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后的“财富人生态度”,你学会了吗?
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80岁的老人,你的朋友会说:‘你还是你,只是年轻了79岁。’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妙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转眼间就到了60岁,这个阶段的到来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是人生的新起点。有人说这一年就像蜜蜂在繁花中采蜜,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越发懂得生活的智慧。而这其中,有一种叫做“三七定律”的生存法则,能够帮助我们在60岁到70岁的十年里,活出真正的精彩。
想象一下,刚刚走过60大寿的你,正坐在阳光洒落的阳台上,啜着香茗,脑海中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我该如何富养自己?”不妨考虑一下这“三七定律”——七分淡泊,三分进取。
七分淡泊,这是什么情境呢?我们常常听到“知足常乐”,而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它是我们情绪的温暖港湾。想起古代诗人王维,他选择隐居于辋川,既能感受自然的宁静,又不失心中的艺术追求。这是生活的一种升华,淡泊并非不求进取,而是心灵的富养,像《道德经》所说:“知止而不殆。”
当然,人生还需要三分进取。也许你会在这一阶段选择写书,分享你的经历和智慧;又或者你开始学习新的养生方法,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充满活力。这自由而充实的追求,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向更高境界的攀登!
接下来,七分养心,三分养生。这也许是我们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部分。对于身体的健康,我们常常将其与药品捆绑,但实际上,认知与心态对健康同样至关重要。如今让我们停下追逐,投身经典书卷中,感受那份心灵的宁静与富足。正如王阳明所言:“心即理”。只要心灵充实,身体自然会随之而来。
当然,给予也同样重要。六十至七十岁间,给予七分情感与知识,当然也要保留三分自我。分享并不意味着一味地索取,反而是心灵契合的结合,我们可以在家庭中成为智者,调解纷争,让爱在生活中延续。以范仲淹设义庄为例,他不单仅是财富的传承者,更是精神与文化的引领者。
此外,留一点空间给自己,七分守成三分开拓。在这十年中,我们要在守护家庭、健康基础上,逐渐开拓自己的视野。像齐白石一样,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方式,融合传统与现代。
最后,关于独处和群聚。陶渊明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独处的安宁与智慧,能够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记得给自己留一些独处的时光,反思与感悟;同时也要珍视和家人朋友的聚会时光,那些欢声笑语更让生命充满色彩。
在60到70岁这十年,遵循“三七定律”,让生命如同水墨画般的留白,既有深邃的哲理,又有丰富的情感。最后,给予自己一份富养的生活态度,让这一阶段的每一天都成为珍贵的记忆!
网址:60岁后的“财富人生态度”,你学会了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61131
相关内容
51岁到60岁:如何守护健康和财富,让人生更美好60岁后依然充满活力的秘诀,你知道吗?
60 岁大爷的生活哲学:活在当下,享受人生!
五十岁,人生的新起点:如何智慧地管理你的财富
60岁后,还能感受这些年轻的“信号”!你中了几个?
60岁新起点:如何打造你的黄金岁月?
个人理财必备的5个技巧,你学会了吗?
5个实用理财小知识,学会理财后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了一座金山
学会转换你生活的态度
110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一个字“懒”,60岁后,建议做到4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