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如何改变生活?
如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降低能源消耗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关注
编者按

当工厂的齿轮咬合出绿色智造的节奏,写字楼的空调学会“思考”,稻穗低语诉说循环再生的秘密——低碳,正以千万种姿态,在神州大地上书写新的叙事。
中国环境报记者从不同视角感受各行各业的生动实践,看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悄然融入绿色基因。
在这里,低碳是跳动的数字,是创新的火花;
在这里,低碳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
1
NGO携手年轻力量,
打败“五怪”解锁低碳生活
作者:张黎晨风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韦毅如往常一样,选择骑行去上班。作为国际环保机构野生救援的资深项目官员,这是他风雨无阻坚持的通勤方式。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气候变化紧密交织——从清晨出门乘坐交通工具,到工作间隙享用美食饮品,再到下班后休闲娱乐所涉及的各种活动……这些日常行为既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影响着气候变化的进程。”韦毅介绍。
人们熟悉野生救援,很多都源于此前机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濒危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工作。最近五年,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激励气候行动,也成为这家NGO的主要内容。
谈及这样的变化,韦毅告诉记者,核心在于气候变化影响大、紧迫性强,在整体环保议题下,其优先级正在不断被提升。
“IPCC的报告指出,落实正确的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到2050年可以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70%。这意味着,公众端的减排潜力远超想象。”韦毅对记者说。
2
“同学都知道低碳是重要的事儿”,
绿色刻进校园DNA
作者:秦淼
“从志愿者分组、宣讲内容策划,到场地布置安排,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反复讨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指导老师吕柏锋正忙着带领同学们筹备全国节能宣传周的宣传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意识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吕柏锋表示。作为一所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高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始终将绿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在这里,环保不是任务,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尽管校园低碳实践成效显著,但推广之路仍面临挑战。“如何提升活动影响力和宣传覆盖面,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吕柏锋坦言,过去协会的宣传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校内媒体,难以触达更多群体。
为突破宣教瓶颈,协会积极联动多方力量。协会凭借优质环保教育项目多次获生态环境部资助;积极参与“美丽广西,我是行动者”环保教育活动,获得物资与宣传支持;在“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校园公益行动评选活动中屡获殊荣,被主流媒体报道。多方助力,让低碳理念走出校园,向全社会传递绿色好声音。
3
码头作业也能全程零碳排放?
来这抄作业
作者:周亚楠“呜—”一声鸣笛响彻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上空。
画面中,七彩码头,一辆辆满载货物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装卸作业整齐有序。远处,多台高达110多米的风机叶片稳定运转、一排排光伏板源源不断地输出清洁电能……这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2021年,这里正式投产运营。

港口行业碳排放源主要来源于装卸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消耗的燃油和电力,作为巨大的电力消耗场所,码头如何实现零碳排放?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陈培向记者介绍:“相较于传统码头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们另辟蹊径,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生产辅助设备等全部采用电力驱动。通过多台风机和全国港口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发电,能耗消耗全部来自‘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码头作业全程零碳排放,港区已获颁行业首个碳中和证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码头采用先进能源监测技术,对码头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统计分析——100%使用电能,电能100%是绿电,绿电100%自产自足。
4
垃圾变奖牌,“零废弃赛事”
玩转“减法游戏”
作者:吴雨桐2025年世界海洋日前夕,来自8个国家、37个城市的224名运动员相聚在厦门沙滩,共度了一个意义非凡的飞盘假期。这已是“厦门沙滩极限飞盘分组赛”走过的第11个年头,是赛事取消提供一次性水杯的第10年,也是系统践行“零废弃”理念的第4年。
本届赛事的奖牌是由废弃塑料瓶盖再生制作而成。此前,赛事主办方曾经用海飘木、海玻璃、废弃渔网等海洋垃圾DIY赛事奖牌,都受到获奖选手们的喜爱。
推动这一改变的核心人物正是吴晓歪。她不仅是本届赛事的零废弃合作伙伴“可持续一厦”的联合召集人,也是《零废弃赛事指南》开源项目的发起人。
吴晓歪告诉记者,“今年现场回收的空塑料瓶仅33公斤,较往年大幅减少。赛后,空塑料瓶已交由厦门陆海环保海沧厂进行回收再造。”
“零废弃赛事”的实践始于2016年的厦门沙滩飞盘赛。此前一年,吴晓歪目睹赛后沙滩垃圾遍地,不少塑料瓶被卷入大海。这促使她决心改变,从取消一次性纸杯入手,逐步引入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物料重复使用等措施,并将“零废弃”理念推广至越野跑、马拉松等更多户外赛事。
5
从线上到线下,
闲置物品在这里实现“再就业”
作者:张冰在江苏省南京市熙南里街区大板巷口,一栋边框黄色的建筑格外亮眼,这是全国首个落地景区的闲鱼循环商店,门口放置着超大潮玩IP玩偶,引来过往行人纷纷在门口拍照打卡。这样的场景自门店落户以来,成了常态。这家目前面积最大、业态最丰富多元的循环商店,带来二手交易市场的新气象。作为互联网二手交易头部平台,为何“转身”办起了线下实体店?从线上到线下,能否更减碳,对循环经济是否有积极影响?
据了解,循环商店共3层,面积达800平方米,有25个圈层品类,平均每个圈层有20—50个主理人。此店采用了独有的创新业态,提供“全品类闲置交易服务”,即负一楼是全品类闲置交易区,一楼是潮流艺术策展空间,二楼将于8月正式开放,计划聚焦数码3c、奢品的服务+交易,一站式满足本地消费者寄卖、回收、鉴定检测及购买需求。
记者了解到,这家循环商店将“循环”理念贯穿始终,商店的应用场景上也有一定创新。
南京闲鱼循环商店项目运营总监冯晨向记者介绍,商店是由闲置的停车场简单改造而来,场内货架也是使用的脚手架,可以无限循环使用至下一个场地。
编辑:周亚楠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低碳,如何改变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15639
相关内容
低碳生活:如何打造低碳家具教你如何低碳生活 记录低碳生活小窍门
“碳达峰 碳中和”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的好处有什么?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如何做
低碳生活从家居开始:新型环保材料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如何低碳生活作文?解锁低碳生活:你的绿色行动指南!
公民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低碳饮食让你更美丽
什么是低碳生活,如何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