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加油站|从自由到自律——宅家学习生活指南

发布时间:2025-06-03 06:20

学习自律理论:理解心理学原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习惯改善# #自律训练指南#

从自由到自律

——宅家学习生活指南

济南七中 杨晓霞

网络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假。同样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何有些同学如同自由落体般一落千丈,而有的同学却能在自由中坚持自律呢?济南七中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杨晓霞老师与你一起聊聊与“自律”有关的话题。

自律(self-discipline)是个体平衡内在冲动与外在诱惑时所做反应的能力,自律的人倾向于选择符合长远利益,而非眼前满足的行动反应。比如,在假期早上起床签到学习和继续回窝睡觉之间选择前者,就是一种自律表现。自律本质上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获得提高。

那如何提高自律呢?

建议一

营造充满“仪式感”的环境场

生活需要仪式感,学习也是。《掌控习惯》一书的作者James Clear提到“高度自律的人并不是依靠意志力完成自控的,他们更擅长打造一个诱惑很少的外在环境。”比如,让书桌远离床,减少躺下睡觉带来的诱惑;让手机远离书桌,减少游戏、小说等带来的诱惑。纵观学霸们的日常,我们会发现他们常借用计划表、便利贴、彩色笔等辅助学习,并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书桌干净整洁,没有与学习无关的杂物。

另外,如果你穿着睡衣倒在沙发上,就更倾向于拿起手机来一把“吃鸡”;反之,如果你穿戴整齐,甚至更厉害一些,参加“空中课堂”时也穿好校服,那你离学习又进了一步。

无论是干净整洁,远离诱惑的书桌,还是整齐的衣着, 其实都在帮你营造“环境场”。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认为“在某个环境里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你自然而然想去做某种行为”,这就是环境场的力量。居家学习生活,就从打造充满仪式感的“环境场”开始吧。

建议二

看见“小步子”进步,当下行动

案例一:小王同学惊叹于学霸作息时间表的充实严谨,于是他也跟风制作了一份——早晨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其中,网课时间8小时、自主学习4小时、运动时间2小时、休闲娱乐30分钟。看起来,他的计划非常充实,需要相当大的自律加持。结果如何呢?案例中的小王同学按照自己的计划表坚持了三天就身心俱疲,从自由到自律,又从自律到彻底放飞自我。其实这也不奇怪,我们深入了解后,发现小王是一个习惯了早晨7点半起床,慢节奏生活的人,要长时间高强度学习确实很难,在 短期执行了无比饱满的作息表后明显力不从心。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的目标过于宏大,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执行力时,其实就等同于没有目标。

案例二:日本作家佐佐木典士从前是一个爱酗酒,不爱运动的人,为了改变自己,他从跑步开始,刚开始跑步时,他给自己定的目标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每天穿上运动鞋走出家门就算完成当天的运动打卡量。也许你会觉得很可笑,这也叫运动吗?可是,就是从这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改变开始,佐佐木典士已经坚持跑步多年,而且也完成了人生中的马拉松。有谁能够想到一个爱酗酒,不爱运动的人,他改变的起点是从每天穿上运动鞋开始的呢。

佐佐木典士运用的就是小步子原理。小步子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 他注重的是最小改变,因为最小步子更容易坚持和获得成功。

小步子原理与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不谋而合。

我们的大脑习惯于以自动化、低消耗的方式来运转。如果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改变,大脑就会觉得太累了,我不想干了!放弃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给大脑一个友善的认知环境:改变从一小步开始。

那我们在居家学习生活中,可以如何去运用小步子原理呢?比如,

读完一本书《活着》 每天看5页;

写完1000字的读书笔记 每天写100字;

每天运动两小时 2个俯卧撑或仰卧起坐;

每天心情愉快 每天记录3件好事。

放寒假之前,好多同学也向案例一中的小王一样,胸有大志,已经列了长长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打算趁寒假弯道超车,但是最终无疾而终。现在我们能够明白,不是目标越多越大,我们前进的动力就会越足。

所以对比每天看完一本书,每天看5页显然毫不费力,而当你看完5页书,再多看几页的时候,那就是超额完成,超额完成带来了心情愉悦,愉快的情绪会让你愿意且主动每天多做一些,这就是小步子带来的正向循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如果你每天原地踏步,365天以后,你还是你;如果你愿意每天进步一点点,365天以后,你变成了37.8;如果你每天进步再进步一点点,365天以后1377.4(你变成了惊人的数值)。这就是小步子放在时间的长河中迸发出来的力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寒假生活,试着迈出当下的一小步!

建议三

“10分钟”法则,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对参加实验的孩子继续追踪研究表明,能为喜欢的奖励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长大后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更容易成功。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如果你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则意味着你可以更好的掌控生活。因为,这代表着你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愿意为了长期的目标而暂时放下眼前的利益。

既然延迟满足的能力这么重要,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呢?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十分钟法则。10分钟法则可以用在这些方面:

当我们面对诱惑,忍不住想要伸手时,及时喊停,并且告诉自己,再等十分钟,如果10分钟之后,我依然想要,那么我就可以拥有它。但是研究表明,往往十分钟过后,你就没有那么冲动地想要它了。

这个10分钟法则还可以运用在做事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10分钟,然后就可以放弃。10分钟结束后,你可以允许自己停下来,但事实是我们往往会发现只要一开始就会想要继续做下去。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三点提升自律的方法。

在心态方面,大家还要注意: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其实,无论是改掉一个坏习惯还是养成一个好习惯,都不会立竿见影,都需要时间作为基数,所以,不是说你用了今天提供的方法就能一下子成为自律达人,你在从自由到自律的路上一定会有循环往复,只要大方向是向前、向上的,那就是进步。

供稿:杨晓霞

网址:心理加油站|从自由到自律——宅家学习生活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17733

相关内容

心理自助指南| 学习生活篇
【居家指南】疫情当下,在家生活学习如何增强自律性?
宅家上学要规律生活,高效学习
如何做到在家自律学习和生活?心理专家教你这么做
「 宅家心理生活指南 」之提升自我认同感
自由与自律
文三快乐“宅”家生活学习指南——文三街小学关于延迟开学的通知
自由、自主、自律——幼儿常规习惯的建立
留学生存:留学俄罗斯必备的自律习惯指南「环俄留学」
寒假延迟,学习不延迟。寒假居家学习与生活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