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充实和宁静就是生活最好的奖赏
珍惜当下,活在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生活乐趣# #生活态度# #充实多彩人生#
充实和宁静就是生活最好的奖赏
当内心愁苦难以排解时,不妨去爬爬山,往高处走,在领略自然的壮美的同时,也得以俯视自己和同类,暂得于己、快然超脱。
古往今来,古刹名观往往修建在高高的山上,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和尚道士,俯视远处尘世的凡人,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要往何处去,忙忙碌碌,纷纷扰扰,蝼蚁般渺小而可悲。
比身体登上高山更为重要的是,心灵也要登上高山。用一个他者的更高更远更长的角度,来俯视自己,反观自省,从而超越现实,重新获得宁静和平和。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苏轼显然明白这个道理,因而能够不断地超脱苦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这里的空间十分阔大;“千古风流人物”被巨浪淘尽,时间十分渺远,在这样阔大和渺远之中,小小的一个人不就短暂如“蜉蝣”,渺小如“沧海一粟”么?那自己的那一点痛苦,在这样一个时空之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但问题是,人不能都去做和尚道士,爬上山后,还得从山上下来,走入人群,过那样一种忙忙碌碌、纷纷扰扰、不知所以的生活。又该怎么办呢?
同样,人如果总用这样的大视角来看自己,就像站在外太空来看人类,所有现世的东西,吃喝拉撒、功名利禄都荒诞而无聊。难免会堕入虚无主义的深渊。这无疑是很危险的,虚无主义者都很厌世。
我在讲《逍遥游》这篇课文时,先问了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彻底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了完全的自由后。自己是一个什么状态?”有一个学生 ,他说,“我感到我没了。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不知道怎么描述这样一种状态,感觉到空和无。”我补充说,人都是处在一定的时空中的,时间和空间是人确定自我存在的两个坐标轴。可以说,时空的限制确立了人的自我存在。人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人只能是自己不是他人,人只能活在此时此地。
朱光潜先生在求学时,曾写下一个著名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从这六个字中能看到朱光潜先生对人的局限性的深刻洞察,同时极力去超越的奋进精神。人都活在现实王国,处在严酷的此岸。人或许不能理想的自由王国,不能抵达彼岸。但正如自由产生于对自由的向往中一样,对自由王国的向往就是对现实王国的超越。
我在《巨流河》里见到了这样的朱光潜先生:
在1945年,战争还没结束,对当时的艰困,朱光潜上课时“一字不提”,只是有天讲到华兹华斯的《玛格丽特的悲苦》,写到一个女人,儿子七年没有音讯,说中国古诗有相近的话:“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竟然语带哽咽,稍停顿又念下去,念到最后两句,“ If any chance to heave a sigh, They pity me, and not my grief. (如果有人为我叹息,他是怜悯我,而不是我的悲苦)",他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阖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无人开口说话。八十多岁的齐邦媛,一生流离,去国离乡,却一直记得这个瞬间,“即使是最绝望的诗中也似有强韧的生命力……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可以说,对于朱光潜和他的学生齐邦媛来说,在战乱的颠沛流离之中,“弦歌不辍”就是精神对现实超越的方式,借助文学,始终能够向着更好的自我前行。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极端地说,人生就像每天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能有什么意义?但人又不得不赋予人生意义,好让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都心安理得,夜晚也能安然入睡。也许,从不追寻意义的人是最幸福的。但这样的人真正活过吗?
“未经反思自省的生活不值得过。”缺乏反省力的人往往也是缺乏生活能力的人,他像很多动物一样“自动化”地活着,不思考,不反省,不做决断,不冒风险,没有任何感悟,随着生活的洪流,被动起伏,匆匆忙忙地把一生打发了。对于这样的人,其实一天也没有真正活过。
一滴沉思过后的泪水,要比一阵浅薄的大笑更有内涵。不管在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不苟且,尽全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存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只有更好的自己才能配的上那些更好的事物。 无论任何时候,把自己变得更好,都是一件最值得去做的事。 在落叶和草地上,写下生活的诗行;在每一道交会的目光里,流淌出善良与爱的音符;在每一个忙碌过后的闲暇中,聆听那充实与有力的心跳。 祝看到这段文字的亲爱的你,每一天都用微笑,去迎接新的挑战,去收获生命的充实与感动!
也只有人将自己的遭遇和经历加以反思,从中发现它们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这些遭遇和经历才算真正发生过。人是由过去组成的,对过去的认知越深刻,越能确知自己的存在,越容易发现生活的真谛。
想起了卡夫卡,这个天才作家是生活在父亲的冷漠和暴力的恐怖中,有一次父亲甚至命令他去自杀。这种巨大的专制阴影笼罩着他的一生,也成了他的作品中专制机器的具体象征,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据说,他在世时出版过一部作品,书店卖掉了11本,而卡夫卡本人买了其中10本。卡夫卡一直想知道另一本是谁买去了……
卡夫卡没有得到当时俗世的认可。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在书写的过程中,他孤独的灵魂得以抚慰,忧郁不安的思想得到了宣泄,他获得了充实和宁静。
而充实和宁静本身就是生活最好的奖赏。
网址:深度:充实和宁静就是生活最好的奖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5123
相关内容
生活的宁静生活的踏实美文欣赏最好的生活,是心灵的宁静
宁静致远书法欣赏 享受“宁静”的家居生活
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宁静致远”(深度好文)
最优雅的生活方式:精简,自律,深度宁静
赏几方雅石,解锁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书法作品欣赏:《宁静致远》
广州深度放松之旅,探索宁静生活艺术
宁静致远书法欣赏 享受“宁静”的家居生活—新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