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少有人知!北宋与南宋时期的饮食文化差异大盘点
《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时期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北宋VS南宋
饮食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其饮食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宋代逐渐取消了宵禁制度,都城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坊市界限,就餐方式也由原来的“席地而坐”逐步过渡到“垂足而坐”,烹饪食材丰富,烹调方法多样,外卖业逐渐兴起,宋代餐饮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文分上下两篇,从多个方面对北宋与南宋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两个时期饮食文化的特色和差异。
01.烹饪食材
在食材方面,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因此北宋人在饮食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
北宋时期的食材种类丰富多样,既有各种面食、牛羊肉、海鲜,也有各种蔬菜、水果。《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时期东京城中的各种美食,如“水晶脍”“金齑玉脍”“鲈鱼脍”等,这些美食都是以新鲜的鱼、虾等海鲜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
南宋时期,都城定在临安,临安地处江南,食材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五谷、蔬菜、水果、猪肉、海鲜等等,由于远离中原,牛羊肉食用较少。《梦梁录》中记载了南宋时期临安城中的各种美食,如“菜羹”“齑汤”“豆腐羹”等,这些美食都是以蔬菜、豆腐等食材为主制作而成。
02.烹调方法
北宋时期,烹饪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烹饪方法,如炒、炸、煎、烤等。《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许多北宋时期的烹调方法和食材处理方法,如“炒兔”“煎鱼”“烤鸭”等,特别是炒菜的普及,极大丰富了北宋餐饮市场的菜品种类。
南宋时期,烹调方法同样丰富多样,南宋人更注重食材的原味和营养价值,烹调方法相对简单,以煮、蒸、烤等为主。《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时期临安城中的各种美食,如“蒸饼”“煮笋”“烤肉”等,这些烹调方法在南宋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3.饮食礼仪
北宋时期的饮食礼仪较为严谨,重视座次、餐具的使用顺序等,宴席注重排场;南宋时期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节俭,饮食礼仪则更加随意和自然,不再过于追求豪华和繁琐。
这表明了两个时期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特点。
04.饮食结构
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饮食以面食、肉类、蔬菜为主,同时,北宋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烹饪技艺的高峰期之一,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都源于这个时期,如“东坡肉”“烤鸭”等。
而到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饮食主要以米饭、水产、蔬菜、水果等为主,此时,同样出现了许多新的菜肴和小吃,如“蟹酿橙”“定胜糕”等。
此外,北宋和南宋的饮食结构差异也与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有关。北宋时期,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对中原地区影响较大,而南宋时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对江南地区百姓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05.饮食文化内涵
北宋时期,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不仅注重食材的味道和营养价值,还注重饮食的文化内涵。文人雅士喜欢在饮食中融入诗词、书画等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美食家,他发明了“东坡肉”,并且在《东坡志林》中记录了烹调方法,他还写下了许多跟美食相关的诗词,如《猪肉颂》《竹笋焖肉》等。《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时期东京城中的各种美食,如“莲花饼”“梅花糕”“菊花酒”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南宋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文人雅士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和实际问题,因此他们在饮食上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饮食文化相对简单。
06.饮酒文化
首先,在酒的种类上,北宋时期的酒种类繁多,有米酒、果酒、药酒等,而南宋时期则更加注重酿造技术,制造出了更多新的品种,如黄酒、红酒、老酒等。
其次,在饮酒习俗上,北宋时期有一些独特的饮酒习俗,比如在宴席上猜拳、行酒令等,而南宋时期则更加注重饮酒时的文化内涵,发展出了更多的文化活动,如赏花、观月等。这体现了两个时期人们对酒的不同理解和态度。
07.茶文化
南宋时期的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茶馆文化盛行。人们通过饮茶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相比之下,北宋时期的茶文化尚未达到如此高度,但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艺和茶道精神。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时期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特点。
08.社会背景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等因素的影响,饮食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一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各种市肆和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时最为有名的餐馆酒楼则数东京城的樊楼。
同时,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也积极参与饮食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如苏轼、欧阳修等名士都曾留下了众多与饮食相关的诗词。
南宋时期,疆域缩小、战争频繁等因素给饮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然而,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也促使饮食文化更加注重健康和实用性。受战争的影响,南宋人民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此外,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同样热衷于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陆游在《初冬绝句》中写道:“鲈肥菰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辛弃疾在《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和《清平乐 • 检校山园书所见》词中都有提及饮食场景,如社肉、白酒、梨枣等食材,以及竹笋、鲈鱼等菜肴。他们的诗词涵盖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元素,推动了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
北宋与南宋的饮食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在食材选择、烹饪方式以及文化特点等方面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个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然而,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都以其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而著称于世。
文/王伟
▼
新刊订阅
(点击下图)
▼
《美食》杂志小红书
点击下图即刻关注
▶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饺子
▶异域寻味|探访巴基斯坦美食之旅
▶海景+美食+艺术,从此爱上南戴河
▶城市之味|藏在街头老酒馆中的苏州味道▶大师风采|王立喜:文人匠心淮扬味
▶大师风采|薛泉生:生生不息千年淮扬
网址:涨知识!少有人知!北宋与南宋时期的饮食文化差异大盘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22702
相关内容
宋代饮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纪昌兰:宋代饮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粗茶淡飯”:北宋士紳階層的飲食文化。
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海丝钩沉】漫谈宋代饮食文化
论唐宋饮食文化的嬗变
宋朝饮食:梦回宋朝吃什么?生活对接无压力,时人不用担心吃不惯
“戒奢从简”:宋代饮食风气与节俭观念的提倡
成明明:宋代岁时节日里的饮食流动与“守望相助”
略论北宋东京居民的节日饮食特点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