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最美高鐵” 十年小城逆襲
双十二:天猫的全年最大促销,可以囤一些冬季用品。 #生活知识# #购物技巧# #购物节活动攻略#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要通道之一“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福高鐵貫穿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其中安徽段全長384公裡,串聯起合肥南、無為、銅陵北、績溪北、黃山北等11個車站,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十年來,這條“中國最美高鐵”列車已開行近50萬列,運行超過1.2億公裡,運送旅客5.46億人次。近日,安徽省部分媒體赴合肥、蕪湖、銅陵、黃山等地進行採訪,深入了解高鐵時代這些城市是如何成功逆襲的。
運力提升37倍
合身的制服、標志性的笑容……日前,記者見到上鐵集團合肥客運段高鐵一車隊列車長張純君時,她正一邊手拿對講機跟同事核對旅客的相關信息,一邊檢查行李架上的行李擺放情況,把微微歪斜的行李箱擺放整齊。
“十年前,我還是一名廣播員,那時的我親身經歷了合福高鐵首發列車——G2621次列車駛離合肥,那天站台上格外熱鬧,列車員們精神抖擻地站在車門旁,做好旅客服務工作,旅客們爭先恐后地與列車合影,記錄下這難忘的一刻。”張純君告訴記者,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列車行至南陵站時,當地人非常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歡迎他們常到南陵來玩,那一刻,高鐵拉近的不僅是城市與城市間的物理距離,更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不知不覺間,張純君與合福高鐵已相伴走過了十個年頭。“十年間,鐵路服務從試行刷身份証檢票進站到全面推廣‘電子客票’、從掃碼訂餐到‘高鐵外賣’品味沿途美食……一切的變化都是為了讓大家的出行更省心、更便捷、更舒心。”張純君說。
其實,變化的不僅有高鐵服務,還有高鐵路網。10年來,合肥南站的高鐵線路從2條逐漸增加至7條,開行列車由建站之初的14趟增加至如今高峰期528趟,運力提升了37倍,其線路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逐步形成了輻射24個省份、20個省會城市,客流由十年前的幾千人次,到如今日均到發旅客超10萬人次的發展格局。
“作為合福高鐵的重要樞紐站點,合肥南站在合福高鐵開通后,充分發揮客運樞紐優勢,結合客流變化特點,持續優化動車開行方案,加大動車開行頻次,新增巢湖東—上海等始發列車,不斷滿足沿線群眾出行需求,讓‘隨到隨走’成為可能。”上鐵集團合肥直屬站合肥南客運車間主任顧軍說,2024年,合肥南站發送旅客超3701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225%。
與此同時,銅陵北站的客流量也發生了變化。上鐵集團蕪湖車務段銅陵北站站長姚素兵介紹,自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開通以來,銅陵北站客流從日均到發4000人次左右,到2019年最高峰日均5200人次以上,最高單日到發1.4萬人次。
高鐵客流量變化的背后不僅是生產與消費的雙向驅動,還是城市承載力提升和經濟活力釋放的生動寫照。“合福高鐵的開通促進了區域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加強了城市間的經濟聯系與相互融合,改善了高鐵沿線城鎮布局,有效帶動了地方文旅發展,對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鐵建辦副主任付佳佳表示。
爭取“從0到1”的突破
近日,走進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非接觸式自助借還書機、空中懸浮成像講台(提詞器)、空中成像三維懸浮展示台等一系列的科技產品吸引了大家的關注,讓人感到很新奇。
東超科技是全球虛擬現實技術領軍企業、元宇宙領域獨角獸企業。公司以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主要研發方向,其自主研發的“無介質空中懸浮成像技術”打破國際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將科幻電影場景變成了現實。
“我們的產品應用場景廣泛。比如高鐵上,我們今年在中車CR450高速動車組上進行了‘非接觸式設備’的全氣候實車路試,在高寒、濕熱、強振動等復雜工況,設備表現穩定、運行零故障,后期完全可以規模化量產。目前,我們正爭取在高鐵應用場景中實現‘從0到1’的突破。”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永志說。
高鐵不但承載著人流和物流,更是推動本地企業加速成長的“快車道”,能有效提升技術合作、項目落地、客戶服務和人才交流的效率,為企業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高鐵的開通運營改善了交通條件和營商環境,有效破解企業發展‘瓶頸’,使無為的產業生態更優化,成功構建了電線電纜、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綠色食品、羽毛羽絨、大數據等現代產業體系。”無為市發展改革委鐵路辦專職副主任趙淼說,現在,從無為出發,半小時就能到合肥,兩個小時就能抵達上海、南京等地。
作為安徽省內唯一的高架式車站,無為站於2015年6月首次迎來動車組列車,其開通初期僅停靠4趟列車,日均發送旅客約2000人次,隨著無為市經濟的發展,如今,無為站每日停靠車次近30趟,可直達北京、上海、廈門、福州等20余個城市。
