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航天精神,筑梦科学未来 — 陈敬熊院士个人物品捐赠中国航天科普馆
科普主题:参观天文馆、科技馆等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主题游玩法#
中国日报4月19日(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获悉,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传承航天精神,筑梦科学未来,该所遵照陈敬熊院士及家属遗愿,将陈院士的一批工作生活物品捐赠给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的综合性航天科普类展馆——中国航天科普馆。
据介绍,陈敬熊是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中国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从事导弹和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天线理论和技术上贡献卓著。他开创性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解决了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站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陈敬熊一生钻研技术,让“大国之眼”锐利明亮,守护祖国空疆。作为制导站主要技术负责人,他参与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防空武器系统“红旗-2号”,于1967年9月8日,在嘉兴上空击落美国U-2高空侦察机,守护国土安全。58年后,他生前戴过的眼镜,作为航天事业初创时的记忆见证,陈列在嘉兴平湖的科普馆展柜中。一同放入的,还有写满思考和数据的工作记录本等,这些捐赠物品见证了老一代航天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自力更生的工作精神,希望借助中国航天科普馆这个国家级航天教育基地,让一代代青年人传承下去。
33年前,平湖市中学教师姚爱英提出“不追歌星追科星”,组织学生给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写信,开启了和航天的不解之缘。2021年,平湖市独山港镇建成“中国航天科普馆”,作为国家级航天教育基地,持续在航天科普教育、航天精神传承等方面作出贡献。
作为远程探测感知雷达技术领域的领跑者,23所多年来致力于太空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在嘉兴平湖建立了空间目标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平湖实验室两个创新平台,不断深化航天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后续,23所将持续开展“航天科普进校园”等一系列科普活动,传播航天文化,点亮航天梦想。
来源:中国日报
网址:传承航天精神,筑梦科学未来 — 陈敬熊院士个人物品捐赠中国航天科普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57647
相关内容
陈敬熊院士个人物品捐赠中国航天科普馆远航天梦 北京航天科技体验中心五一启航
爱心捐赠筑书梦 科技进校创未来丨2022级住宿式书院赴蒲城中学开展科普讲堂暨图书捐赠活动
“守护未来共筑梦想” 中国儿童中心3天20+场游园活动点亮童心
捐书筑梦,墨香传情——会计学院研究生会图书捐赠活动
收到捐赠物品感谢信(精选12篇)
中国十大科学博物馆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科学博物馆 中国科学博物馆排行榜
捐赠爱心图书倡议书(精选8篇)
捐赠物品的感谢信范文(精选7篇)
图书捐赠倡议书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