。 四、加强室内环境监测的策略 1、对监测仪器的选择 现在,市场上关于监测室内环境技术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国家级别的标准;另一种是便携式的监测方法。国家级别的标准一般都是采用室内环境的样品,然后将样品带到实验室内进行对仪器的具体分析,国家级别的标准就是经过国家领导人认可的一种监测方式。虽然国家级别的标准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网址:论述室内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11278
相关内容
室内环境监测现状及问题.doc室内环境监测|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室内甲醛监测|室内装修污染检测
室环境监测监测方法分析、监测内容、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分析
STM32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doc
C语言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在室内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单片机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在线环境监测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室内环境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