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

发布时间:2025-07-05 06:55

学习《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住宅和商业建筑节能水平。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节能减排法规#

仅供参考

1.1.1 居住建筑的功能类型

居住建筑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空间,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现代社会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宿舍、专用公寓和居住综合体等多种建筑类型。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居住空间设施,同时又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式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出现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城镇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对居住空间的共同需求,而采取集约化建造的居住设施。

(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居住空间设施,同时又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式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出现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城镇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对居住空间的共同需求,而采取集约化建造的居住设施。

(3)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现代城市进入后工业时代,城市产业结构更替和城市功能结构更新的物质空间载体,反映了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居住方式发展的新动向。

经历了十年文革的经验停滞,拨乱反正,百业待兴。城镇住宅建设重新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历史性的建设积欠,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从1979年开始,国家大量增加了住宅建设投资。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投资200-300亿元,平均每年建造城镇住宅1.0-1.2亿m2 ,人均居住面积以百分之六速度增长。

尽管择居者对居住建筑空间环境需求的条件不尽相同,但对其是否适合居住所需考查的主要因素应然是基本相同的。通常可以将择居者选择条件简要概括为地段好、环境好、房型好、交通便捷、服务齐全和价格适宜等基本目标,反映了居住者普遍认同的适合居住的建筑空间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称之为居住建筑的适居性。

居住建筑的适居性的主要构成要素通常包括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适应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诸多方面。其中方便、舒适、安全三项要素可以是经典性的功能需求,对居住者而言往往总是被动接受的。

第1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11 页)

微信  

网址: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7909

相关内容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探析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doc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浅析
住宅建筑设计空间组合分析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住宅建筑空间设计与发展研究
住宅的建筑节能设计

随便看看