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火了旧家电市场
市民精打细算,促使废旧家电身价犹如“滚雪球”;有人称“变味”,有人说“不违规”
2010-11-17 08:00 包增光我要评论
字号:
14寸的废旧黑白电视机,两年前即使只卖七八块钱,都鲜有人瞧上一眼;现如今,甚至叫到80元一台,每天还断货。记者探访获悉,促使这些原本被称为“电子垃圾”的废旧家电身价如“滚雪球”般飙升的原因,是“家电以旧换新”的国家政策。
市民精打细算 商家促销手段
近日,市民胡先生在滁城某商场看中一台空调,一番讨价还价后,营业员给出3000元的“最低价”。胡先生正犹豫时,营业员又补充一句:“家电‘以旧换新’,你拿一台旧电视来,可以抵消300元。”将空调运回家后,胡先生托人花60元买了一台废旧电视机,果然换得300元钱。
随后,记者走访了滁城“苏宁”、“五星”等家电卖场,发现商场大多把“以旧换新”作为促销手段。消费者因为确实“有利可图”,更是对此乐此不疲。
在某品牌电视机展厅内,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一款电视机的同时,抛出“以旧换新”的“诱饵”。“如果你有旧家电,即使坏了不能用,只要不缺少重要零部件,都可以换400元钱。”同时她还悄悄告诉记者,“如果家里没有,我还可以提供卖旧货的电话。”
废旧家电“紧俏” 旧品商贩“很拽”
记者随后在天长路、五金巷、四合路、明光路等处,寻了四五家“维修家电”的门面,只要记者提及“想买旧电视”,店老板自然会问:“以旧换新吧,”接着便补充一句。“今天卖完了。”好不容易打听到一家有货,记者说:“要一台报废电视机,不能看也行。”对方开价“80元”,且毫无还价余地。
在紫薇小区附近,记者找到两家旧家电摊位。摊主“很拽”,依旧“一分钱不还”。记者花60元买了一台14寸报废黑白电视机,与摊主聊了起来。
这名来自亳州的摊主说,像记者买的这台14寸电视机,两年前只卖七八块钱都没人瞧一眼,可现在涨到60元,他每天都卖十几台,有时候还断货。
“滁州根本没有货了,有人从凤阳、明光、定远其他地方贩过来,‘进价’就不低,到我们这里自然水涨船更高。”
有人质疑“变味” 其实并未违规
记者查阅了国家“以旧换新”相关政策,获悉“家电补贴”按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上限为:电视机400元/台,电冰箱(含冰柜)300元/台,洗衣机250元/台,空调350元/台,电脑400元/台。
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变成市民的“买旧换新”对策,源于废旧家电与国家补贴之间的高额差价非常诱人。如此一来,有人质疑“以旧换新”政策“变了味”。
记者咨询有关业内人士获悉,实施“以旧换新”政策的目的,是为扩大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以目前来看,“以旧换新”确实起到上述作用。
业内人士称,“以旧换新”政策上并没有规定旧家电的来源,因此,无论是市民自家电器,还是花钱买来废旧家电,即使做法看起来欠妥,但以此换取补贴并不违规。
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