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技术】低碳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碳排放。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碳中和知识#
电力行业节能环保低碳服务平台 —— 权威、专业、创新的电力节能环保低碳公众号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1)技术名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2)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3)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电力行业生活垃圾处理及能源化利用
(4)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我国年产生活垃圾约3亿吨,其主要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近年来,由于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减量化大、土地资源占用小、可能源化利用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垃圾焚烧发电厂100多座,处理规模已经超过垃圾收运总量的20%。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创新和自主研发成功实现了垃圾焚烧技术国产化,并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得到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生活的垃圾能源化利用。
(5)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该技术通过焚烧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同时将垃圾的内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热能用于发电。与传统的卫生填埋垃圾处理方式相比,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不仅减少了垃圾填埋缓慢降解过程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在焚烧处理过程中通过能源化利用,起到替代化石燃料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碳减排效果。
2)关键技术
(a)高效焚烧技术
由于采用逆推倾斜式机械炉排,炉排面积较大,因此适应我国生活垃圾“高水分、高灰分、低热值”的特点,实现生活垃圾的高效率焚烧。
(b)烟气净化处理技术
采用成熟可靠的“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重金属及二噁英类+布袋除尘”的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可靠,且烟气经净化后能够达到欧盟2000排放标准,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无害化。
(c)高效渗滤液处理技术
(d)飞灰稳定化处理技术
3)工艺流程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艺流程图见图**。
图**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艺流程图
(6)主要技术指标
1)对垃圾热值适应范围:4186~8372kJ/kg;
2)单台套处理规模:120~750t/d;
3)年连续运行时间:>8000h;
4)负荷适应能力:60%~110%;
5)二噁英:<0.1ng-TEQ/m 3。
(7)技术鉴定情况
“600吨/日型生活垃圾焚烧炉”于2012年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50吨/日型垃圾焚烧炉成套设备”获得201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
(8)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武汉市江北西部垃圾发电厂,光大环保苏州能源公司等。
典型案例1
案例名称: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建设条件:垃圾收运体系完善,垃圾收运量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主要建设内容:新建一套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主要设备为锅炉系统、汽轮机、发电机、尾气净化系统等。项目总投资3.15亿元,建设期2年。年减排量8.2万tCO 2,,减排成本150~250元/tCO 2。年经济效益2625万元,投资回收期12年。
典型案例2
案例名称:武汉市江北西部垃圾发电厂
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天。建设条件:垃圾收运体系完善,垃圾收运量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主要建设内容:新建一套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主要设备:锅炉系统、汽轮机、发电机、尾气净化系统等。项目总投资5.7亿元,建设期2年。年减排量8.4万tCO 2,减排成本为150~250元/tCO 2。年经济效益3660万元,投资回收期12年。
(9)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量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成本不断上涨,垃圾焚烧发电建成项目数量也快速增长,累计垃圾处理总量的比例在不断增加。预计未来5年,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市政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推广比例可达30%,,其中利用该类技术的垃圾处置量约占一半,日处理垃圾量可达10万吨以上,可形成年碳减排能力765万tCO 2。
来源: 节选自电力贸促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电力关键技术汇编》
电力帮
学习就在电力帮
企业直播邀请
华山论剑 技术争鸣
网址:【碳中和技术】低碳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5635
相关内容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9月30日施行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垃圾焚烧,焚烧发电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介绍:生活垃圾碳化热解技术,生活垃圾处理,垃圾焚烧
减污降碳|上海第一批减污降碳案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典型案例
热处理法降解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的技术现状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处理技术
更清洁、更高效、更智慧——垃圾焚烧技术的迭代与展望
生活垃圾焚烧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pdf
浙江大学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