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慢生活更有质感?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笑话10: 爸爸问我为什么对数学没兴趣,我说:‘因为我总是想,如果这是一道菜,那答案是什么味道呢?’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笑料库#
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成更细致。
作者:羽扇清风(富书签约作者)
一、快的时代,给自己慢的空间
最近,有一则广告片《生活越快,阅读向慢》在微博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片中王俊凯的自白说到很多人的心坎上。
你总说,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转眼间就成了大人。忙着工作,忙着赶路,忙着追梦。曾经幻想着把事情做完,与喧闹的生活做一次告别。
其实你知道的,人可以乱快得慌乱失格,也可以慢的精致从容。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先后、多少,它是找寻自我的一种仪式。
慢下来,翻开一本书,沉浸在字里行间的安宁里,当我们给阅读以款待,它也会还我们以丰盛。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多久没有慢下来,好好看本书,享受悠然的时光了?
慢下来意味着给自己一个休憩的空间,以精致从容的态度过生活。
朱德庸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台湾漫画家,被称为“爱情先知”、“城市先知”,他出过畅销漫画作品《双响炮》《醋溜族》等,其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粉红女郎》,还上过漫画作家富豪榜,可谓名利双收。
但是,比起他的成就,我更欣赏他的生活态度。
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一个多么成功的漫画家,销量多少,作品能否流传百世,而在乎自己的体验。
他是慢生活的典范。
每天吃两顿早餐,先是自己吃一顿,等太太起来,再陪她吃一顿,接着不断泡茶,加水,感受自己的身体情绪,有状态了再画画。午餐时会去较熟悉的餐馆,以安全方便为主。
下午去散步,会花很多时间去观察树木的变化,在树的光影变化中感悟生命。
晚上回家吃晚餐,吃完就呆在家里,整理东西,或玩玩猫,偶尔看下电视,看看书。
这就是朱德庸的日常,他提倡在快时代,享受慢时尚,懂得把握自己的节奏。
他说:
慢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动作,现代人太讲究效率了。效率并非不好,但如果一切都以效率为第一,你就会丧失很多你自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自己能够慢下来是很重要的。放慢脚步,并不意味着就会被赶超,我觉得放慢脚步人走得更扎实,更能够增加成功的可能。谁能让世界的旋转慢下来,谁就能拥有这整个世界。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慢下来的定力,真的很不容易。慢下来的时候,你才会离真实的自己更近,会对生活更有掌控感,幸福感也直线上升,而速度除了增长焦虑外,只会让你与幸福渐行渐远。
或许有朋友会说,我也想慢,但是现实条件不允许。
其实,时间正如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适当地让自己慢下来,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懂得停止的人,才懂得如何前进。
二、一味追求速度会变质
追赶速度,反而会与目标南辕北辙。
“谍战小说之王”麦家在节目《开讲啦》里分享到,很多美好的品质,在追赶速度的过程中丢失。
他坦言,自己曾经在成名时迷失过,为了丰厚的稿费,放弃了自己的一种要求,丢失了本来应该有的一种耐心。
曾经用三个月时间,写完了一部破绽百出的长篇小说《刀尖》,深表内疚。
要知道,他创作经典小说《解密》时,写20万字用了整整11年,付出的心血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与《解密》受到广泛好评不同,《刀尖》反响平平,成为了麦家内心深处的一道伤疤。
我联想到约翰·列侬说过的话:“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当所有人都在拼命奔跑的时候,你更要慢下来。”这是麦家的自省,也是对我们善意的忠告。
当人们逐渐习惯风驰电掣、一骑绝尘的节奏,更应回过头来审视一下,我们是否失去了“慢”的能力?