“無為站見証了無為人‘走出去’的便捷,也抓住了八方資源‘引進來’的機遇,每一次列車到達和發車不僅是物理空間的位移,更是這座城市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回響,彰顯著蓬勃生命力。”上鐵集團合肥直屬站無為站站長趙晨說。
變“流量”為“留量”
“十幾年前,我來黃山游玩,需要先飛到杭州,再從杭州轉乘大巴車過來,別提多折騰了,現在好了,坐高鐵就能直通黃山,早上在東莞吃早茶,下午就能到黃山看雲海,真的很方便!”一位來自東莞市的游客溫女士告訴記者。
從2015年合福高鐵開通到2018年12月杭黃高鐵通車,再到2024年宣績、池黃高鐵先后開通,黃山也擁有了“米”字形的高鐵網絡,半天即可穿越大半個中國,真正實現了“千裡之行一日還”。
“2024年,黃山北站全年發送旅客超530萬人次,日均發送達1.46萬人次。今年以來,黃山北站日均發送量已增長至1.72萬人次,其中,合福高鐵線路客流佔比超40%,單日旅客發送量達4.72萬人次,再次刷新了紀錄。”上鐵集團蕪湖車務段黃山北站站長姚椿樹說。
便捷的交通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客流量,也給中小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帶來了無限可能。
據了解,從黃山到武夷山,包含了2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14個5A級景區,19處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和36處自然保護區,沿線形成了皖贛閩三省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黃金走廊,推動“高鐵+旅游”模式快速發展。
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傳統村落,如今乘“軌”而上,搖身一變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傳統古村落重新“活”了起來。
如何進一步做好“快旅漫游”文章,變“流量”為“留量”?
“我們專門開通了西溪南旅游專運公交,10分鐘就能到達,推出‘豐溪擺渡車’,開發‘玩轉西溪南’智慧導覽小程序,積極引進民宿、咖啡館等不同業態,豐富游客游玩體驗。”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西溪南村黨委書記吳志明介紹。
為了讓游客深入了解徽州文化,西溪南景區詩莉莉·慰顏府民宿主理人張翠翠還會定期舉辦制作徽州魚燈、徽墨酥等活動,同時根據游客的反饋適時調整活動的內容,不斷滿足顧客的需求。
得益於便捷的交通,西溪南西片的一處秘境——向雲端·西西裡秘境逐漸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中。“2024年,我們以中荷‘雙村記’為主題,建設‘向雲端·西西裡秘境’,引入荷蘭羊角村元素,打造‘在徽州的歐洲生活’新場景,帶動鄉村旅游和村民致富增收。”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石橋村黨支部書記吳柏枝說。
“米”字形的高鐵網絡讓黃山市更具“國際范兒”。近年來,黃山市徽州區依托高鐵的便利,創新推出“西溪南、西遞、南溪南”古村落組團,在黃山北站打造“年味會客廳”,通過扮演歷史名人、對詩互動、漢服巡游等年輕化形式吸引游客,並將凍米糖、豆干等傳統年貨創意改造為文創爆款。同時深化“非遺進車廂”活動,徽州魚燈、徽墨酥等非遺元素登上春運列車,向旅客傳播徽文化。
“十年來,我們區文旅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游客量同比增長超50%,旅游收入增長超55%。”黃山市徽州區文旅融合發展中心主任桂權說。
值得一提的是,合福高鐵的貫通也帶動了銅陵文旅產業的發展。十年來,銅陵市年接待游客量從1100萬人次增長至超2700萬人次,年均增幅達10%,其中高鐵帶來的客流佔比約30%,全市4A級旅游景區新增7家,品牌旅游民宿發展到27家。
“我們策劃舉辦了‘第五屆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等大型活動,直接推動全市旅游收入突破230億元,較開通前增長近3倍。”銅陵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慶說,他們還聯合黃山、合肥、宣城等城市推出“生態山水”“徽文化”等跨區域精品旅游線路,合作簽約旅行社數量增長40%,團隊游訂單量翻番,推動銅陵經濟社會發展。
十載春秋,巨龍馳騁。如今的合福高鐵已經深深融入東南大地的血脈,它在拉動了城市經濟指標上升的同時,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站在第二個十年的路口,合福高鐵將承載著新的夢想與期許,在壯麗山河間繼續飛馳向前。(記者 張彩莉)
(責編:關飛、金蕾欣)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网址:一條“最美高鐵” 十年小城逆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1676
相关内容
上班族的幸福:乘著快鐵往返 就像坐地鐵一樣方便殘障人士“無障礙生活”難在哪兒?——透視《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實施三周年
便捷“軌道上的都市生活” 北京地鐵便民服務持續升級
科技點亮美好生活——安徽科技創新集聚小康“新”動能
十年之變:便利交通網延展京津冀“工作生活圈”
手機電池撐不久?能源署曝「省電妙招」:3功能是耗電大戶
京港地鐵推出M地鐵·健康主題活動 解鎖出行新體驗
積極追求人生夢想(民生一線·全國助殘日特別策劃)
解鎖群眾的“幸福密碼”
濟州島比台灣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