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如何做好知识衔接、心理调适?教育人士建议→

发布时间:2025-07-04 11:32

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做好心理准备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幼教行业资讯#

暑假进入倒计时,对于小升初的孩子来说,中学是一片新的天地,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人际关系,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做好知识衔接、心理调适和亲子关系调整,顺利完成阶段跨越,来听听教育人士的建议。

加强自主管理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从小学迈入初中,不仅标志着要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跨越,而且在“独立意识”的萌发下,学生开始尝试自主管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初体验”。

在学习上,他们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初中的知识密度和学习深度增加,会有更多学生感到理解课程内容变得越来越难,课业负担也要比小学多。其次,学科思维模式和考试出题风格完全不同,没能及时调整思考方式的学生,很容易“掉队”。而初中老师的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只有学习自主性强的同学优势才会愈加明显。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一年级主任颜利廷建议,“进入初中,新的课程、新的课堂、新的学习过程,学生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家长要提前帮助初中新生,尽快培养出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比如独立完成作业,自己看书解答基本问题等等,这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讲非常重要。”

加强家校沟通

关注青春期身心变化

初一新生入学,还要缓解因为新学校、新的学习阶段,带来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班主任刘思琪建议,“这种焦虑可能来源于,你对未知环境的一种恐惧。在开学的前一段时间,就需要培养出一个比较规律的学习氛围,需要制定一些学习计划,试着合理地安排一下上学在校的时间,需要进行一些对教材的预习。这样子开学之后,你的那种紧张和恐惧会减少一点。”

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是处于半成熟期,也被称为“小大人”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他们试图从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希望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但由于生活经验和经济上的不独立,仍然需要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和指导。因此,容易与同学、家长产生冲突,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中部校长戴蓉认为,“我们经常说,倾听比说教更重要,孩子会倾诉,比沉默寡言更可喜。我们老师跟孩子之间,是把他当做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来对待,我们的家长这个时候,也不妨换一种眼光看孩子。家长面对孩子的易躁、易怒和情绪不稳定,要从容淡定,我们觉得这个时候,家长关心孩子的快乐,比关心孩子的成绩更重要。”

“小大人”对青春期生理变化产生的不适或迷茫,也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刘思琪建议,“提前对升上初中的孩子,做一些这种青春期的教育知识,比如说他青春期的性征教育,和他的身体、心理、大脑发育上的这些教育,让他自己也能意识到,在这个期间出现一些心理波动、心理压力,或者是对异性的好奇,都是正常的。”

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来源江苏教育频道(微信号:JSBCeducation)

来源 | 江苏教育新闻徐华峰

编 辑|徐文倩

—END—

江苏教育频道官方微信

ID:JSBCeducation

网址:小升初如何做好知识衔接、心理调适?教育人士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4120

相关内容

专家分享:幼小衔接中如何做好孩子心理调适
【育儿知识】如何科学做好大班幼小衔接
怎样做好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
窦桂梅:强化小学衔接主体意识,科学做好儿童入学适应
幼儿心理调适在幼小衔接中有哪些方法?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如何在幼小衔接课程中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
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方案计划.doc
教育部:中小学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10条建议
看巧问教育如何巧用亲子阅读助力幼小衔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