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滑雪的故事。他刚开始学滑雪时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
于是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从山顶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
最后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
这个时候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
只要能停下来,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
人生就像滑雪,停下来,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三、慢是种平衡
在生活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可进可退,可快亦可慢。
朋友阿飞是名懂得平衡的人,他作为广告公司的老板,他写得一手好字,开了公司后,仍然勤奋笔耕、孜孜不倦,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书法展览,让人非常佩服。
他有个习惯,每天都会练书法两个钟头,应酬可以去就不去,锻炼了安静和专注的好品质。
书法于他,就是排遣压力、修养身心的好工具,让他平衡好工作与生活。
他还跟我推荐了《丽江慢生活》那本书,说这也是他保持内心平静的秘诀,很向往这种“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的生活。
丽江是慵懒的,同时也是奋斗的,是随遇而安的,也是充满创新激情的。
玉龙雪山的风、香格里拉的花、束河的茶马古道、拉市海的湿地、泸沽湖的女神山,到处都是美景。全世界都向往丽江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每年都是游客如织。
慢生活家发起人卡尔·霍诺说:“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成更细致。”
“慢生活”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乐趣,滋养心灵,给生命一个舒展的空间,方能积蓄力量,走得更远。
替换高清大图
四、慢生活更有质感
《道德经》里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意思是“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
真正的动,是建立在心静基础上的。在静到极点后,则生生不息。
有点类似于打太极拳,慢慢地出拳,安静中藏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慢生活的本质就是精力管理,在保持内心宁静的基础上,舒展身心、积蓄力量,从而活出生活的质感。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诗意地栖息着。就像林徽因说的,“避开车马喧嚣,在心中修篱种菊”。
当你慢下来,你会发现生命中有很多无效时间需要清空。
如果你的生活充斥着太多物品和想做的事情,很难想象你能有心思慢下来,可以学学山下英子的做法:断舍离。
断就是断绝想要进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自己家里不需要的东西。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正如《少即是多》说的:
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正从加法时代转向减法时代,舍弃冗杂的事物,仔细甄选对自己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才能享受真正自由的生活。
当你慢下来,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趣味。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留点时间给无用之事,闲敲棋子落灯花、吟诵诗词歌赋都是不错的选择。
慢生活的乐趣,藏在无用之事里面。
著名演员陈道明,兴趣特别广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茶的故事》里提到陈道明的趣事。他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只要在家,每天要弹上两三个小时。
还有一台珍藏版电子钢琴,无论去哪儿都会带着,在外拍戏间隙就会用它来代替钢琴,有时碰巧剧组有设备,也会弹弹手风琴、吹吹萨克斯。
钢琴对他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他还相当钟情于自己下棋,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等各类棋子都玩得有模有样。他说:
人生如棋,下好下坏全在自己。借下棋,观天地之深广,思人生之浅狭。棋中有棋,棋里养生,抛却胜负,无心则胜,无心则乐,无心则寿。
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许多美妙和惊喜,就是做无用之事的时候才能察觉。
当你慢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离初心更近。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是个很崇尚慢生活的朝代,出过很多文人。就像蒋勋所说的: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之外,他还可以很悠闲,可以很潇洒,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味。
最典型的就是苏轼,即使仕途不顺,他也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品味慢生活的乐趣,在寄情山水中找回自己的初心。
被贬黄州,便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甚至后来贬到荒凉的儋州,他也怡然自得:“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生活本来就可以走得很慢,很悠闲然后很简单,走得太快,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浙江绍兴有家名为《慢下来》的小店,门口摆着一行字,特别有哲理:
生活中有太多欲为而不可为
我们都为了生活二字劳于奔命
每天时时刻刻转不停
到头来并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是名还是利
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天堂
没有世俗的纷争
每天与日月为伴
花鸟虫鱼皆知己
琴棋书画懂一二乃锦上添花
其实我们都渴望自由
渴望灵魂的彻底解放
渴望放纵念想自由呼吸
一家小小的杂货铺或许不算什么
但那是开始懂得享受生活的转折点
我想有那么一天
可以拥着满屋子心爱的zakka小物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慢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也是修行的境界。
美学家朱光潜说:“慢慢走,欣赏呀。”
在快时代,你可以有慢下来的开关,品一杯香茗,阅一卷诗书,看一部电影,读一章小说,沉醉在午后的阳光里面。
愿你在岁月静好中,轻松摆脱烦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羽扇清风,富书签约作者,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90后潮汕文青。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网址:为什么慢生活更有质感?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3156
相关内容
成年人的生活为什么这么难?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家是什么?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为什么一定要去旅行?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怎样才是生活的智慧?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妈妈,我为什么要做家务?”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学点心理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艺术的生活与生活的艺术有什么区别?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什么是“生活美学”?这里有最真实的答案
家庭家教家风丨隔代教育怎么扬长避短,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说季节性饮食对你和地球更好?这里有你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