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公共数据 助力智慧民生
智慧城市倡导数字化生活方式,鼓励居民参与数据共享。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智慧城市#
开放公共数据 助力智慧民生
2019年11月06日 07:20 来源:北京晚报 侯江
信息时代,大数据改变人们的生活,公共数据便民惠民。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已经有了真切的体会。
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无疑包括在内。《北京市交通出行数据开放管理办法(试行)》昨天发布,地铁公交拥挤度、实时路况、停车场泊位数,这些交通出行数据全部向社会开放了。公交到站预报信息的更新频率是1分钟,公交、地铁拥挤度信息更新频率是5分钟,停车场泊位数信息、实时路况信息更新频率5分钟,公路事件信息的更新频率则要求“实时”。将来市民通过手机APP,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交通实况。以前等公交,将来选公交;以前怕出门堵车耽误事,以后指尖一点选行程;停车泊位让人头痛不已,智慧出行信息也能给出智能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特大城市,北京交通是一个超级系统工程。如今,首都轨道交通已成为客运量世界第一、总里程世界第二的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通方式叠加,给老百姓出行带来方便,但早晚高峰的拥挤以及发车间隔不规律,也常常引发市民吐槽。无论是面对交通管理的复杂程度,还是面对市民出行的海量需求,都需要智慧交通作为依托。创建智慧交通,开放公共数据,让市民出行之前心中有数,提前知晓每条线路发车间隔,了解每辆地铁、公交车拥挤程度,可以因地制宜规划出行时间、方式和线路,这是数字时代带来的便捷,也是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一剂良药。北京交通数据共享再次表明,创建智慧城市,就必须开放数据。只有公共数据平台开放共享,让“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才能为市民提供更精准、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的服务,可以说,数据开放程度越高,城市“聪明度”越高。随着公共数据共享,社会整体服务效率和水平必将大幅提升,市民会因此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生活和更贴心的服务。
打造智慧城市最终目的,是实现智慧民生;而数据共享,是实现智慧民生的通途。数据服务民生已是大势所趋,开放数据必将会逐步扩展到更多领域,相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都不会遥远。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开放公共数据 助力智慧民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66851
相关内容
让市民共享大数据智能化红利 重庆推出53个智慧社区项目智慧公共卫生平台让公卫工作更加贴近民意
海天数联中标智慧蓉城项目,智能数据底座助力城市管理新变革
助力老年群体 共享“数字红利”(大数据观察)
助力老年群体 共享“数字红利”(大数据观察)
智慧城市数据安全,智慧城市 数据安全
不再“盲等”公交!才茂智慧公交数字站牌助力乘客智慧出行
智慧公厕变革城市公共卫生,提升市民生活体验!
数字化+物业|“数智物业”,助力建设智慧社区
数字赋能,全民共享!解锁“智慧”生活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