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旧手机、余量护肤品、换季的衣服和鞋子……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二手交易的方式处理闲置物品,“买二手,用二手”成为一种生活潮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已达万亿元体量,目前处于高增长轨道,预计到2025年突破3万亿元。
二手交易日益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一步规范二手商品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二手交易持续走俏
前不久,家住上海浦东新区的朱作权,搬家时整理出了一些不常穿的衣服。在处理旧衣服时,朱作权没有直接丢弃,而是放在某二手商品平台进行交易。
将衣物的信息上传,和买家线上协商交易细节,快递上门取走卖出物品……足不出户,一次二手交易在指尖轻松完成。“一周左右时间就把衣服卖完了。二手交易让闲置物品能够流通给需要的人,我也通过卖旧物小挣了一笔。”朱作权说。
“二手商品平台太‘香’了,能够在上面‘淘’到不少限定款‘谷子’(动漫周边产品)。”“动漫迷”王琰介绍,在动漫圈,由于一些“谷子”是以“盲袋”的形式随机出售,一些人便会将买到但不喜欢的周边进行二手交易,“我会时常浏览二手商品平台,希望能够‘捡漏’心仪的‘谷子’。”
从家电、家具等生活大件,到护肤品、书籍等日常小件,二手交易品类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闲置物品实现了“旧物成资源,浪费变消费”。以线上交易为例,2022年,我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4802亿元,用户规模为2.63亿人,同比分别增长20%和17.9%,已成为网络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一片“蓝海”,快手、抖音等都加入二手电商直播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