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建设好智能交通(人民时评)

发布时间:2025-07-04 13:43

建设智能交通信号灯优化信号配时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出行建议# #城市交通拥堵解决#

  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北京开放试乘,懂得识别红灯的公交车在长沙试运营,多地发布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行业推动交通智能化的动作不断。智能化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借助发展智能交通,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正稳步提速。

  与信息、传感等技术深入融合,智能交通旨在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体验。近年来,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就在于智慧交通发展步伐加快。比如,多种智能交通方式建设有序推进,无人机、智能船舶、智能网联汽车、无人仓加快应用,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深入推广,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机投递、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智能交通再上台阶,既回应了民生关切,也能牵引产业变革,对建设交通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智能交通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智”而不“能”。比如,支撑自动驾驶升级,除了“聪明”的车,更要有“智慧”的路,这就离不开可知可感的基础设施、数据决策和管理系统等搭建起来的车路协同网络。当前,我国在信息采集、停车服务、指挥调度等方面智能化程度有较大的提升,也催生了一些新业态。同时,这些尝试多停留在单个环节上,由点及面,畅通起智能交通的实际场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到车路协同下车辆与道路的高精度、低时延通信问题,小到交通信号软硬件的开发,智能交通的切实痛点,需要各方沉下心,努力做好研发,继续疏通技术堵点。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智能交通成长的最佳土壤。智能交通落地有赖于技术、市场、政策和法规的良性互动。智能交通的根基建立在人们交通出行的实际需求上,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应用场景,需要与先进管理理念齐头并进。相关部门与行业需要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努力实现交通数据“一盘棋”,真正支撑起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智能交通的推进还少不了法律法规的优先布局。以无人驾驶为例,以及时审慎而又有弹性的监管思路规范发展,才能给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留下更大空间。

  得益于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应用先行一步的优势,我国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企业等新进入者,在发挥好信息技术应用优势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交通行业底层逻辑的理解,完善信息化基础服务。传统交通行业参与者亦应拥抱趋势,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新技术,推动既有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和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扬长”离不开“补短”。在一些交通信息采集、感知、分析等软硬件上,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迎头继续追赶,智能交通发展才能更平衡、协调。

  数字时代,智能交通发展空间广阔,社会各界和职能部门既要登高远望也要脚踏实地,既要专注自己的事也要做好协同配合。如此,我们才能更好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机遇,在新一轮智能交通的升级换代中勇立潮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02日 08 版) (责编:牛镛、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网址:协同建设好智能交通(人民时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4709

相关内容

时间智能设备协同优化
新基建,新交通,打造人车路协同的城市交通体系
智慧交通落地车路协同是关键 需法规支持和智能路网建设
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腾讯深入智慧交通出行
人、车、路等协同互联 智慧交通融入生活
智能交通与智能城市建设指南.pptx
智慧交通落地,车路协同是关键
智能交通怎么建?“指尖即达”!
打造协同便捷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方案.docx
数字化变革赋能 AI为智能交通建设按下“加速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